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中关村科技创业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特征,以翔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中关村科技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促进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与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带动了全国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创业园、大学园以及各类专业孵化器等)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科技为翼,创新为魂。本刊创刊以来,在火炬旗帜的指引下,以弘扬创业精神、传播创新文化、宣传高新企业、服务科技园区为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代表科技世界网传媒集团全体员工祝贺“记录了中国高新区创新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高新区打造品牌形象”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十周年。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春天姗姗来迟,美丽的东湖之畔却春意盎然。“今年是《中国高新区》杂志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的摸索与探究,十年的创新与发展,有赖于全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是高新区给了我们成长的养分,进步的环境,发展的空间,是高新区人的呵护与鼓励成就了今天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在此,我代表杂志社全体同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4月2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会展中心2号会议室,伴随中国高新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项耀汉一段简洁而真挚的开场白,本刊第九届通联工作会议启幕。  相似文献   

5.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高新区》杂志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办刊,借助社会力量办刊,已成为全国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广大管理者、经营者和科技人员了解、交流的信息媒介,是高校专家、学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智慧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如何进行创业就业的重要窗口。创刊于2001年9月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内页160P,彩色铜版纸精印,烫银封面,每月20日出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火炬计划宣传工作,交流各地火炬计划宣传工作经验,研讨火炬计划“十一五”发展规划,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05年11月27~30日,在贵阳高新区召开了国家火炬计划宣传上作研讨会。科技部火炬中心、贵州省科技厅、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科技产业》和《中国高新区》杂志(以下称“一报两刊”)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新区、科技厅局、创业服务中心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新区》2004,(12):1-1
截至本期为止,《中国高新区》杂志走过了三年多的创业所程.而这三年,正值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和“二次创业”精神指导下,各高新区在体制、环境、技术等各个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置身于这种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以服务中国高新区为宗旨的《中国高新区》义无反顾担当起号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围家为目标,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作出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指出“国家高新区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这对乌鲁木齐高新区来说,无疑是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将极大地促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谦 《中国高新区》2006,(12):56-59
创新、创业、创意的科技“三刨”精神,是当今无锡高新区科技实践的主流,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无锡高新区的具体体现。科技创新载体主要是指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科技创业载体主要是指科技创业园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等创意载体是指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武 《中国高新区》2011,(12):144-148
国家高新区是中国大地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肩负着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和经济社会示范发展的历史使命。伴随着国家高新区的成长。2010年,依靠中国科学院丰富的人才优势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从本期起。该研究中心以《中国高新区》杂志为平台,以一批致力于国家高新区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专家为基础,充分吸纳热爱国家高新区事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实践者和社会参与者,针对高新区战略提升、制度创新、产业集群、服务体系等热点问题,谈思想、论观点、抒发情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区》2003,(6):59-6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的我国惟一反映科技园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刨业园、大学园以及各种孵化器等)建设与发展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本刊自2001年9月创刊以来,在各编委会成员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下,本着为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时节,《中国高新区》杂志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十年前,《中国高新区》杂志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诞生。十年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新区》杂志积极为高新区的事业鼓与呼,搭建起我国高新区展示成就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在苏州城东的金鸡湖畔有这样一片充满商机的开发热土。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和突出亮点,也是苏州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期的《国家高新区》栏目重点展示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创业创新优势和区域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6.
金秋时节,恰逢《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十周年,我作为杂志的创办人之一感到十分激动。《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于2001年11月,当时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市长会议正好要在武汉召开。为了迎接此次会议,我们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理事长张景安的领导下,通过多番努力,申请了刊号,将一本内部刊物做成了全国公开发行的杂志,这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高新区》杂志。自创刊以来,我们就致力于将《中国高新区》杂志打造成一个反映中国高新区事业的窗口.一个研究高新区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8月31日,第四届全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在新疆人民会堂召开。会议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共同主办,乌鲁木齐高新区承办。此次会议是为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方针,增强高新区肩负“四位一体”的历史使命感,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强高新区横向交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8.
李晓宏 《中国高新区》2013,(12):158-162
1991年。长沙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创新创业建设,长沙高新区结合同区发展特点和向科技新城转型的要求,在创新公租房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公租房建设中“盘建结合、私有公用、三方共赢”的创新模式,探索产业同区如何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公租房项目,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其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2005,(1):4-11
金猴辞岁,雄鸡报春。2005正向我们走来!本刊2004年第12期“卷首语”提出“共筑互动平台”的倡仪,得到了各高新区的纷纷呼应,一批高新区的领军人物还给本刊发来了新年贺辞,其情之真、意之切、期待之炽热.令人感动!在此,我们真诚感谢各高新区同仁对本刊的关爱,并热忱希望得到各位同仁一如既往的支持!创刊三年风雨兼程、本刊本着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宗旨,高举“二次创业”大旗、弘扬创业文化,围绕全国科技工作重点、经济改革焦点、产业发展热点.推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科技报道,得到了科技界、特别是各高新区的肯定。但是,所有这一切与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这正是本刊今后努力的方向。全国高新区人是一家,我们的脉搏与全国高新区人一起跳动。《中国高新区》杂志是全国高新区人共同打造的一个交流,沟通的宣传平台。寄语2005,我们豪情满怀。各高新区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我们拥有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办刊更上一层楼的强大动力——我们没有理由不擦亮这一扇我们共同拥有的“窗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推窗望去,万紫千红。这春天,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所有的高新区人。让我们以澎湃的激情,以创造的双手,捧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万紫千红的春天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杂志在经历了十年的锻打淬炼之后,从一株幼苗逐渐成长为一棵大树.她已经成为中国高新区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