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上海经济》2014,(12):75-75
<正>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是复旦复华软件信息产业的核心企业,自1991年成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已打造成为上海最大的对日软件开发平台,并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上海乃至全国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领域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至今,公司连年被评为上海明星软件企业,并连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1年荣获中国软件企业出口第5名。此外,  相似文献   

2.
华苑软件园     
《中国科技产业》2005,(2):92-93
天津华苑软件园于1998年成立,先后被授予“天津市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软件园聚集了天津市63%的经认定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软件出口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4年华苑软件园的总销售收入为30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35%。入园企业292家,从业人员9000人。  相似文献   

3.
在这次的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上,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因成功树立了中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形象,而喜获“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家”两项大奖。  相似文献   

4.
动态     
新锐互动“企业逸成长计划”暨成立六周年庆典,e百灵网助推中小企业精准营销,神州数码“数字中国.创新年会”论坛成功举办,海波龙发布Hyperion System 9,金和软件发布协同软件新平台,2006“冠军来自中国”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全世界企业专用软件的市场定单价值250亿美元,其中的48%即120亿美元被印度人拿走了。根据目前的势头情况,印度称雄世界软件市场还将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5,(2):130-131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市场2004~2008年预测与分析》指出,2003年中国的软件收入为174.79亿元,比上一年上升了15.4%。虽然增长率比IDC原来预计的要低,但仍然高于硬件和总体IT开支的增长率,并且IDC预测中国软件市场在2003年到2008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2.4%,到2008年将实现481.106亿元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中印之间的差距强烈刺激着那些想在软件行业一搏的诸多人士。这些人当时只有一个横期的印象:中国比印度更有市场.印度能发展得如此之好。中国怎么就做不到呢? 随着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软件园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各地方政府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引擎.成为了软件企业发展的摇篮。西安软件园也凭着独特的优势.跻身目前全国仅有的四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国家级软件出口的“双基地”之一,与北京、上海、大连共同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 “古长安,新西安”。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来到西安。除了看兵马俑.还要看西安软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成立的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并以年营业收入五亿元人民币的业绩,不但在河南省软件行业排名第一,而且跻身全国软件业一流企业的行列。一直作为公司总经理的陆振华先生,也先后荣获“河南省十大IT青年新锐”、“河南省十大IT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被信息产业部评为“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年度红榜:由新浪网、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03年度10位聚人气企业家。并被《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评为2003年度十大民营企业家。上榜理由:1、被经济参考报评为“2002年经济贡献年度封面人物”;被管理科学文摘杂志评为“2003年度管理精英人物”;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企业管理杂志评为“2003年度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被人民政协报、中国经营报及中国民营工业发展论坛组委会联合评为“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应邀出席江苏省工商联“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论坛并作演讲;应邀出席2003江苏民营…  相似文献   

10.
以“开展COSEP服务创新,提升软件出口能力”为主题的“2006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COSEP)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部分COSEP试点基地、试点企业和试点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国外机构的有关代表围绕“COSEP实施三年来的成绩与经验、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及促进国内外企业合作”等问题分别作了主题演讲。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林英在致辞中指出,软件外包是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并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热点和方向。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09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高度国际化是…  相似文献   

11.
优耐达公司创立于1994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省内领先的专业管理咨询和IT服务提供商。公司注册资金1250万.员工120多人,平均年龄28岁。公司是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双软认定企业;昆明市推荐信息化企业:昆明市私营企业50强之一;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公司于2000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了国际CMMLevel2软件成熟度模型认证.2003年获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系统集成二级资质。  相似文献   

12.
城事     
《走向世界》2011,(36):10-10
济南被正式认定为“中国软件名城” 11月25日下午.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工作总结大会暨中国软件名城授牌仪式在济南隆重举行。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廉凯出席会议。中国软件名城的授牌标志着济南继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软件成为了济南又一张新名片。  相似文献   

13.
大连软件园     
《中国高新区》2008,(9):17-17
大连软件园是国内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以对日业务为主的专业化软件园区。 大连软件园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星海湾畔的高教科研文化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1998年开始建设,2003年二期开始建设,大连软件园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形成。目前,园区已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作、生活、商务为一体的国际化软件社区,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称号。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评出的“2003年度计算机行业最佳分析师”董志强对用友软件和金蝶国际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认为,金蝶国际可以“不输于用友软件,这两家企业有得一拼”,主要原因是“金蝶国际拥有一个杀手锏——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资》2008,(4):59-59
2008年3月22日,北京。中国企业信息化最高层次和最大规模的盛会——“2007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大会”在京召开。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建设上取得的卓越成绩,荣获最佳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奖、ERP软件服务满意度奖殊荣。  相似文献   

16.
大连是我国最早确立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战略的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连前瞻性地开始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把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经过十年不懈的坚持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大连成为国内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和政策服务最好的区域之一.现已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底的新世界ERP软件低价杀出中国业界掀起一场强烈“地震”。3900元的超低价格让大家不约而同地出了一身冷汗,那以后,关于新世界软件的各种事件仍是“余震不断”,ERP软件备受关注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对ERP软件而言,更重要的是,中国终于产生了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新世界软件全球区总裁温瑞芬女士用一句话来诠释这种现象:“新世界软件两款软件的推出将改变中国的ERP文化,从新世界软件开始,中国的软件企业终于可以和微软这样的软件厂商一起研究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京津沪三地政府软件采购的争夺“大戏”中,国产软件集团“沦陷”!这无疑让国内软件行业心有余悸:如果中国的软件行业没有政府扶持,出路到底在何方?有关专家指出,国内软件企业的现实问题是要不断朝着研发、服务和系统集成融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使我国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李昱慧  薛峰 《东北之窗》2011,(20):42-43
用友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客户管理软件、财政软件、金融企业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用友更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睛雨表和指路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在大连,大连万达集团、凯飞精细化工、大连机床厂、獐子岛渔业集团、大连新重集团、大商集团……这一长串的企业都在与用友并肩成长。也正是在这种合作中,幸福企业和幸福用友的概念被不断的演绎出新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9,(2):170-172
东南融通(NYSE:LFT),是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软件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金融IT综合服务提供商。在中国大陆设有1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研发中心、6个技术交付中心、70个服务机构,同时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开拓海外业务。2008年7月,IDC最新发布《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08-2012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以“发展战略”和“发展能力”等维度对中国行业解决方案厂商进行分析,东南融通超过所有中外竞争对手,跃居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