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第一保证。“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社会矛盾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我们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而且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解决。因此,只有把握好和谐、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有序性、一致性和协调性的表现.经济和谐包括微观经济体内部的和谐、宏观经济运行的和谐,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人类经济史来看,经济和谐与协调的思想由来已久.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理论在20世纪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协调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既是一种事物的状态,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产业结构协调的判断标准观点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协调本身就是经济和谐的表现,经济和谐和产业结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郭镇方 《经济学家》2006,4(1):27-32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及经济和谐存在的客观性,为经济和谐问题确立探讨空间,继而从中国古代典籍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和谐的含义与层次,最后确定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毅 《经济论坛》2006,(18):32-35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后。200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7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世界排名第6名,但只占世界总量的4%左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哪怕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相似文献   

8.
经济伦理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和谐,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其中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是: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协调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正确倡导和践行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9.
自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以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量化操作的评价标准,难以考量整体功效,也难以准确衡量各地具体的社会发展程度。所以,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和谐指数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山西省把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致力求真务实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作为建设和谐山西的着力点,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是给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赋予新的艰巨任务。在改善民生的若干问题中,劳动保障部门肩负着最基础、最实质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欧美及拉美大行其道,但实行的结果却不同。英国经济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2.7%,物价低于2%,同时失业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实现了过去200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成为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大国。拉丁美洲也曾一度实行一系列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但不仅没有解决经济停滞、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一种独立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特殊资本形式,其核心要素在于个体或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和具有互惠性的行为规范.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内容和实质的不同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培育现代社会资本,避免其缺陷,构建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前沿》2006,(9):I0018-I0019
近年来,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部署,始终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劳动关系之间互相影响,劳动关系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基本社会关系受到普遍关注。中国劳动关系尚处于调整与完善之中,确定中国劳动关系改善的目标和深入研究中国的劳动关系,并深刻分析劳动关系的难点以及今后劳动关系的模式,是当前及今后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总体看来,复杂多变而又富有挑战的中国式劳动关系模式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社会、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均须为此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其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从经济和谐视角分析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智雅 《发展研究》2006,(11):119-120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众生活是人类的愿望,在一个高水平的和谐社会中生活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公平和公正的,而只有高效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公平。也就是我们需要的是公平而又高效的社会。那么怎么样算公平,怎么讲效率,怎样达到社会和谐,就是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国家有限资源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防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上,我们还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不够发达仍然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制约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国家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时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有所侧重原则,避免出现全方位推进和平均着力而导致国防建设效率低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理念.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贡献.要正确理解和理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把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国柱 《时代经贸》2010,(12):27-28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理念。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贡献。要正确理解和理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把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