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促进中心根据“背靠政府,面向企业”的方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要开展中小企业的诊断、咨询等工作。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是迫切的,特别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并不清楚自身所处的技术和管理层次,不懂得如何去创新,不了解传统产业的国际发展态势,在思想上、观念上难以摆脱传统产业旧框框的束缚,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诊断、咨询工作,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导向的作用,导入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开阔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眼界,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企业诊断,就是企业诊断人员到企业现场直接进行调查研究、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经营分析,找出经营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影响,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并在执行中进行指导;而咨询多指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提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这二者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由于管理咨询和诊断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各国政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目前,发达国家的管理诊断已从局部诊断发展到综合诊断及战略诊断阶段。如前联邦德国(西德)在战后复兴计划中,对中小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对中小企业的咨询、诊断作…  相似文献   

3.
韩冰 《天津经济》2015,(1):70-73
日本中小企业诊断制度因在政府施政和企业绩效改进方面的成绩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诊断指导制度进行解读,分析该制度的运行特点,并结合当前天津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需求,提出以下建议:拓展和延伸服务内容,实现全生命周期整体咨询;推行资质和资格管理,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以社交化为突破口,打造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平台;加大政策对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水平低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管理诊断与担保的战略融合,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管理咨询和担保服务,在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外部式提升到自身信用的建立,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促进银行、管理咨询与担保公司、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回顾1992年国家科委倡导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经国家科委批准或省市科委批准、已经登记在册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有75家,分布在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9个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557人,固定资产总额达卫1.8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共为1500多家企业提供了企业诊断、技术咨询、技术开发与推广等项服务,为7万家企业提供了信息服务,为企业培训各类专业和管理人员6.6万人次。在自身建设方面,四年来,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一套新的组织网络、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批骨干…  相似文献   

6.
<正> 作为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资源共享等服务的同时,提供共性技术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门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推广部。多年来,该部门承担了多项上级部门交办的共性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最基层的技术服务机构,要为本地中小企业及地方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由于各地条件不一样,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开展不平衡性很大,一些绩优的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而一些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尚未正式对外服务。文章向起步阶段的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两项操作性强、影响力大且花钱省的技术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坚持市场导向,依靠和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是创新基金管理新机制的特点之一。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突出重点、规范管理、竞争择优是创新基金的基本宗旨。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大量的中介机构构成了市场的服务支撑体系。在创新基金的运行过程中,中介机构,如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机构、各类咨询、投资、顾问公司、培训认证机构等,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许多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咨询顾问公司自发地、或受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委托,为企业申请基金项目提供材料编写、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1995,(12):16-17
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任务是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要尽快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抓好一批示范项目,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太原中心确定以企业诊断为突破口做为开展“中心”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原国家科委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结合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在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倡导组建的一种新型科技服务机构。他是贯彻政府意图、体现政府意志、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特殊事业法人。他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多元化、全过程的服务。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六年多来,联合社会科技力量,依托技术创新,开展特色服务,累计为企业信息服务15900余条,重点服务企业520…  相似文献   

11.
<正> 作为经济大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曾是江苏引以为荣的自豪,但由于这些企业大多分布于传统产业领域,科技力量比较薄弱,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创新意识尤显不足,人才资源十分稀缺,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它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们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不仅涉及其自身,而且关系到江苏经济能否由大到强。为此,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自1992年成立之日起,就高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旗帜,推进技  相似文献   

12.
任建国 《发展》2005,(11):56-57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困难重重,众所周知,人力资源匮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发展势头,直接影响其人才招募难易和人力资源储备.中小企业虽然与大企业实力悬殊,但在市场竞争上却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由于实力有限,自然会在资源觅取以及分配上处于劣势,加之受资金、公共关系、地理位置、工作效率的局限性,即使有好的人才带来好的项目也很难操作如愿.人才十分重视人力付出的现阶段目标收入和自身在企业中的长期目标能否实现,一旦人才否定这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前景,他很快会与这个企业一刀两断,这种客观情况对于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人才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乐观和倾向以及对传统产业的误解,使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即使待遇优厚也很难觅得千里良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1996,(9):19-21
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我国是一个新导入的概念。自1992年导入这个概念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过去了。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共为1500多家企业提供了企业诊断、技术咨询、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4.
抓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办好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以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社会化服务机构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省市和主要行业建立了200家左右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初步形成了一个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了一套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创造了多种服务方式,深受广大企业的欢迎。按照"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数量上要有一个大…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有关“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要求,加强对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建、运行及发展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目的在于深化科技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条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促进组织在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1992年,我国开始推出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任务,经过几年的组建和发展,已经有相当的数量,并积极的工作着.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企业诊断、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共性技术推广、培训科技型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搞好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形成精品服务和特色服务;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和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全国1218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形成了规模世界第一、网络组织日益完善的体系,为促进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扶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应运而生。十年来,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各级党委、地方政府领导下,得到了很大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701家。其中地方中心631家,行业中心7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从业人员总数近万人,总资产31.2亿元,服务企业总数4.96万个,提…  相似文献   

19.
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旧林1992年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在《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试办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正确认识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其...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     
台湾当局把扶持具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台湾“6年发展计划”台湾当局今年将社区与地方产业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2008年6月台湾重点发展计划。目前,台湾社区型中小企业高达85万家,至今已成功扶持超过70个社区及地方特色产业,每年约创造300个工作机会及保障2000个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权。台湾当局表示,由于台湾经济环境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科技产业的兴起,小企业及地方传统产业快速没落,因此,当局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台湾将对中小企业台商资金回流给予租税奖励台湾当局为了鼓励不符合企业经营总部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