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10):104-106
一直以来.绍兴地产黄酒品牌在全国黄酒市场上可谓占据了主流。但近年来,古越楼台·花雕黄酒基地迅速崛起.撬动了黄酒产业的传统格局.开始参与黄酒产业的全国化进程。古越楼台在产地区域及产品定位上都与绍兴黄酒形成了鲜明差异,作为中国黄酒新势力的一个代表,古越楼台将成为影响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38-A040
“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的黄酒传统、文化和历史地位,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如果不是上海黄酒的叫板,绍兴黄酒在黄酒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恐怕无从撼动,也不会最终促成绍兴黄酒急忙向全国市场扩张。有了对手就有了目标,就新一轮的市场竞争而言,一边有“海派”黄酒在叫板,一边又扯起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大旗,扩张欲望更强的传统绍兴黄酒可谓是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3.
《糖烟酒周刊》2005,(45):86-86
目前,北京黄酒市场已初步启动.各大绍兴黄酒品牌如古越龙山、醇雕酒、会稽山、塔牌等在京城各大商超均可看到,消费者也初步接受了绍兴黄酒,预计2005年北京黄酒市场份额将达到3000万元.随着古越龙山在央视上的重拳出击,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黄酒在北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预计今后几年内,北京黄酒市场还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5,(11):90-92
“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是江泽民于1995年在中国黄酒的故乡——浙江绍兴品尝过黄酒后的评价。而江泽民当时喝的黄酒就是名闻海内外的古越龙山。  相似文献   

5.
倪丽娟  李君 《新商务》2004,(2):40-43
接到浙江塔牌绍兴酒厂的采访邀请,我们有些犹豫。因为“新视界”栏目重在“新”,而我们不知道绍兴黄酒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能否给读全新的感觉。同事说:“不管怎么样,生产黄酒我们倒是从没有看到过,这也算一新吧!”于是,我们来到了绍兴,结识了塔牌绍兴酒厂副厂长、全国黄酒评委潘兴祥;知道了品酒大师王阿牛;了解了绍兴黄酒的酿制工艺……  相似文献   

6.
古越绍兴,人杰地灵,黄酒文化,源远流长。绍兴酒作为绍兴最古老的特产之一,因其含有21种氨基酸,而被人们称为“液体蛋糕”,一直以来深受日本等国外友人的喜爱,出口市场很大。据统计显示,每年从绍兴出口的黄酒达16000多吨,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绍兴检验检疫局植检处担负着辖区内18家黄酒出口生产企业的法定检验和日常监督管理等行政执法工作。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效率高,本着一颗为企业服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6,(26):14-14
黄酒产业习惯按地域分为江浙黄酒(主要是指绍兴黄酒,在此简称为绍兴黄酒)和海派黄酒两大主流派系,之外区域的黄酒产品统称为边缘产区黄酒,包括山东、安徽、福建等产地。从目前的形势看,绍兴黄酒凭借悠久的历史,占据规模和品牌的优势。而且近两年向外扩张的速度比较快,形成了以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几个领先品牌为主导的绍兴军团。海派黄酒主要以上海绝对领导品牌和酒以及近来兴起的石库门等几个品牌为主,从产品口感、运作手法上自成一派。边缘产区的黄酒企业规模虽然不大,数量却不少,它们大多是区域性的地方品牌。尽管从企业规模来看,绍兴黄酒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且已经成就了几个行业领先品牌,它们未来成功的几率更大,而另两个派系以地方市场为主,规模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在目前整个国内黄酒市场尚没有形成成熟消费气候的情况下,存同是传统老品牌企业的前提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三个派系之间的市场机会可以说是平等的,市场依然存在很大变数。因此,我们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水平上,请业内人士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和面临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 古城绍兴,稽山鉴水,钟灵毓秀,其数千年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历史遗产,绍兴黄酒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越酒行天下"是绍兴黄酒历史上的最好写照。今天,在黄酒的故乡发展起来的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司又创造了新的辉煌,其"古越龙山"黄酒1988年被国家列为黄酒行业唯一国宴专用酒;1997年成为香港回归庆典两个特需用酒之一;被国家历届评酒会评为金奖产品;8次荣膺国际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8,(3):90-91
2007年10月,由古越龙山投资4.2亿元的中国黄酒博物馆开馆。这是一个集黄酒历史、文化、民俗为一体的展示场馆.同时还是绍兴黄酒的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4,(41):9-11
2004年10月16日至出刊前,本刊记者先后致电浙江古越龙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善好酒业集团、中粮绍兴酒有限公司、上海上好佳集团、山东即墨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大越酒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黄酒行业的骨干企业,并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绍兴黄酒协会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专家和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黄酒业的春天正在到来。古越龙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建伟的话很有代表性,傅董事长充满信心的表示,黄酒完全可以做成象白酒、葡萄酒一样的全国性品种,黄酒业已经走出了徘徊的局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相似文献   

