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行政管理与后勤三产改革已成为推进企业整体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引起众人的关注,尤其是一些仍然未将行政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从本单位主业中剥离出来的企业,对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后勤服务业能否形成自有的产业优势显得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导致企业包袱日渐沉重。 近期,笔者对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控股的成都天盛实业集团以及集团组建以前的基地生活服务中心在行政后勤三产改革及培育竞争力方面作了一次调查分析,对后勤三产业所孕育的市场竞争力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生活服务中心自1996年正式组建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于19…  相似文献   

2.
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办社会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难题 ,也是长期以来背在国有企业身上的一个沉重包袱。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办了大量的学校、医院和后勤服务部门 ,在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 ,也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一、辩证地认识企业办社会问题从负面效应来看 ,国有企业办社会 ,必然占用大量资金 ,形成一部分仅具有社会功能的非经营性资产 ,并可能国为此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国有工矿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改制,改制后的社区作为国企改制的产物应运而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做好对原国有企业离退休退养人员、工伤残及抚恤等人员的服务,承载原国企部分社会职能,既是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社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后勤改革的深化,科研后勤将摆脱无偿供给和无偿服务的事业性、福利性运行机制,从单一的行政事业服务工作,向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工作转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根据地处远郊、独立小社会的实际情况,遵循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分步到位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原子能院科研生产后勤的协调发展、强化后勤保障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提高后勤实力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逐步实现后勤服务产业化,组建了原子能院后勤集团。后勤集团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既要溶入市场经济,又能承担原子能  相似文献   

5.
自从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6.
金碚教授主笔的《国有企业根本改革论》一书 ,已经由北京出版社作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该书是在金碚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改革的正确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学术专著 ,作者大都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长期的积累。该书系统、深入、独到地探讨和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根本性问题 ,即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究竟应该居于怎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 ,进而提出了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可行路径 ,为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和制定我…  相似文献   

7.
论再创国有企业改革新局面林凌(一)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深刻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和需要掌握的原则,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非...  相似文献   

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要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就一直强调“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是在正式确认市场经济目标之前,这项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很大,一般没有超出“两权分离”、“工效挂钩”、“承包经营”的范围。1992年以后,中国在两个紧密衔接的要害问题上开始“动真的”了,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于找到了这两个启动点,国有企业改革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明朗化了。特别是进一步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上述两个要害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就看…  相似文献   

9.
王毅 《中国核工业》2003,(5):43-43,45
后勤工作是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后勤广大职工为科研、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核化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研究铀矿冶和天然铀化学化工为主的多专业、综合开发型研究院,后勤系统员工约占在职职工的五分之二,人员结构组成极不合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小而全的管理体系,已不适应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科研院所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从战略发展高度积极探索和实践科研院所后勤改革的模式,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从内部看是建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的改革经过了由放权让利到转换经营机制两大阶段,微观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但国有企业在制度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践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向深层次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能否真正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真正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以企业制度改革为途径,这是人们在改革实践逐步发现、承认的一个道理。 实践已经表明,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变国有企业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现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三个一”格局实行“三条线”管理的认识江西煤管局胡会诗李松煤炭工业部把朱副总理的指示与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近几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相结合,提出了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体制方面,构建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个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推进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1994年底,国务院研究部署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起步工作,选定不同类型、基本能代表国有企业整体状况的100户企业进行试点。正确认识与评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向明确,思路理清,取得了实际效果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杨启先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整个经济改革的焦点和重点。从多年推进的情况看,我们进行了不少试点和探索,但其实际效果尚不理想。下一步,怎样才能加快这一改革,并不断取得实效,是各方面都很关注并正在认真探讨的课题。一、国有企...  相似文献   

14.
门华纶纺织有限公司于1992 年4月由三家国有企业联合创建成立,其投资主体厦门纺织厂系1958年兴建的中型棉纺织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兴办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后勤管理机构和生活福利设施,承担着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吃、喝、拉、撒及生老病死等本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各项服务职能。转制前厦门纺织厂拥有职工4450多人,其中属于后勤生活管理和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达4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近10%。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在竞争中孕育而生,国有企业背着办社会职能沉重包袱,很难与一身…  相似文献   

15.
张睿 《冶金财会》2000,(10):7-8
<正>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难点 受旧体制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使其在经济改革中举步维艰,在资产重组中也存在诸多难点。 1.资金短缺。由于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和过度的债务,国有企业费用、利息负担过重,企业亏损情况严重,使得国有企业很难通过内部筹集资金。另外,在我国资本市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深化到闯关、攻坚的阶段。在此前提下,国有企业的生活后勤系统,怎样顺应历史潮流、深化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国企、国企生活后勤系统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粗浅认识。国有企业生活后勤系统的历史作用和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型、特大型国企,是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成的,如我们武钢。当时,由于距城市中心远或城市服务功能的局限、社会上各类物资的匮乏等,企业不得不自己动手解决职工及家属的吃、住、行、医、学等问题,企业担负起本应由社会担负的职能,于是形成了庞大的企业生活后勤系统。这个历史形成的企业生活后勤系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过历史贡献。如今历史脚步已走到世纪之交,面对新的  相似文献   

17.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进式改革的道路,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国有企业已基本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可经说是行百里,半九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建立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 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纺织工业随着改革过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措施的不断完善,使纺织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怎样使纺织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本人认为,在近期除了加大力度搞好行业结构调整工作外,关键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这篇大文章,结合纺织行业的实际状况,就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必须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可以说,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史上,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问题尚是首次被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其意义的非同寻常,它关系到我国国有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既然已下定决心要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那么紧接下来的问题是明确改组的目标。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目标的确定,应该考虑到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税制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改革与完善旨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税收制度。本文分析了造成国有企业税负相对沉重并过快增长的原因,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