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农業合作化后,信用社的社区范圍随着行政乡的合并而扩大;农村生产运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信用社的業务活动很难插手,农業社需要資金时,常以發动社员投资或互借互济的办法来解决;农民入社后,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劳付酬,社員进行社会活动就要影响收入。湖北有些地区的銀行为了解决农業社發动社员投資同信用社發动社员存款的矛盾,农業生产活动时間与信用社开展業务时間的矛盾,监事委員、小組長和社员代表的义务工作同他們参加生产收入的矛盾,信用社脱产干部的工薪开支同信用社亏损的矛盾,因而想用另一种組織形式来代替原有的信用合作社。如浠水曾經在农業社里成立了信用部,襄樊成立了信用股。信用部隶屬于农業社,以农業社的各种組織代替信用社的各种组織,以农業社的各級干部代替信用社的各級干部,以評定信用部干部的工分代替信用社脫产干部的工薪开支。这种做法,从形式上看,似乎可以解决以上所說的矛盾,实际上不是加强农村信貸陣地,更好地解决矛盾,为农業生产服务,而是加深了矛盾,削弱了信用社在农村中組織資金、支持农副業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六安县已重点试办了11个信用部,分布在八个乡內,有的在一个农業社建部,有的是几个农業社联合建部。在組織領导上,一个农業社中單独建部的,即由农業社管理委员会領导,由农業社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几个农業社联合建立的信用部,由每个农業社主任(或副主任)吸收原信用社干部参加組織信用社管委会,共同負責管理。试办起来的部,因时間短,优缺点还沒有充分显示出来。现就試办过程和一二个部短时间开展業务的情况,談談我对信用社和信用部的意见。一、設立信用部公認的好处 1.当前乡的管轄范圍扩大,信用社轉为农業社信用部后,業务范圍縮小,便利社員群众的存、取和借貸。徐集乡联四农業社社员陈永才反映:去年我害病,家里找信用社借錢,一天沒找着人,现在好了,有困难找不着信用部干部,就找大社主任也一样。 2.信用社的理监事委员会組織成員,由于人数多,兼职多,分散面广,不可能經常联系商讨業务,結果形成理事不理,监事不监。轉部后,取消了这一组織形式,由农業社統一領导,能实际的將生产与组織资金調剂工作結合布置进行,不仅节約了人力,更密切了社员与信用部的关系,有利于業务的开展。如徐集乡四月份發放撫卹金23,960元,四个信用部和农業社干部结合烈軍屬会議反复进行存款業务和政策的宣傳,并以实际行动做到服务周到,提取方便,結果烈軍屬們领取撫卹金后,向信用部存款共达19,327元(其中定期存款占80%),联一农業社徐老奶奶領得撫卹金180元后,先存100元,后来看到干部服务周到,又續存60元。  相似文献   

3.
近来“中国金融”上正在展开信用社組織形式問題的討論。现在就我今春到河南、广西等几个省了解当地試办信用部的情况和問題介紹出來,算是参加大家的討論。农業合作化以后,信用社随着区乡行政規划的改变进行了并社,在業务經营管理上也产生了新的問題:第一,社区范圍大,干部减少,群众感到存、取款不方便了。第二,社員是“按劳取酬”,信用社召开理、监事会或社員代表会要影响社員工分收入,由农業社記义务工,农業社有意見,因此会議往往开不起来,信用社的工作贯徹不下去。第三,信用社干部待遇低,不能調整,社干部待遇問題解决不了。第四,农業社發动投资和信用社吸收存款,在做法上有矛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以至將来一个比較長的时間內,我国农村中信用合作組織仍有存在的必要。这个論点是切合实际的,我完全同意。具体到信用合作的組織形式問題,我觉得中国这样大,各地的經济条件、社員的思想觉悟,以及农業社的巩固程度等都不尽相同,似沒有強求一致,硬性規定一种組織形式的必要。只要能够根据互助合作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动員当地农村的閑散資金,适时恰当地解决社員的生产、生活困难,那末任何組織形式都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的。在一个乡里只有一兩个大农業社,而这个农業社又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的情况下,建立农業社信用部要比原来一个乡一个信用社的办法好,这一点,有些同志已經講得很清楚,本文不再重复。不过,有人主張,在一个乡有若干小农業社的情况下成立联合信用部的办法,我是不同意的。根据安徽省有些地区建立联合信用部的情况看,一般有这样这几个問題:建立联合信用部会重复原来信用社所存在的不能很好貫徹民主办社方針的毛病。因为既然是联合信用部,它的組織管理  相似文献   

5.