11.
在最新的中国驰名商标评定中,黄酒行业又多了一个“汾湖”商标。其拥有者是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而在黄酒扩张与发展的大潮中。嘉善黄酒不同于绍兴黄酒和上海黄酒,但渐渐也变得同样引人注目。2006年,嘉善黄酒销量约5.5万吨。销售额达到了2亿元。预计2007年嘉善黄酒年销量将突破6万吨,销售额突破2.3亿元。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5,(29):28-29
2005年7月,本刊记者到绍兴采访,正好赶上当地关于绍兴黄酒的大论战,争论的焦点是状元红、帝聚堂、太雕、稽山清、丽春酒这些新型黄酒能不能称为绍兴酒。这场争论涉及到古越龙山、东风绍兴酒厂、塔牌酒厂等多家主流企业,并且因为其关系到绍兴酒的发展走向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黄酒是绍兴地区重要的出口商品,在我国入世之后,黄酒的出口明显上升.但通过对绍兴黄酒出口现状(包括出口总量、出口产品结构、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等)的调查,发现黄酒出口存在着很多不足,面临着很多困难.本文基于文化角度试图探究影响绍兴黄酒出口的因素,以期对黄酒出口现象有所解释,并对促进绍兴黄酒出口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是江泽民于1995年在中国黄酒的故乡——浙江绍兴品尝了黄酒后的评价.而江泽民当时喝的黄酒就是名闻海内外的古越龙山.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23):40-40
绍兴黄酒广东唱主角 广东黄酒市场唱主角的还是来自绍兴的黄酒。“古越龙山”、“塔牌”等成为广东消费者的中高档黄酒饮品之首选。古越龙山仍是黄酒行业的老大。广东市场。2004年的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占广东市场的20%左右,全国销售总额的5%左右。据调查,古越龙山“十年陈”以下的黄酒销售境况最好,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和酒楼。深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6.
茹果 《糖烟酒周刊》2006,(30):74-75
有这样一组场景深刻地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在西方某国家的卡慕免税店里,一群妙龄女郎正围绕在古越龙山绍兴酒专柜的周围热情选购,有的说饮用中国黄酒能够美容,有的说酒瓶放在家里面是很好的艺术品。虽然对古越龙山和中国黄酒还不太熟悉,但是显然,青花瓷酒瓶所散发的浓郁文化气息已经让她们陶醉。在日本、新加坡等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绍兴酒消费热潮正在掀起,作为正宗、时尚、高档消费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郭文风 《华糖商情》2001,(22):11-13
黄酒市场曾被人们看作一个近乎静止的市场,其实黄酒作为我国传统酒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大有章可做的。在本刊以前黄酒专题中中国黄酒协会秘书长沈振昌教授发表了题为《黄酒加油》的章,对新世纪黄酒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在酒类市场的大环境作用下,黄酒市场也发生着变化,但是黄酒怎样才能走出价格竞争误区,并跨出区域内发展的“围栏”呢?本通过和绍兴几家黄酒代表企业共同分析当前黄酒的生产状况、市场形势、发展制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刚 《商界名家》2006,(5):96-97
据说,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列世界三大古酒。而天下黄酒源绍兴,于是绍兴黄酒尽占地源、酒源、水源、人源、文化源之利。也因此,其产品核心卖点十分突出,销售主张也很容易提炼。另外,现代的消费趋势正向健康、低度、保健方向发展。因此,黄酒与国内的白酒相比,其发展、竞争优势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吕晓燕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119-120
绍兴黄酒作为绍兴旅游在重要产品和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占有十分重大地位,特别是以绍兴黄酒为依托的酒文化体验对旅游者来说有更大的价值。研究目前国内外酒业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体验为主导的黄酒旅游购物形式,提出体验旅游购物流程,倡导构建"参与-文化-氛围"的体验旅游购物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绍兴黄酒军团开始进入青岛,即墨老酒一统天下的局面随即被打破。绍兴黄酒的进入不仅带来了高端产品,而且引发了酒店终端的恶战。在这种压力下,即墨老酒启动了青岛市场新攻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