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民网络、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协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瑛  蒙英华 《经济研究》2020,55(2):165-180
本文从移民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FTA)缔结的动因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移民网络促进FTA缔结"这一假说,并发现移民网络因素的加入可以将既有FTA缔结动因相关研究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4%,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移民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双边贸易流来提升两国FTA的签订概率,表现为"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这一核心发生机制。本文拓展性的细化研究还发现,无论从时间趋势或FTA缔结数量而言,移民网络对FTA缔结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机制在"南-北"国家对组合中会得到增强,但在"北-北"国家对组合中的表现较弱。本文的结论意味着,移民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重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移民红利",对我国FTA战略的推进及世界FTA领域"中国范本"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试图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特别是以FTA的形式开展经贸合作.美韩在双方贸易量下降的背景下,为加强双方的经贸关系于2007年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2年3月生效.中国作为美韩两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该协议的生效势必会影响中国与美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削弱中国的经贸地位.本文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中、美、韩三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情况,研究表明美韩FTA会通过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威胁中国的直接贸易利益.在此基础上,还会对中国吸收直接投资和在东亚所处的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进而造成中国间接贸易利益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细分到HS-6位数产品层面的CEPII数据库中机电产品的贸易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与19个国家FTA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为了使计量结果更精确及更好地衡量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消除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偏差。实证研究发现,FTAs的建立不仅能促进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流量的增长,而且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应继续实施自贸区战略并逐步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在全球化生产中重新定位发展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4.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5.
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结构在向复杂化、多极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使得单边或者双边视角下的分析方法不足以解释现阶段区域FTA格局变迁。以RCEP成员国为主体构建了区域FTA网络,分析了网络结构演变及重要经济体的贸易地位变迁,通过二次指派回归方法(QAP回归)揭示了网络形成机理,并采用动态建模方法模拟中国在不同时期加入CPTPP,从而讨论了区域FTA网络及中国贸易地位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区域FTA网络整体密度不高但日趋紧密,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使得区域FTA关系产生结构性变化。(2)各国(地区)的网络中心性排名结果表明TPP削弱了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地位与影响力,并拉大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差距,而RCEP在一定程度缓解了TPP的负面作用。(3)区域FTA网络结构变化推动了第三方效应的升级(三角结构),同时双边国家(地区)三角结构数量的差异会对签订FTA产生促进作用。(4)模拟中国加入CPTPP的效应,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加入CPTPP能够提升其在区域FTA网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冯晓华  陈九安 《技术经济》2023,42(3):142-153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条款文本,使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法量化了中国各行业在FTA中TBT条款的合作水平,实证研究FTA中TBT条款对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TA中TBT条款分别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制度质量三个路径促进了中国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进一步分析发现,FTA中TBT条款对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更容易受FTA中TBT条款的影响。中国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FTA中与贸易伙伴国的高水平TBT条款的谈判协商,充分发挥其对各行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同时重点关注对FTA中TBT条款敏感度较高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张斌 《经济师》2005,(12):76-77
经贸合作是国与国之间最直接和最广泛的交流形式之一,也是国家之间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交往和合作基石。深化经贸合作是国家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恰逢中韩建交13年,文章试就中韩之间经贸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对中韩经贸的发展方向和合作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贸易协定规则文本,测度不同国家对之间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并结合2000—2018年64个国家矩阵50个细分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数据,实证探究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对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能够显著降低贸易隐含碳,国家间绿色技术合作、国家内部环境治理能力和碳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种类贸易协定环境条款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与碳排放相关度较高的条款、贸易联系紧密度较高的国家组合、蕴含在出口产品中的国外碳排放,在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时对贸易隐含碳的削减效果更强;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提升对减少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碳排放密集度行业贸易隐含碳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嬗变,全球价值链引致贸易形成机制和形式变化,使得自由贸易区理论基础、影响机制和功能效应更替。本文基于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演化以及相较于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度异质性研究,将公司产权理论纳入自由贸易区理论框架,形成双边自由贸易区内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多维理论机制,并且运用适应全球价值链发展的修正引力模型和世界银行的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对理论机制假设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总深度对区内成员国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关联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贸易相关条款深度而言,投资相关条款深度影响更大。此外,自由贸易区对象国差异性也会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区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发挥。根据对象国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自由贸易区深度在双边自由贸易区构建中重要性凸显。本文将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对象国选择、自由贸易区模式选择等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东北亚经贸合作区域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开放度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各国实行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思路不同,经贸合作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提高东北亚经贸合作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建立跨国经贸合作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加大我国东北地区全面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