有些同志認为,农業社动員社員投資和信用社組織社員存款之間有矛盾,而取消信用社,改为在农業社內設立信用部,就能够解决这个矛盾。現在我也来談一些对这个問題的看法和意見。农業社發动投資和信用社組織存款,毫無疑問是組織农業生产資金的兩个不同的方式和途徑,但都必須貫徹“自願互利”,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發展农業生产。按理說,正如怀九同志在文章中所指出的,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不应当發生的;但是由于有了兩个不同的組織,所以矛盾就發生了,这是客观事实。但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按照丁智、怀九同志的意見,只要把信用社并到农業社里,成为农業社的信用部,問題就能够解决。但我認为这种提法,是不完全符合当前客观現实的。首先我們从当前农村組織資金的現狀来看,听听群众对投資和存款的反映是什么?根据江苏南匯县祝乔区的調查了解,群众在存款的时候有这样几种情况:①存款时鈔票願意交給会計,不願意交給社主任,因为主任是乡干部,被他知道了不妥当。②存單不要記名。③看見信用社門口人多时不存。④有乡干部在場时不存。⑤存款时要求手續办得快,自己躲在角落里。⑥把款轉存客乡。如祝乔区連民乡發动投資以后,有部分社員就把存款由本乡的信用社提出,再移存到鄰区(沈庄区)的信用社;或把信用社存款移存到国家銀行里,如周浦鎮銀行办事处就曾吸收到鄰县川沙县北蔡区的农民存款达2,600元。⑦化整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信用合作的組織形式問題,目前大体上有兩种意見。一种是信用社現在的組織形式不变;另一种是在农業社建立信用部,有的主張如果是一乡一个农業社,則可改为信用部,如果一乡有几个农業社,則仍采取現在的信用社組織形式。我是同意第一种意見的。 (一) 从云南王溪專区549个信用社業务开展情况来看,1956年較之1955年,存款余額增加61万多元,放款增加100万余元,股金增加15万多元。这些虽不能完全說明信用社这一組織形式的优越性,但毫無疑問,它也說明了这一組織形式是能够和农村的新情况相适应的。再从信用社業务收益、亏損的情况来看,山区5个县的大部分信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用合作社在基本上实現了农業合作化以后是否需要繼續存在的問题,自三月份起已經連續討論9期了。根据許多同志發表的意見,信用社在过去分散的小农經济情况下,对于組織調剂农村資金,以發展农副業生产、打击高利贷。曾經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上实現了农業合作化,但是,就全国的大多数地区情况来說,在每一个乡的范圍里,还有数个甚至十多个較小的农業社,他們的經济情况是不平衡的,資金調剂既有需要,也有可能,而大多数农業社成立的时间还不算很久,管理經驗不足,有待不断巩固和提高,根据1956年的經驗,信用社不但是目前而且也是今后相当長时期内組織調剂农村資金的較好形式,对于农副業生产的發展仍有很大作用。因此,長期办社的方針必須坚决地貫徹执行。关于信用合作的組織形式問题,有的同志主張把信用社改为农業社信用部:有的主張仍应單独成立信用社。从去年开始,有些地方还試办了一些农業社信用部。根据現有的經驗,把信用社改为农業社的信用部,能夠增強农業社干部对信用合作工作的关心,便于統一領导,容易解决一些困难問題;但是,它也有很多缺点,如增加农民存款的顧慮,不便于通过信貸监督农業社合理使用資金,分散农業社干部的精力等。特别是現在大多数乡里有很多小农業社,如果改为信用部,则每个信用部的資金力量有限,而又不易互相調剂,这是很不利于农業生产的。所以把信用社改为信用部弊多利少。我們認为,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以更大的努力,把現有的信用社巩固下来,充分發揮信用合作的优越性,动員起农村的閒散資金,为农副業生产服务,为巩固农業合作制度服务。这是我們全体信用合作工作者今后一个長期的光荣任务,希望同志們都能以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热情,更好的办好这个事業,为我国的偉大社会主义建設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幸福貢献更多的力量来! 当然,由于我們的經驗不足,各地还可以在組織形式上进行一些典型試办;但必須以加強和巩固信用合作工作为原则,不能因为試办而削弱这个工作,同时,还必須在試办过程中,及时总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这些經驗应該从一个比較長的时間内来看,譬如說一个年度),以便不断丰富和改进对信用合作工作的領导。但在經驗沒有成熟以前,不宜輕易推广,以免给工作带来損失。对于这个問题的討論,至此暫时告一段落。我們希望各地同志把新的經驗和情况及时告訴我們。  相似文献   

8.
