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和创新理论是由美籍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183;阿罗斯&;#183;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于1939年在《经济周期》一书中系统完成的。他认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  相似文献   

2.
对金融创新的几点认识陈颖一一般认为,“创新”与“创新理论”是由著名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后在其1939年所著《经济周期》中系统完成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是由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建立一种新的函数,也即...  相似文献   

3.
开拓“蓝海”市场.推动农业银行转型.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蓝海”战略是一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经济发展中价值创新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哲学,要将其真正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实践.必须首先将其贯穿到研究工作当中。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的课题研究工作,也要体现这种思维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炯 《新疆金融》2004,(10):22-23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突破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二是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科学地阐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明确地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两种经济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这就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四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统一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五是科学地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使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5.
《金融会计》2010,(12):F0002-F0002,1
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举办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国库业务知识竞赛.在武汉赛区和福州赛区同时进行。本次竞赛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知识竞赛活动有关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暨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25周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经济不发达的定西市“三农”经济发展中资金支持现状的调查.深刻剖析了影响支农资金缺位的六项决策体制.提出了投融资体制创新与“三农”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上,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全行业渗透,一种被称为“开放式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已经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青睐,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将创新定义为“能创造财富或社会福利的新产品、业务流程和组织变化”,也就是创新2.0。  相似文献   

8.
刍议金融创新成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和“创新理论”是由经济学家熊彼待在1912年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后在其1939年所著《经济周期》中系统完成的。按照能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是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建立一种新的函数,也即把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 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关键是要解决其动力机制,增强其活力,而这同“金融创新”的概念是息息相关的。 什么是“金融创新”呢?“创新”理论是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所提出的,他用“创新”的概念解释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它包括:(1)引进一种新产品;(2)引进一种新坟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的新的供给;(5)采用企业经营组织的新形式。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简单地等于发明,只有当企业家把新的发明引入经济领域中时,才是创新。熊彼特指出:如果没有创新,经济就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生产管理者只得到“管理工资”,生产过程循  相似文献   

10.
史晨昱 《金融博览》2013,(17):14-16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即"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然而.迄今中国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措施的“调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措施往往只是针对实体经济.其实金融业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金融存量改革与实体经济结构改革并行的”双向调结构”才能释放出效率和创新。在未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存量改革应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黄军民 《浙江金融》2006,(9):30-30,26
关于金融创新的动因有诸多理论。“管制说”曾经是深具代表性的解释之一.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管制的放松并没有减缓创新的步伐.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反而有了更大的提高。人们尝试用新的理论论证“创新”.其中“功能说”得到了很大部分学者的肯定。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削弱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弱化了其“资金配置”的职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寻求新的职能——“风险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融资渠道多样化,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银行在“配置资金”方面的信息优势逐渐减弱。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业务.改善资本充足率不足、  相似文献   

12.
紧迫的2004     
《中国金融家》2004,(1):3-3
对于未来,“十六大”的判断是: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在2003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则有两种表述: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上升加关键.构成了2004年紧迫感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3.
杜春丽 《武汉金融》2004,(11):59-59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经济、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西奥多-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后,人力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变得日益重要。人力资本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从理论上说,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教育是一种全局性、主导性的产业”。这一观点已获得了  相似文献   

14.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本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肖和麦金农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书中.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压抑”的新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轰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界。“金融深化”理论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使之能有效地进行资本配置。这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金融业要支持经济增长,服务于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商业银行应致力于更好的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城市金融的主体,在支持城市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银行体系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之一。商业银行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讨论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1.金融中介理论美国学者E.S.Shaw和R.I.McKin-non在1973年分别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都充分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后来被统称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利用新思维、新的组织方式和新技术等在金融领域中建立各种金融要素的一种新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通常包括在金融体系中与金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家》2010,(7):27-29
在自然界,“绿色”演绎的是青山绿水和桃红柳绿;在人类经历纷争战乱之后,“绿色”代表着和平及友善;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当代,“绿色”是一种环保和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之中,“绿色经济”没有独善其身,它在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新角色。而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更承担着壮大绿色经济、支持和服务经济转型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十一五”经济发展成就及问题,研究《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屉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农行“3510”规戈U的发展目标.提出湖北农行必须通过完成三农使命、市场导向,客户中,也、价值导向。品质主题、绩效导向.转型主线、创新导向,控险责任、合规导向,走出一条品质主题突出、经营模式先进、文化之基稳固的科学发展道...  相似文献   

18.
郑向阳 《金融与市场》2009,(11):55-57,16
环渤海区域经济金融差异显著,且区域金融发展的差距远远大于区域经济差距。河北与环渤海周边省市比,金融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状态。主要表现为金融对经济的渗透能力偏低.对经济的拉力不强,金融效率不高,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比,经济金融之间处于一种“低均衡”的状态,“金融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经济的运行态势给传统经济学理论和转轨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非常严峻的理论与现实课题。面对新经济,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把握新经济发展方向,以推动理论的进步,进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向。  相似文献   

20.
吕焜昱 《中国外资》2023,(14):63-65
<正>金融创新是在原有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服务与机构,以实现金融结构的改进,形成金融集聚作用。通过金融的创新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增长,推动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我国经济也步入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由以往的看重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看重经济发展质量。由此,“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