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除提起行政诉讼时要求附带审查之外,相对人不得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行为审查监督体制的缺陷要求将抽象行政行为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即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机关的审查范围,业已成为学界有关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缺乏明示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且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使其为数众多的行政机关滥用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权,不仅降低了法律的威信,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这也是充分实现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逐一分析,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角度出发对其产生根源进行了探求,并希望能从公益诉讼角度打开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逐一分析,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角度出发对其产生根源进行了探求,并希望能从公益诉讼角度打开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不仅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行政权力自身完善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求。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制度设立的关键在于审查范围的限定。对学术观点和目前权力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将行政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是较为合理的制度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一直被排除到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在当前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大背景下,将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文章力图从现有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范围的种种理由。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90年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对于解决行政争议案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观念等的原因,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虽然几经拓展,与行政诉讼建立初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司法机关仍只能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于抽象行政行为却是无能为力,这种现象阻碍了现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利于人权的保障。由于抽象行政行为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更容易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要求。笔者以期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对我国目前的司法审查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疗事故纠纷日益增多,而在这类案件处理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医疗事故鉴定。对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为的性质和可诉性在学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根据行政诉讼理论与医疗事故鉴定行为的实践,运用行政法的原理、规则,拟对医疗事故鉴定行为的性质做一些探析。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现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为是行政行为;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应允许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是行政权力对于市场竞争的一种非法排除、限制,其实质是一种非法的国家干预行为。因而,行政垄断的可诉性关系到国家干预行为应否被诉、司法机关能否审查等基础性问题。在制度层面上,不论是反垄断法还是行政诉讼法,对于行政垄断的可诉性问题均未予以很好解决,行政垄断争议接近司法困难重重。行政垄断可诉性之充分实现,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应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违法损害救济制度的探究已久,揭开抽象行政行为的神秘面纱,将其纳入司法机关的视角下进行审查,健全对权力的审查和救济机制已为多数学者认同。但是,对具体制度予以构建的同时,不得忽视对行政自诉与行政公诉的关系以及司法救济内部结构体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法的可诉性是法治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行为的法治化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题中之义。宏观调控行为与行政行为、国家行为、决策行为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对抽象行政行为存在不同认识,也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复议法一直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之外,我国远未建立起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的有效机制。现行的法律和法规有时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还有空白,而有时虽然有规定,但也十分茏统,从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形同虚设。而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正是一个国家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文先分析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现状及监督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抽象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概念.要确立抽象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需赋予抽象行政相对人行政立法动议权;完善抽象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立法听证权;赋予抽象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请求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未作明确规定.这种司法监督原则的单一性与行政法治要求的双重性(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不相匹配,从而导致实践中行政裁量权滥用、侵犯合法权益、没有司法救济途径等情况出现.因此,文章着重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会议纪要作为记载传达会议精神及议定事项的法定公文形式,一直是政府机关公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但却少见有人对它的法律属性进行研究和探析,实践中因会议纪要引发的问题也很多。本文结合笔者代理的一个案件,对会议纪要的法律属性及行政诉讼的可诉性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得到共识。 相似文献
16.
17.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保已成为全球化问题,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巨、情形之复杂已不能单靠行政法律行为理论加以解决,需要在行政事实行为方面也进行完善规范.环保行政事实行为作为行政事实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存在着不受重视、认识混乱等多种问题.基于此种必要,本文将从理论上对环保行政事实行为加以分析并对其现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虽然有较多的行政法律规范及庞杂的行政法律规范体系,但是就行政程序瑕疵的法律后果进行规定的法律却较少,现有的规定存在将程序作用绝对化、混淆行政行为成立、无效以及可撤销的情形等不足。对于行政程序瑕疵的法律效果,我国应该建立起至少包括无效、补正、可撤销在内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
法定程序这个概念普遍存在于我们立法规定中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等来明确地解释什么是法定的行政程序,理论上对此也意见不一。行政行为在程序上的违法,应当产生否定法律后果,这是最起码也是最浅显的道理。但是,当法院通过具体的判决形式来否定该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时候,法定考虑的因素就不仅仅是该行政行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