1956-1967年全国农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11月5日發到江苏兴化張郭乡的信用社和各个农業社以后,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搶着看,尤其对第36条有关信用合作社的任务問题,看得很仔細,有的还对照着这条規定檢查了自己农業社与信用社的关系。刘西农業社赵社長說:“我們过去認为信用社可有可無,这是同‘發展綱要’中规定的信用社任务不相符合的,我們社里有许多社员还沒有偿还到期貸款;今年春天我們曾經叫在信用社有存款的几戶社员把款取出来,放到农業社里,这是不对的。現在仍旧把三戶在农業社的存款500元存到信用社;社员的到期貸款2,430多元,也准备动員他們在短时期內还清。”刘东农業社社長說:“社員生活有困难要信用社帮助,早一天还清了貸款,生产勁头也大些。”现在全乡每个农業社都同信用社訂立了扩股、存款和借款的规划,以壯大信用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灵宝县有一个信用社在收回农業社社員个人到期放款的时候,不管借款的社員和农業社是不是同意,就把全部社員个人放款由农業社的存款折上轉到了信用社的收回放款賬上。四川雅安县有一个信用社干部在收回放款工作开始前,把借款戶排了排队,凡是借款多的,就一律作为極貧戶,每戶發放“極貧戶放款”80至150元,但是这些錢并沒有發放到他們手里,而是作为他們归还旧的借款了。有些同志积極地动腦筋,想办法,以求改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壺关县的信用社創造了“三定管理”方法,貫徹民主办社和勤儉办社方針,解决信用社的亏損問題。所謂“三定”,是指定業务、定收支、定人員。“定業务”是根据农、副業生产情况、农業社生产財务計划、社員农副業收入情况、外来資金、現有工作基础,参照去年業务發展規律,在积極可靠的原則下,确定全年分季的存、放款計划。“定收支”是根据自給自足和勤儉办社的精神,在業务規划和量入为出的基础上,算清收入、支出、盈亏三笔賬。“定人員”是根据業务大小、社的盈亏,确定需要干部人数,精簡多余人員。再根据社干部职务,經过自报公議民主討論,确定各个社干部的包干地区、联系戶数、業务指标,把社里任务都分配到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第五、第六兩期發表了丁智等四位同志对信用社組織形式問題的看法的四篇文章。現在我再就这几篇文章的看法提出几点不同的意見。丁智同志主張把信用社業务全部交給农業社兼办,汉川和賀立秋同志主張信用社一律單独存在,而怀九同志則主張:在全乡已經組成为一兩个大农業社的情况下,信用社可以变为农業社的信用部,在全乡仍是很多小农業社的情况下,信用社最好独立存在。这三种意見,我是贊成后一种,也就是贊成怀九同志的看法。我認为前兩种意见,是没有根据农村經济情况变化的特点或者根据的情况不全面,看法有些狹隘。丁智同志的文章就看得比較狹隘些,但我对他的看法还是表示同情的,因为丁智同志所反映的問題是在一个区的范圍,情况的复杂性是要小一些。如果这个地区的农業社范圍都相当大,一个乡內只有一兩个农業社,我認为他所提出的看法倒是正确的,不过这种形式在一个省以致全国来說,是不可一律推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农業社范圍的大小不同,如果在一个乡內有許多个小型农業社,每个农業社都去兼办信用業务,它确实会限制资金調剂的灵活性,同时,在执行金融政策上,也不便于領导。不过“兼办”这个提法也不甚妥当,  相似文献   

12.
