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沙尘暴究竟能否根治?文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朔天运河引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彻底治理北方荒漠化和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滥垦、滥伐、滥采、滥牧、滥用水资源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治沙尘暴,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屏障,恢复生态植被,实行保护性耕作制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沙尘源,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减轻沙尘暴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沙尘暴的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看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滥垦、滥伐、滥采、滥牧、滥用水资源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治沙尘暴。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屏障,恢复生态植被,实行保护性耕作制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沙尘源。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减轻沙尘暴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 国环境监测总站推断:我国沙尘 天气在2001年达到顶峰后,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未来的2~3年内,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率将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沙尘暴进入低发期与西北地区生态的改善有关。有数据表明:祁连山区、河西走廊以及青海等地1987年至2000年降水量,与1961年至1986年相比,平均增加幅度在10%至20%之间。在气温变暖的大趋势下,降水量和冰川融水量都在增加,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再加上西北地区大幅度地退耕还林、还草,西北地区的生态正在逐步好中我国沙尘天气将进入低发期@汪训波 @赵锋…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普遍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引发沙尘暴的罪魁祸首,但专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土地荒漠化只是沙尘暴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真正让沙尘天气、少尘暴增多或减少的决定因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会出现扬沙、浮尘天气,极端情况下部分地区还会爆发沙尘暴。2023年1—4月份,我国共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2000—2020年)明显偏多。沙尘暴会污染大气环境、加速土壤退化、危害人体健康,但同时也会净化空气、缓解酸雨、抑制气候变暖。作为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气候现象,沙尘暴并不是一个必需根治的天气,我们应该秉持“宜沙则沙”的理念,在充分保护原生沙漠、戈壁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产量和生产成本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农户对该项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和节约成本效果对部分农户还存在差异,政府补贴是推进这一技术实施的主要手段。就如何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农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不良耕作行为是农田污染的重要诱因,如何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关注农田环境,自觉主动抵制污染行为,是农田污染防治的重要命题。文章分析了不良耕作行为的思想根源和具体表现,提出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民,应该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通过经济补贴、技术扶持、人为关怀等方式,使其在农业生产中自觉主动克服不良耕作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尤其是在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有效的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耕作效率,还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十分有意义的推广价值。为此,笔者就基于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顾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的、多样性的生态安全课题。2006年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面对全球主题—“莫使旱地变荒漠”,中国确定了自己的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久前再次肆虐的沙尘暴,不仅在北京洒下数百吨沙子,而且影响到了韩国和日本。我们一方面应该在世界环境日给予的提示面前警醒,另一方面也应该理性地看看,荒漠化为什么会越来越成为人类追求生态安全的梦靥?上篇沙尘暴从何而来今年4月上、中旬,一场沙尘暴连日横扫多国。据中国国家林业局监测,这次沙尘天气影响了中国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  相似文献   

11.
华北自古多风沙,而北京的风沙更是引起世人的关注。何时告别沙尘暴,让人们远离风沙,成为首都新闻的显著标题。其实,早在1977年联合国内罗毕国际荒漠化会议上就把北京列为荒漠化边缘化城市之一。京津风沙源在哪里?近年来,国家气象局大量气象卫星云图清晰地记载了每一次沙尘天气的起源、加强、运动全过程,为探寻沙尘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北方沙尘暴日益严重,对北京等我国北方的诸多城市建设构成了严重影响,究其根源既与适宜沙尘形成的天气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因素有关,也与自然水循环环境受到人为干扰、产生降雨量多年日趋减少、土地日益沙化等因素有关。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一对内在矛盾,可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重视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扬尘是城市灰霾重要贡献者,但主要对PM10的影响大,对PM2.5的影响不要过高估计。首先,扬尘排放与灰霾发生在时间上明显错峰。城市大拆大建的高峰期已过,如果说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那么严重的灰霾污染应该在更早的时间就已经暴发。一年之内,无论南方还是北方,5月到10月都是建筑施工的高峰期,而且天气相对干燥,扬尘产生最肯定最大,但这一时段往往是黄金呼吸期。尤其是在东北等地的城市,冬季建筑业一般由于冰冻而停工,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前提和基础,对土壤进行有效、合理的耕作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情况就推行保护性耕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调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影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技术体系、服务模式、经济利益、观念转变和政府行为等5类影响因子,并测算了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解析了各因子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和应对这些因子影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的产生主要是受三大因子支配:强风因子,热力动力不稳定因子和沙尘源因子。先将强风因子与月均大风天数、月均风速相联系;将热力因子与月均温,月相对湿度相联系。另外,考虑到沙尘暴形成与土地植被、土地结构状况相关,将土壤状况与月降水量、月蒸发量、月相对湿度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选择退耕还草,发展苜蓿草业,对该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该区贫困人口占大多数,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退耕还草和草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旱作农田增产技术、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农牧结构优化调整及苜蓿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改革》2010,(4):5-5
开春以来,我国16省市遭沙尘天气侵扰。据专家估计,大约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围土、2.7亿人口,遭沙尘天气侵扰。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玉米联合收获机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要选择较好的玉米收获机,掌握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农业技术及使用要求对农民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沙尘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它对于农业、交通、航空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沙尘天气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带给人们的利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