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2004年底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及其权重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着重探讨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的方法,以预选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对指标鉴别力和相关度的定量分析,筛选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每家银行的因子加权总得分作为综合评价结果,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人为因素;最后以我国12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年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3.
4.
汕头市中小企业在规模、效益、人力资源、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和外销渠道、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外贸宏观环境以及竞争策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对此,应强化中小企业集群,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中小企业制度变革,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努力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华商网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货物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由2000年的3.9%增加到2011年的10.5%,但增长幅度趋于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本研究利用恒定贸易份额分析法和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过去十年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推演,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日益上升,在国际市场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当前难以判断中国出口竞争力效应已经处于由正转负的拐点,但未来如果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国出口将难以维持之前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从模型结果来看,中国出口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未来十年中国出口名义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15%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平衡计分卡视角下高校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如何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某高校绩效评价,并从管理层、部门、个人三个绩效管理层面探讨了平衡计分卡的权重设计。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世界上主要煤炭生产国的生产现状、各煤炭出口国在世界煤炭市场上的地位、中国煤炭出口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提高中国煤炭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本文比较分析了传统全值口径与增加值口径核算的各类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矛盾.结果显示,增加值口径贸易竞争力指数能够综合考虑产业部门国内外生产关联,其变化更符合经验判断,且在不同类型竞争力指标估算结论上具有较强一致性.相比之下,全值口径统计的不同竞争力指标差异较大,采用不同指标进行分析容易产生统计误判.根据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增加值口径核算结果显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制造业全球生产链嵌入是提高我国制造部门贸易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计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和制造业11个重点行业出口额的基础上,以面板数据结合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服务贸易进口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有利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②不同部门服务贸易进口的增长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③服务贸易进口对不同部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不一样。最后就我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利用服务贸易进口来提高其出口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出口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出口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增值能力。利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水平阐明中国出口竞争力水平与贸易强国存在的差距,波动效应分解显示中国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源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不高。影响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因素包括资本密集度、技术进步、国内配套能力和制度质量等,中国在这些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都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些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升中国出口增加值率,从而加快实现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现已取得丰富成果.本文以2001—2015年的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互补性进行了指标计算,在二维指标评价框架下,本文通过发展结果的比较分析和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自具备特色产业优势;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表现为趋同中存在着差异化;"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为欧盟地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发展、产能合作和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
基于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吸纳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吸纳科技人才是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吸纳和开发科技人才时,既要克服资金不足问题,多快好省引进人才; 又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也要为引进人才搭建优良的事业平台,使引进人才最大化发挥作用; 还要协调引进人才与原有员工的关系,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唯有解决好这些管理问题,方能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乐梅 《现代财经》2006,26(6):51-54
总体而言,我国出口企业目前仍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很低.加强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从出口企业优势和出口产品市场占有率层面分析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并加大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自主开发和研制新技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减少对外的依赖程度,对于提升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朝武  郑向敏 《经济师》2002,(5):150-151
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各产业的传统产业链结构 ,同时也带来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转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这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文章对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坚  李珺  宋杰 《江南论坛》2009,(10):36-38
据统计,无锡现有中小企业近1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6%,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成了无锡市庞大经济躯体中的基本细胞,中小企业对全市的GDP贡献超过60%,税收超过了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具备众多优越性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低成本模式扩张,以及自身财务能力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本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储备并不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人才.企业的运转建立在相关员工的正常运行之上,员工的竞争力就代表了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本的淡漠,使得这些企业苦心经营的成果由于缺乏人才,不能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而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出口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国强  李文良 《经济师》2004,(4):175-176
随着我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化和加入世贸组织 ,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克服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的障碍 ,探讨相应的对策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现状(一)我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发展概况目前在我国使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中,将高科技产品分为9大类: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其他技术。2001年以来(除2009年外),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到2013  相似文献   

19.
民营中小企业集群与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群式发展模式是民营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项有效的制度选择 ,其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合理规划 ,正确引导 ,提高集群的产业集中度 ;二是营造企业集群的创新环境 ,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创新 ;三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维护区位品牌的形象 ;四是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 ,规范竞争 ,促进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及其采取的实现模式,必须以其所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为逻辑起点。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构建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并以此对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非均衡性、整体偏低性、梯度演变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实现模式不能"一刀切",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情"和"农情",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