农業合作化实現以后,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有無存在必要的問題,目前有三种看法:一种認为信用社应該繼續存在;一种認为信用社已經完成它的历史任务,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可以把它改为“乡銀行”;一种認为可以把信用社改为农業社的信用部。这三种意見按性質説屬于兩类,一类是作为农民群众集体經济組織的信用社在农業合作化以后繼續存在呢,还是把它改为国家所有的銀行呢?这是屬于所有制的改变問題。一类是农村信用組織的集体所有不变,而农村資金的調剂由信用社进行好呢,还是由农業社进行好呢?这是屬于調剂农村資金的組織形式問題。当然这兩种性質不同的問題不是毫不相干,而是密切联系着的。产生以上不同意見的原因,主要是在农業合作化后的新形势下,对信用社的任务和作用認識不同,有些意見和某些同志看不見去年信用合作工作的巨大成績,片面夸大了工作中的缺点,因而对于信用社的發展前途抱着悲观的情緒,也是有关的。簡單分析一下去年的情况是有好处的。在去年一年中,适应区乡行政区則的变化进行了并社工作,訓練了干部,調正了干部待遇,降低了存放款利率,全国信用社在組織上和業务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發展。企国除了少数边疆地区以外,已經基本上实現了乡乡有  相似文献   

13.
并乡以后,信用社的社区范圍扩大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到群众存款、取款方便,是值得我們积極想办法解决的一个重要問題。湖北天門县朱場乡气象农業社距离信用社足足有八里路,全社217戶社員,由于感到存款、取款不方便,去年將近有10个月,一戶也沒有到信用社存过款。社主任發动社員存款时,大家都說存款很好,就是要我們到朱場往返跑16里路不好。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問題,信用社干部就同农業社干部研究,在气象农業社內設立儲蓄服务站,以便利社员存款、取款。儲蓄站服务人員由农業社出納員兼任,由信用社教会他办理存款、取款和給存款戶計算利息等手續。服务站的办公时間与农業社一样,农業社整天办公,服务站也整天办公,农業社早晚办公,服务站也早晚办公。气象农業社設立服务站时已經是1956年12月份了,正值社員大批分配收入的时候,信用社就把在农業社設立储蓄服务站的措施和存款自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国家發放了大量的农業貸款。1957年农業貸款总额將近四十亿元,信用社組織的农村資金达十亿元。国家發放的农業貸款和信用社組織的农村资金,对于扶持农業生产、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貸的剝削、特別是支援农業合作化,發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業貸款工作在获得巨大成績的同时,也發生了一些急待解决的問題,这就是:(一)在农業劳动互助和农業合作化迅速發展的过程中,有些貸款的賬务没有随着农民入组、入社、转社和并社等情况变化,及时轉賬核对;(二)几年来乡村干部調动頻繁,人事不断变动,以致一部分貸款关系不清,賬目混乱。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注意补救,將愈来愈难清理,而这样發展下去,对于保証貸款資金的經常周轉,对于继续支援农業生产和进一步巩固农業社,都将有不利的影响。今年以来,有些地区已經进行了农業貸款的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开封專区一部分信用合作社干部把对农業社的業务比作西瓜,把对社员个人的業务比作芝蔴,他們認为只要抓住西瓜,任务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所以他們的工作只停留在农業社这个环节上,或者坐在办公室里等大宗存款和还款上門,完全忽視了吸收分散在广大农民手中的大量閑散資金。这样做的結果,許多社員与信用社的往来不但沒有新發展,而且逐漸疏远了。因而很多社資金紧張,發生亏損。以陈留县八里灣信用社为例,这个社原來是全县办得最好的一个信用社,主任楊明仁經常冒着風霜雨雪,不管是白天是黑夜都下村工作。因为信用社服务周到,能及时  相似文献   

16.
