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锐 《企业研究》2004,(5S):53-56
虽然温州人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顽强经商本能创造了当代中国一个又一个商业经典,但这帮中国的“犹太人”却始终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那瞪大着的双眼正在快速地搜索着市场缝隙中冒出来的每一个商机,在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面前,他们如今也下起了赌注。  相似文献   

2.
对农业银行了解甚少的我,第一次走进农行。这便是肇东市农业银行。奋斗在这里的职工是平凡的,但他们却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书写着人生,成为这座金融大厦的坚实可靠的基石。年轻有为的庄经富行长给人一种沉着、和蔼而又厚道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温州的话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温州人--"中国的犹太人",天生会做生意,无处不在,无事不干,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闯荡。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特现象。温州人是经济动物?温州人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温州人是……?人民日报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温州人的一分  相似文献   

4.
方培林,这个勇于在金融市场的吃螃蟹的温州人,只读过一年初中,当过统计员、食堂管理员,后又被抽去搞财务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凭着温州人贯有的敏感和勇于创新,他被载入了中国金融改革史。敏感的温州人方培林所在的钱库镇,当时是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基地之一,这里的副食品、烟酒、针织品批发覆盖了温州周边多个县市,小商品批发业兴起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温州人"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善于学习,善于创新,所以他们才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经营方法,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经营理念,这也是“温州人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品牌温州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一位朋友从上海过来。我很想知道这位青年走南闯北的朋友对温州人的评价,于是请他谈谈自己的印象。“毋庸置疑,温州人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个群体——不管他们曾经或现在走过多少弯路”,朋友的话言简意赅。不错,正是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政策、区位、资源优势,却在短短二十年的艰难摸索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像“正泰”、“德力西”、“康奈”、“红蜻蜒”这样优秀的民族品牌,成就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发现温州人有很多不吃的东西,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们什么都敢干,为什么很多东西不吃呢? 某些温州人不吃螺蛳。读书的时候,和一群温州人混,在外面吃饭,他们从来不点螺蛳,见了人家点好端上来的螺蛳也从不动筷。问为什么,一个来自平阳的温州同学说,在温州,很少人吃这东西。又问,你为什么不吃?他笑笑说,长得太丑。不过这之后吃饭,他必点螺蛳,而且每次点螺蛳,总第一个下筷。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温州  相似文献   

8.
奢侈温州     
写《随园诗话》的袁枚就伫立岛上感慨过:来去沙汀雁,兴衰早晚潮。江水翻滚不息,这或许可以是温州式消费的另一个注解刚一提到要去温州,某著名奢侈品牌市场经理就这样惊叹:“你去那里做什么呀?那里是造假货的地方啊!”虽然温州人一向是这个品牌的消费大户,然而这个富有的消费群却并没有得到尊重。在全国人民的想象中,温州应该是一个灰扑扑的城乡结合部,尘土扑面的道路上,开着血  相似文献   

9.
温州人会做生意,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温州切片     
春节临近,温州的马路变窄了,路上缓慢爬行的铁皮壳子个个血统高贵,如同一场流动的名车秀。温州的餐馆变小了,大排档都需要预订座位。温州的宾馆变挤了,要想在黄昏以后预订到房间需要凭借好运气。今天游子归乡,而数日之后,这些让温州变窄、变小、变挤的人又将散如柳絮飞花,年复一年,他们留给这座城市的除了财富还有什么?初二的清晨,顾瓯文就会出现在新西兰一座破旧写字楼里,他在那里有半间办公室,另外半间属于一个姓李的福建人,两人相处得并不愉快,他怀疑对方经常偷拿厕纸。当然,这些事他不会告诉自己的母亲,头发依然乌黑的老太太正兴致勃勃地和儿媳妇谈论基金。6岁的胖儿子在专心致志地对付餐桌上的螃蟹,春节后他将和父母分离,呆在温州直到小学毕业。小家伙会说英语和简单的普通话,与只说温州话的奶奶交流起来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常想要在阅读城市的时候,去完成对于城市的某种想像。像我这种以一身之孤漂泊于城市的人,虽然承载着无数梦想与记忆奔波于这个城市,却总是魂牵梦绕而又无可奈何,这一切已超乎我自己而与城市本身密不可分。2000年的时候,我开始以一个物业管理人的身份流连于深圳这座城市,这个中国城市化的最佳典型,  相似文献   

12.
东方 《企业文化》2001,(11):21-23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眼界超越国界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靳磊 《科技与企业》2005,(12):16-23
在中国,一说起哪个地方的人聪明,人们通常会想到温州。其实,在京郊大地上还有一座很聪明的小城,它的名字叫满城。20多年前,当大多数人还没认识到垃圾资源是宝贝时,满城就盯准了北京这个巨大的资源体,靠从北京回收废纸发展造纸业,打出了一张独特的王牌。20多年后,满城又领悟到环境对一个城市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又开始借“定西花园”的打造,使自己变得更加“值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邹玲  邓攀 《中国企业家》2014,(12):65-67
要想把在线选座做成大生意,必须像格瓦拉那样,深刻地理解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原因。如果周末想看电影却被告知票已经售罄,或者可选的场次时间要延后几个小时。这真是一件让人沮丧但又无奈的小事。但有另外一群人却从“小事的痛苦”中看到了商机。  相似文献   

16.
正序言:是这样的一家富有感召力的企业——中瑞麟集团,将一群充满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实战性、勇于挑战的人感召旗下!他们怀揣着自己人生的事业梦想,以激情、热诚而执着的心态投入到为建设繁华而又活力的"雁城"的大队伍中,为打造产业龙头的情怀和理想投入到衡阳这座湘中南最大的城市当中,为我们的雁城繁华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门面销售看好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不太景气,尽管有关部门发布的景气指数有所好转,但空置房却并不见减少,反而呈现上升趋势。在房地产处境艰难的大背景下,时下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许多市民开始盯住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经营门面,并不惜巨资选购,从而使经营门面的销售开始红红火火。据湖南的《湘声报》报道,一开发商在长沙市中心开发的房产其经营门面的销售,每平方米的要价高达3.5万元,竟销得特快,连负责这一项目开发的房地产商  相似文献   

18.
东方 《企业导报》2001,(7):24-26
<正> 胆识带来滚滚财源 温州人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19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  相似文献   

19.
李琳 《中国审计》2005,(17):31-37
这原本是一首流行在90年代的歌曲,但如今仍然被人们传唱着.如果以前是流行,那么现在传唱人的心情却大不一样了,因为它道出了如今的人们在面对着座座高价位楼盘后的辛酸和无奈.房价涨了,房贷利率上调了,而无房者的眉头锁得也更紧了.  相似文献   

20.
温州人喜欢不断地创造奇迹!当他们在电气、服装、皮鞋等行业高举中国民族制造业领先的旗帜时,一个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而迅速崛起的行业网站又用另一种角度诠释了温州商人的非凡智慧与高瞻远瞩!这就是温州新经济时代涌现出来的电子商务行业巨头--百方实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