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声音     
5%评级机构标准普尔2月20日宣布,将中国住宅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该机构认为,至少在未来6-12个月内,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和运营环境将维持稳定。标普还预测今年中国房价涨幅在5%左右。  相似文献   

2.
时间过得飞快,2006年即将离我们而去了。回首这一年,预言家们的预测纷纷失灵。看看年初专家、企业家们对2006年房地产行业的预测,就会发现,很多现实与当初的想象已南辕北辙。在2005年被称为政策年的时候,业界一度认为2006年将是一个政策相对平稳的年份,但结果是2006年政府采取了更坚决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相关部委,再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更严厉的调控政策;2005年高涨的上海房价被重点调控并取得成效,人们多认为2006年的房价应走向平稳,甚至有好机位专家预言房价将跌,但结果是北京、深圳等城市接过了上海的接力棒,房价一路飘红,甚至在国家采…  相似文献   

3.
房价收入比不是衡量泡沫的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位作者在提出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会很快破裂这一论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衡量是否产生泡沫的标准,其中第一条标准是房价收入比。最近,有篇文章也坚持这一标准,并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过所谓“国际惯例”的4—6倍为据,想用以说明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多么普遍和严重。还有篇文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以来,随着成交量的持续增长,全国房价出现止跌回升的"拐点",5月以来,随着投资投机需求的加速入市,房价涨幅加大。于是,业界关于房价泡沫的忧虑和争议越来越显性化。如何判断是否出现房价泡沫,是防范和治理泡沫的关键。泡沫,是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衡量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也有多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发达国家一般用空置率、房价收入比和购租比三个指标加以衡量。空置率,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过度膨胀的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结果并非一定是降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日前在“2005中国房地产业高层论坛”上表示,对房价的调控目标,政策说得非常清楚:其目的在于稳定房价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稳定"和"抑制过快上涨"的直接结果并非就一定是"降价"。陈淮认为,要求房地产业在开发阶段不贷款,差不多就和不让汽车上路以  相似文献   

6.
观点     
房地产市场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央政府很难获得房地产市场真实的信息,无法从现有信息中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据地方统计,北京2004年房价上涨仅为3.7%,上海2004年第四季度房价上涨仅10%左右,这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可以想象,地方统计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国有资产的计值方式不完善 有些老的电力企业,资产的价值已出现负值,而设备仍在运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依据什么标准来衡量设备的价值:是以帐面折旧和设备更新投入来衡量,还是以技术标准来衡量设备的价值。前者的计值方式,最终造成能运行的设备出现负资产。设备能正常运行本身就说明价值的存在,所以,衡量设备价值的标准应是设备的各项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住宅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普通住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本文主要从住宅结构设计中的注意问题为切入点,充分说明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2010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调子"相对稳定"。政府调控房价的举措接连出台,这让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了悬念。从"营业税征收2改5","国四条",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从"5年内普通住房转让差额征收营业税"到"督办全国18宗房地产闲置土地",再到二套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们不妨来看两个例子。其一,房价。房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其原因并非什么刚需,也并非土地供应不足。而是其投资价值被人们发现了!如果没有了投资价值,还会有人斥巨资买1O套、8套放在那吗?不会!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深圳全年房价可能上涨20%?近期该观点经媒体公布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2005年以稳定房价为目标的一系列房产新政频频出台,就在其他城市房地产业遭遇“阻击”的时候,深圳房价却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新高,今年1-9月份同比上涨了12.05%。有关专家指出,深圳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比例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达到17%,距离国际警戒线20%已经不远,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敏感时期,各方面应该予以重视,否则将给深圳的地产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有一些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深圳楼价是理性而稳健的。在未来两三年内,深圳楼市还会呈现持续温和增长的态势,房价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就在期望房价下降的人们以为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准备扩大战果的同时,有关官员、专家齐齐发表言论稳定舆情。从"抑市"到"救市",一度形势逼人的调控似乎正在逐渐走向各方更愿意接受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3.
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似乎已让住房商品化走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实际上,高昂的房价很大程度是由我们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商品房价政出多门,各部门各行其事,对开发企业“雁过拔毛”,职权范围发生交叉,因此问题不在于一个部门,而在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的协调。针对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必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综合治理,改革体制、理顺价格,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一、合理控制土地出让价格。首先,政府应积极组织力量,迅速出台合理基准地价。其次,在土地出让中应尽可能采取拍卖与招标方式,即使采用协议出让方式,也必须使其公开化、规范化。对…  相似文献   

14.
在全社会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以降低资源消耗为落脚点,强化低碳意识,加强制度和技术创新,重视  相似文献   

15.
商店、商场、超市、专卖店等销售商品的企业,即商业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应在哪一类别申请?选择何种服务项目?实际操作多认为属于第35类03类似群的”推销(替他人)”,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商业销售型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应以其销售的商品所属的类别为准,即:销售什么商品,就在该商品所属的类别进行申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信息》2010,(6):12-12
今年两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在回答政协委员提出的"为何房价越调越高"这个问题时,无奈表示,房价调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努力,而住建部在调控房价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持续旺销6年多,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上海的住宅预售价格指数涨幅为4.5%,2001年是8.7%,2002年是13.2%,2003年达到24%,2004年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15.8%。据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统计,2004年该市中心城区某些地段的涨幅已经超过50%,远远超出了市政府定下的12%的涨幅预期。2003年第四季度,黄浦区的预售单价为10319元,而到了2004年10月已经猛窜到15622元。卢湾区2003年第四季度的预售单价为12745元,去年10月已经涨到19475元。目前,上海市的平均房价为6385元/平方米,居全国之首。在一些地区,如金桥、陆家嘴、徐家汇等黄金地段的高档住宅小区,每平方米面积的售价一般在1.50-3万元。可以说,上海房价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市民的购买力。上海市市长韩正近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上海将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满足消费,规范投资,抑制投机,“通过宏观政策调控,2005年,上海的房价将保持稳定,涨幅努力控制在10%以内,最高不超过12%”。笔者认为,上海市长对上海房价涨幅的预期过于乐观,实际上2005年上海的房价涨幅仍将达到甚至超过2004年的水平。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信息》2011,(11):75-75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对房产税能否抑制房价快速增长没有信心。在受访者中,33%的人认为房产税对抑制房价快速增长作用甚微,20.7%的人认为房地产税对抑制房价没有作用,23.8%的认为说不好,仅22.5%的受访者认为会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房价高不高?房价未来是升还是降?这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后,需求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个人购买取代了集团购买。 就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来看,北京的房价确实偏高,应该降;就开发商成本来说,认为房价不高,而且从开盘到竣工人住,这期间房价理当不断递  相似文献   

20.
“今天召开班委会有两个问题,一是讨论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应以什么为依据,二是讨论工时对绩效工资的权数应占多少。刘师傅,你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