南安县是个侨眷較多的地区,农業生产以粮食为主,經济作物次之,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侨匯收入,所以人民的生活一般比較富裕。县里的信用社过去是按乡建立,社区范圍比較大,不易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群众也感到很不方便,根本不把信用社当作自己的經济組織,信用社得不到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农業社發动投資和信用社發动存款、收貸經常發生矛盾。在农業合作化之后,农業社已成为农村中一切經济活动的中心,党支部又是按农業社建立的,因此由农業社統一領导农村經济工作的發展,比过去任何时期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盖平县銀行营業所和信用社为了及时保証供应农業社分配收入所需要的現金,采取了“大額用款登記”的办法。具体做法如下: ①信用社于每旬前三四天,利用开展業务的机会,主动深入到农業社,向社主任和会計員了解下旬用款的情况,將下旬每天用款的金額填列在“大額用款登記表”上,共填写兩份,一份交农業社的会計員,一份由信用社帶回。登記后如果实际用款情况發生变化,需要多取款或少領款时,由农業耐主动通知信用社。一般事先約定,需要多取3百元到1千元应提前一天通知,多取1千元到1万元应提前三天通知,多取1万元以上应提的五天通知  相似文献   

18.
建部要留社     
最近,江苏省高邮县川古乡18个农業社都已建立了信用部,社員群众認为存、取、貸款都比过去方便,省工夫,少跑路,表示很滿意。但是,在另一方面,乡一級的金融工作和組織机構,随着新形势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問題,主要是:①撤区并乡后,乡的范圍扩大,由于农業生产大躍进,地方工業的發展以及財政权下放到乡,乡一級党政在領导生产和經济工作方面的任务日益繁重,組織調剂资金的工作也显得更重要了,必須有一个金融机構来担負这个任务;②各农業社的信用部的资金力量有大有小,用錢时間也有早有迟,相互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很多省的信用社正在进行整社,有的地区現在已經初步整顿完畢,也有一些地区則制訂了全年的整社計划,先是有重点地、分批地、然后是全面地进行整顿。这次整社是农業合作化以后的第一次,由于前一个时期大多数信用社脫离群众、官办現象严重;不少信用社民主组織不健全,理监事会、社員小組等不發生作用,形同虚設,業务由少数几个社干部單干。因此民主办社的方針得不到贯徹,信用社的業务不开展,不能解决社员的困难,而社员对信用社也不滿意,和社的关系日益疏远了。針对这种情况,这次整社一般都着重解决信用社与社员群众的关系问题,当地党政和銀行工作組对此也很重視,并且作了直接的支持和帮助,使整社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第一,总結了信用社工作,向社员群众公开宣布,广泛征求意見,公布賬目,并且召开了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反复进行討論,肯定了信用社过去的工作成绩,也揭發了许多缺点,从而激發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信用社归誰办好”“这个問題,最近在湖南省人民銀行所办的“銀工通訊”上展开了討論。从發表和未發表的文章中,反映出大家对这个問題的看法是極不一致的,归納起来,主要的有以下五种意見:第一种是主張把信用社变成“乡銀行”,或把銀行机構下伸到乡一級代替信用社;第二种是主張把信用社業务交給农業社兼办;第三种是主張把信用社交給乡党总支部去办;第四种是主張由国家和农民集股合办,叫做“公私合营”;第五种是主張信用社必須独立存在,并由群众自己来办。意見虽有这么多种,但从实質上看,前四种意見基本上都是否定信用社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它与最后一种意見是对立的兩种不同的意見。主張信用社不必独立存在的,一般都有相当的理由。其中主張把信用社变成“乡銀行”的理由主要是:信用社業务与工作內容完全和銀行一样;其他許多財經机構都下推到乡,銀行却沒有乡一級机構,在推行現金管理和非現金結算工作上不便利;信用社的現实情况是資金少,周轉不灵,反正要銀行支持,不如索性改为銀行。主張把信用社業务交給农業社兼办的主要理由是:信用社吸收存款与农業社动員投资之間存在着矛盾,而从有利生产的角度上看,投资此存款好;信用社發放放款与农業社办理預分、借支之間也存在着矛盾,从便利社员的角度上看,预分、借支比放款好。同时,农業合作化后,信用社在組織活动上存在着难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