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应用不动产估价三大方法一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时,经常遇到与估价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些税费问题,这其中尤以收益法和成本法最为突出。因此,有关房地产开发、经营、转让等经济活动中的税费问题也就成为房地产估价师在应用收益法和成本法进行估价时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不动产估价三大方法——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时,经常遇到与估价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些税费问题,这其中尤以收益法和成本法最为突出。因此,有关房地产开发、经营、转让等经济活动中的税费问题也就成为房地产估价师在应用收益法和成本法进行估价时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大房地产估价方法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是房地产估价中常用的三大估价方法 ,其他的估价方法都是这三大方法的派生。目前 ,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是以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为依据进行房地产估价的 ,所采用的估价方法主要是市场比较法 ,收益法和成本法。1.三大房地产估价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应用范围1.1市场比较法。这是将待估房地产与在近期已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 ,从已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 ,修正得出待估房地产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市场比较法是国内外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一…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不动产估价三大方法一一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时,经常遇到与估价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些税费问题,这其中尤以收,益法和成本法最为突出。因此,有关房地产开发、经营、转让等经济活动中的税费问题也就成为房地产估价师在应用收益法和成本法进行估价时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本文就针对与房地产估计相关的这些税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项目的估价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和成本法,三种估价方法各有其特点、适用的范围。对商业、娱乐等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的估价大多采用收益还原法。一、传统收益还原法的原理与缺陷1.传统收益还原估价法的原理。传统收益还原估价法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简单地说就是估计项目的存续期,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并确定还原利率(折现率),通过折现计算项目的价值,最后,再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对土地、房屋进行价值分配,或者估计出房地产综合价值。因为房地产项目的现金流产生于未来若干时期,在现值计算中需对各期现金流折现后加总运算,…  相似文献   

6.
张洪力 《经济师》2006,(8):149-150
文章阐述了现行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弊端和采用土地年租制的制度与现实合理性,分析了土地年租制与降低房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土地估价主要成为政府行为,并需要加快推进路线价法估价;一些与房地产估价有关的概念发生变化;房地产估价三种基本方法需要进行调整三个方面论述了土地年租制对我国现行房地产估价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潘越  戴亦一 《当代财经》2003,(11):120-123
收益还原法是房地产估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商场与酒店等收益性房地产估价。在抵押贷款条件下。我国目前常用的收益还原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在剖析了目前收益还原法中常用的两种还原利率确定方法一累加法和加权平均成本法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房地产估价方法——抵借价值比率分析法,并对其应用技术进行了具体演算。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项目的估价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和成本法,三种估价方法各有其特点、适用的范围。对商业、娱乐等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的估价大多采用收益还原法。  相似文献   

9.
康雯婷 《经济论坛》2014,(3):121-12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急剧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国家对此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控。房地产估价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真实客观地反映房地产的价格。但是,传统的房地产估价方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目前建立新的房地产估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房地产评估新方法——特征价格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通过选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特征,收集相关的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估计参数并分析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得出特征价格函数来估计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0.
章红美 《当代经济》2011,(24):162-163
成本法是我们在日常估价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重新购建价格,然后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的对象很广,包括新近开发的土地、新建房地产、旧房地产以及单纯的建筑物,尤其适用于既无收益又很少发生交易的房地产估价以及单纯的建筑物价值评估。文章就成本法评估在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房地产估价的思路以及估价流程,采用Madab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编程采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房地产估价模型的构建、训练与仿真.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以训练样本为基础,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房地产估价模型,用测试样本检验,得出估价模型的精度较高.研究结论:神经网络对包含多种因素影响的房地产估价具有优势,基于神经网络的房地产估价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赵华平  张所地 《技术经济》2009,28(7):57-61,86
本文从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关系出发,给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图,分析了房地产业整个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在科学性、系统性、空间和时间协调统一的原则下,以山西省房地产业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山西省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动态灰色评价模型对山西省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借助余弦相似度概念,定义并创设了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评价变量,据此在短期条件下基于消费者均衡理论,依据斯卢茨基方程测度了各商品支出对股票投资收益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而揭示了房地产市场对股票收益率变动的响应过程及其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短期条件下,当股票投资收益率提高时,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流动受限,投机性房地产支出变动只有收入效应,无替代效应,导致短期房地产市场偏离长期均衡状态;当投机性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高于临界值时,房地产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呈现正响应,且投机性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和银行储蓄率越高正响应越强,由此印证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强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胡晓 《财经科学》2010,(12):83-90
本文从房地产同时具有消费属性和资产属性出发,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认为收入差距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影响,经济的基本面和房地产的基本面对房价的上涨不具有完全的解释力。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收入差距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当前较大的收入差距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房地产类投资项目评估作为为企业带来利润、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投资人士的重视.在房地产类投资项目的评估过程中,房地产类项目投资的不可逆、可延迟等特性使得传统的净现值法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实物期权在评估过程中的运用能够使项目评估更加全面、充分、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的两个主要指标.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而我国学术界对房地产需求弹性的测算和解释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地产需求弹性的特征是:(1)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缺乏弹性,而收入弹性是富有弹性.(2)房地产需求弹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业政策,必须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性而进行调整,在增加房地产有效供给而满足人们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同时,打击房地产投机需求,适当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陈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27-128
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期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实际增长率这三个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建立房地产投机度检验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淮安市房地产投机度进行回归分析,进而以此判断淮安市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度是否严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房地产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往关于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兼顾房地产的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文章基于双重属性的角度,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凸显,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房价上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单一属性不明显,收入差距变化对房价不存在显著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房地产投资属性占优,收入差距扩大会促进房价上涨。进一步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单一属性不明显;但就省际差异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收入差距促进了房价上涨,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收入差距则抑制了房价上涨。随着时间的变化,收入差距由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促进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对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构建了适合中国的房地产投机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中国14个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14城市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房地产投机水平都很高,个别城市更加突出.通过对14城市的截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价格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投机来推动的,而且整体投机度非常高,说明房地产价格极大的偏离长期均衡值,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政府和产业部门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为建立均衡的房地产市场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