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陆平 《经济师》2008,(2):80-8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起,已有两年多时闰,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增加更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文章根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及法律实践。分析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31-132
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地位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中国新<公司法>把公司法人格否认以成文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弥补公司法人制的缺陷.阐述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意义及其价值取向,以及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现状,探讨中国在法律规定下如何具体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最早渊源于英美法国家,实践中有其严格适用条件。中国新《公司法》第20条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在民商事和公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适用,却没有相对具体的司法解释。特别是挂靠经营中发生的债权债务纠纷能否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如何适用,以平衡各方利益冲突,体现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案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民商事和公司法理论和实践都应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宁盛 《时代经贸》2007,(8Z):247-248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我国公司法立法史上第一次以成文法的形式,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正式规定。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对预防和扼制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施行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制度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现实经济生活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促使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引入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关于这一制度的具体适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要做到"矫枉"而不"过正",在适用人格否认制度时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和慎重适用原则,并进一步完善适用人格否认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6.
肖平 《时代经贸》2007,(2Z):130-131
我国自引进公司法人制度之后,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中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引入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相当成熟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个人认为,这一制度在我国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司法立法已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黄梅 《经济师》2009,(10):75-75,79
我国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首次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原则性和模糊性,使得该制度在审判实践中举步维艰。文章拟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立法特点和审判实践入手,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应适用举证责任转移理论,尝试寻求举证责任合理分担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财产混同是公司法人格否认成立的一种重要情形,我国《公司法》第64条明确规定了一人公司存在财产混同情况下的法人格否认.但是,这一针对一人公司财产混同的立法例的立法技术和立法理念都带有明显的探索性质,我国对法人格否认中财产混同的立法规制远远不够完善,需要对其司法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李晔 《时代经贸》2007,(2Z):119-120
公司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企业形态。因此,作为规范公司成立,运作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公司法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最能体现商法精神和商法价值的法域。《新公司法》出台,使我们对一些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如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责任制度,公司设立原则,一人公司等。本人在此想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一些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已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公司,如果由于股东基于不正当的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法院可以通过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进而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其股东直接对法人债务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反思,其目的不是消灭公司独立的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1.
黄申 《经济论坛》2010,(7):221-224
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发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却不利于未参与经营的股东与债权人的保护。司法实践中虽然诞生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但若对其机械的理解与操作则不利于股东利益保护,更无法保护债权人。本文通过对法人本质观点的梳理,依据合理委托之原则提出了代理人担保之对策,完善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缺陷,能够较好地保护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母子公司体制的法律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剖析了母公司体制有限责任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指出由于事实上母子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控制与被控制,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子公司已经丧失了独立财产权,独立意志能力和独立法人人格,因此,现代公司法人制度中的独立法人人格,有限责任制度对母子公司已不完全适用,对此,本文提出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应用,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公司董事应履行“诚信义务”及子公司自我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创造性地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传统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并不能有效地保护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我国引入外部反向否认公司法人格制度作为适当的补充。文章通过对该制度的内涵、在美国的发展、我国引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实中滥用公司法人格的类型、该制度适用的条件和公司需承担的责任范围进行探究,以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法人人格否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人格的确认和法人人格的否认构成法人制度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当法人的出资人滥用法人人格从事各种不当行为,仅让其承担有限责任,则显然对债权人利益有失公平,也违背法人制度创设的根本目的。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确认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分析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理论、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为更好地适用这一制度提供法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关联交易是现代社会经济交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交易形式。关联交易是个中性范畴,由于发生在特定的具有关联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一旦偏离了市场交易准则,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易上的不公平,因此,在公司法中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护关联交易中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文章正是在分析关联交易对债权人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公司关联交易中债权人的公司法救济途径,并从立法的角度提出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法上确立衡平居次原则和规定利益补偿规则等救济措施,以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赵相昌 《经济经纬》2007,(2):157-160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包括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主体是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其又分为责任的追究方和被追究方,即一方主动要求追究对方责任,而另一方则被动承担责任。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时,主动的一方是因公司法人格被滥用受到损害而有权提起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当事人,被动的一方是滥用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侵害了对方利益,被对方通过否认公司法人格提出赔偿请求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8.
庞翔宇 《当代经济》2016,(36):132-133
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公司法人格的外部人反向否认的简要归纳以及关联公司概念的界定得出了关联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特殊性的一般结论,通过对这一结论的分析,发现该结论可以置于“三角刺破”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并通过运用这一分析框架解决了关联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特殊性问题,也就是关联公司法人格否认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针对我国当前审判实践中审理非正常解散公司民事案件时做法不一的状况,认为审判实践的混乱起源干立法的不足,我国的公司立法对于公司解散后的清算主体的确定,以及清算主体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也缺乏可操作性。股东是非正常解散公司的清算义务人,股东清算责任具有人身性质。又有财产权的内容。在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和保护债权人利益二的关系上,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司独立人格制度产生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改善这一局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以确立司法统一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