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经济》2009,(6):78-78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版块,其经济发展势头一直是全国区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增长潜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选取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提取经济总量、财政、居民收入与物价等八大经济指标,多方面衡量长三角城市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势头,并与2008年第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2.
国内     
《天津经济》2013,(1):78-80
长三角16市GDP平均增速达9.8%经济持续趋暖继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后,2012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8%,高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其中投资和消费持续攀高,成为长三角经济引擎的强劲推动力。2012年11月12日,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12.44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8.3%%,平均增速达到9.8%,增速高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区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在我国经济快速前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先行军角色。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实现GDP46672.0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作为我国首批开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国内     
长三角16城市GDP增速持续放缓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长三角地区GDP增速持续放缓。继2011年长三角16城市GDP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后,2012年一季度回落幅度达1.9个百分点。 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5月12日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一季度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受全球经济大势疲软影响,增速放缓。 据初步统计.一季度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86亿元人民币,增速均值为9.0%,  相似文献   

5.
实现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任务。杭宁发展带的建成,将改变长三角目前过分向Z型地区倾斜的发展态势,变长三角点轴发展形态为网络发展形态。变“弱边”为“强边”,缩小各边之间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近期撰文指出,长三角数字化水平在全国各个城市群是最高的。数据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增速接近20%、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30%,长三角地区城市总体迈入了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数字经济直接推动了长三角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跃洲  王瑛 《浙江经济》2006,(16):60-60
作为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内的密切合作及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尽管加强区域内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而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毕竟分属3省市,各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绩最大化而形成的本位主义倾向仍不免给区域一体化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07,(9):11-13
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在可期待的未来,长三角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带,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区域。许多有识之士甚至认为,长三角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庞金华 《港口经济》2009,(12):46-50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进程,环渤海区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后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我们看到,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呈现出由极化向泛化发展的趋势,充分体现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寻求资源要素整合、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多年来阻碍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  相似文献   

12.
成为世界第六都市群,正成为长三角地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目标。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也将在这个整体目标下做新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经济活动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关系是当今区域经济学等关注的重点。从研究的视角与范式看,对于经济空间性理论检讨的学科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而从实证研究中可知,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都存在空间差异。开发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网络格局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几种重要空间形态。在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是否会趋缓、经济增长机制和模式是否会趋同、多中心的区域格局是否会形成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等问题应引起思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长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长三角区域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主要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在内的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城市区域。该区域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就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言,长三角地区正进入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一一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标志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场馆、交通、城建及旅游业的建设,都离不开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一良机,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9):28-29
坚持以内外统筹发展为重要动力,促进市域经济的高度开放,是市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改变单纯注重本区域开放政策的状况,努力增强服务于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开放的平台功能,形成市域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而重点区域开发开放也具有强大的辐射、集聚、示范作用,是市域经济对外开放的节点,是市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市域开放格局转变市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别是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宁波必须在带动  相似文献   

16.
黄焕辉  丁鹏 《北方经济》2012,(14):34-3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这就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划分的缘故,一个区域往往包含多个行政区。各个行政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以长三角为例探讨行政区经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普遍看好的经济核心区。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土地“瓶颈”制约严重,整个长三角人均耕地面积已由20年前的1.25亩,降至目前的0.4亩至0.56亩。杭州市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的省会城市,在长三角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兴景 《宁波通讯》2012,(16):21-21
总部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东南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杭州、苏州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城市都非常重视,宁波也把总部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什么当前总部经济会成为一个热点?其理由有三:(1)总部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服务于生产环节的研发、营销等功能却显得滞后,其发展迎来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19.
“泛长三角经济区”——个逐渐由地域概念演变成经济概念的话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着,议论着。 其一,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对该区域未来10—20年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不能用老眼光、短眼光进行封闭、狭隘的思考;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竞争,区域经济竞争的战略背景;不能固守十多年前成立长三角区域经协机制时的思维定式;不能局限在长三角原有的区域空间,满足于小范围;更不能只考虑本区域的局部利益和自身发展,或只考虑本城市的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20.
周琴 《港口经济》2008,(7):38-40
港口作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港口的现代化成为港口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宁波港作为长三角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港口之一,港口的现代化是宁波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