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认为公司法人制度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正反两个方面确保了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性和股东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公司法设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该项制度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人格这两大公司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该项制度涉及的条文很少,对具体的适用问题没有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5年10月修订的公司法中新增设了对一人公司的规定。一人公司由于其股东的单一性,缺少其他非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具有的内部相互制约,更容易引起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因此,为了防止其独立人格及一人公司单独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被滥用的现象,在一人公司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意味着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实体的地住将被忽视,公司的股东将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公司会因股东实施欺诈、规避法律及其他形式的违法活动而被“揭开公司面纱”,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将无视公司法人人格,直接追究相关责任股东的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否认,而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这一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文章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进行了概念辨析。首先,分析了法人的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其次,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的概念;最后,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释义。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概念的辨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促使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6.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需要我们对其产生的背景和其功能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需要我们对这一制度有着深刻而又科学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特征、适用情形和其重要意义以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都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但是由于该条表述过于抽象,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受理还在持观望态度.据此文章首先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必要性.其次论述了外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标准和范围.最后分析了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显著,可谓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无法对股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而无法解决公司股东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滥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之问题。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公司制度,其功能在于矫正公司法人自身的缺陷,以实现公平、正义。2006年,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首次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意义重大。作为一种补救机制,需要对其进行扩大解释.以期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尽管学界对公司人格否认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还不够深入。以“股东有限公司-公司独立责任”为线索进行剖析,就会发现:股东有限责任(或者说公司独立责任)是公司人格否认形成的基础,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责任→股东滥用公司独立责任乃为公司人格否认的事实逻辑,公司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乃为事实逻辑的回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利弊分析,通过对某些现象的分析,提出建立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讨我国到目前为止,公司人格否定理论未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胆运用的原因,以及我国运用这一理论的前景.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揭开公司面纱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原则的颠覆和例外。本文着重于讨论最低资本与揭开公司面纱之间的关系。笔者从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出发,阐述了营业执照的颁发对公司独立人格的作用,并在详细分析几种出资瑕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将出资未到法定最低资本要求作为揭开公司面纱之条件的做法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反向适用主要是指公司的法人格被否认后责任流向方面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传统适用相比正好相对,即由公司替股东承担责任。它可以有效地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传统适用所无法矫正的公司异化形式进行规制。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司法实践经验,将其引入我国的公司法法律体系。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反向适用需要极其审慎,应综合考量相互冲突利益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袁玲  刘嫦   《重庆商学院学报》2010,20(1):87-94
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对财务决策行为影响的视角,将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多元化经营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下攫取私有收益的水平会对多元化经营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组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越明显;而控股股东性质不同时,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不存在差异。因此,要降低无效多元化经营,根本的是要降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  相似文献   

14.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股东直索责任制度具有平衡功能和效益功能两大效用。前者在于股东直索责任制度可以将风险成本外在化,从而有效地遏制股东从事“坏的风险”的行为;后者在于股东直索责任制度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社会总的效益的提高。我国存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共性的滥用公司形式问题,遂使得股东直索责任制度之价值亦适宜于我国。  相似文献   

15.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股东营利责任基础上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承担并履行的社会义务。它有其法治化的必然性,其中,公司社会责任属性是法治化的基础,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法治化的需要,立法理念变化为其法治化提供保障,公司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公司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司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本行业、公益事业和自然环境六个方面的责任。应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法律运行环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公司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密切关联的一对经济范畴。关于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的研究,传统上表现为"以法制水平高低"为标准的一维分类研究架构,并衍生出"垂直"和"平行"两类公司治理模式。然而该框架并不能涵盖现实中丰富多彩的代理成本类型。通过不断引入关键变量,对代理成本研究架构的理论演进进行了新的逻辑梳理,以理论分析揭示中国两类代理成本并存的制度性根源,并对其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公司界,“经理中心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现象。在“经理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公司经理权日益得到扩张与强化。因此,从完善公司治理角度而言,建立有效的公司经理权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结合我国公司的独特现状来构建公司经理权的约束机制。其中,发挥股东、职工和债权人三大利益主体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法人人格权理论的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权具有不同性质,法人人格权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构造,是为了保护自然人以团体形式存在的人格利益。在人格权的基本构架上必须坚持以自然人人格权为基本形态,只有在相应的自然人人格利益可以经历团体性的转化,能够为个体作为团体成员的方式来享有时,相关的人格利益才可以构造为法人人格权,从而通过保护法人人格权,来实现对团体成员的特殊形态的人格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存在着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利益输送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保护显得很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公司主要债权人——银行和债券持有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提出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公司债券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