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索民族地区农民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的途径:首先,通过典型人物示范带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学,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再次,发展民族文化进而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铸造民族品牌;第四,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女心价值体系构建。推动民族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区域特点、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上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平台;协调各方利益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途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在新的形势下,顺应意识形态新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传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挖掘和传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文化"和"铜都精神"。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力量源泉.要实现西藏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筑牢反分裂斗争的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同样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如何,直接影响全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课题组以边疆民族地区的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为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兴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应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把握好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正确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公益文化与文化产业、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农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持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重民族团结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中华民族认同观、国家观、民族团结观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对农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对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知识的力量,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各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老西藏"精神跨越了地域与时空,融入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弘扬"老西藏"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不动摇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的源泉;从实践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建设的民族基础;从方法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鲍俊辉  吴永刚 《发展》2014,(12):103-103
正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和谐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已成为各民族院校广泛关注的话题。民族院校要建设积极健康向上、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引领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充分反映和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的内涵、意义和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的路径。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的教育理念,建立协调高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教育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的良好校园环境,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化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中必须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灵魂,要充分利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和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根本指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核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现实要求,要根据人们的思想现状找准建设的着力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好四个基本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内在精神之魂。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我们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差异性,并以极大的包容性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现状,从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根据不同地域、群体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在西部地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及,而且要紧密联系西部生活实际,坚持党的民族政策,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相适应,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此,"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凝聚社会共识,首要就要得到社会广泛地认同。如果没有社会广泛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对公民文化建设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推进公民文化建设;以公民文化发展与创新为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两者的互动互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文化的双重诉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存精神和应有之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必须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作用,发挥创造性思维,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不断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彦 《魅力中国》2014,(23):257-257
完善社会主义现实基础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源。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最基本内容。改善民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的关键。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基础;改善民生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社会现实基础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