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霞 《魅力中国》2010,(24):175-175
真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应该简洁、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俗话说,纲举目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电视新闻标题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就象纲或者规矩一样重要,会让读者立即产生看的兴趣,这基本上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闻标题如果没有吸引力,许多读者就可能对这条新闻一扫而过。没有人看的新闻,价值再大也不是好新闻。把标题制作的抢眼,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俐 《发展》2010,(4):90-91
写好一则新闻,不仅要有一个好的线索、优秀的文笔,还要有一个好的新闻角度。选取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表现事实的新闻价值,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本文主要讨论在选择新闻角度中,如何正确处理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突出新闻价值和反映事实本质之间的关系,怎样的角度才是一个好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想赚钱,可以去做创投人;如果你想亏本,也可以去做创投人。” “投资是最简单的事,有钱就行,比买菜还容易;投资也是最困难的事,因为你无法控制行业,更无法控制创业者。” 一则广为流传的微博更是将创投说得云遮雾障:“像分析师一样研究行业,像艺人一样自我包装,像会计师一样核数据,像律师一样谈合同,像特工一样搞情报,像专...  相似文献   

4.
刘继平 《理论观察》2008,(3):155-156
新闻角度是一篇新闻报道揭示主题的出发点,也是写好一篇新闻起承转合的依据。《新闻透视》是上海最主要的电视新闻制作机构——SMG电视新闻中心的主打新闻节目,收视率高居不下,在国内电视新闻界是独一无二的。《新闻透视》栏目就是找准新闻的角度,以国际国内形势为背景,凭借敏锐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运用独特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探索出一条多角度报道新闻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一个学习十六大精神的高潮。十六大文件及会议精神,是一座宝库,可以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进行挖掘和领会。一般说来,各媒体、各宣讲团,已充分在宏观上、整体上以及经济增长、小康社会等层面进行了阐发,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但是,有另一种层面或视角,即从企业应对的角度结合现实,去做些分析,尚有待人们注意。因为这种角度,就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一样,是务实的,带有强烈实操特点的,并且是同创造财富、企业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另行关注。如果从企业的视角进行观察,十六大所传输出来的总精神,是一…  相似文献   

6.
梁庄 《黑河学刊》2001,(3):66-67
郭沫若有句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说,每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感受到的形象也不尽相同.新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10,(4):117-117
李肇星作为今次人大会议的新闻发言人,在人大新闻发布会上,用他特有的个性语言,回答了众多记者的提问,迷倒了众人。早在多年以前,董桥就写过文章,称赞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李肇星,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不落俗套,不用宫样文章,机智敏捷而谐谑。董桥没有明言李肇星和乔冠华的差别是什么,但我看出来他是有点遗憾的,如果能像乔冠华那样的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就可以进入《世说新语》人物列传了。不算题外话吧,建国以来的外交部长的眉毛是一个比一个淡了。  相似文献   

8.
吕游 《黑河学刊》2010,(1):61-61
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孙超 《理论观察》2005,(4):125-126
新闻角度是一篇新闻报道揭示主题的出发点,也是写好一篇新闻起承转合的依据,要写出引人入胜的好新闻,就必须选择一个好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人民写的,或者说是写人民的.历史不过是世代的交替,如果世代的生活都是静观的,那么生活就是一样的乐,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历史,反倒是可以流传很多的神话.看看圣经、佛经,大家就可以略知一二了.人民是大多数过世俗生活的人,因而才有了历史变化.生活就是拐来拐去,面对不同的选择,做出不同的选择.而历史恰恰就是诞生在这些拐点之中.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头条报道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角度多样,精彩纷呈.本文以此为案例,就当下媒体报道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写好会议新闻,提出了几点可供借鉴的意见.通过翔实的事例,探讨新闻媒体如何做好会议新闻的策划及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洁 《魅力中国》2014,(3):336-336
报纸的新闻采访把内容写短,让读者可以快速阅读,同时也可以增加平面媒体的信息量。另外新闻采访在写作上要快,只有快才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采访写作中,这两点就是新闻价值需要,也是新闻的可读性重--素之一。在新闻采访写作上,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角度选择,关注语言表述的形式,要擅长运用多种模糊语言来表述形式,要抓住新闻采访的细节,在写作技巧上要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祁枫  李长军 《黑河学刊》2004,(4):104-105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能从受众的角度去考虑,精心捕捉会议新闻中的亮点,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舍金量",不拘一格地创新写作,使会议新闻具有趣味性、可读性、艺术性,就不难打造出会议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4.
高峰 《西部大开发》2010,(5):156-15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的事件,不同的媒体发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发现。如何提高新闻的发现能力?可以从新闻的五个要素着手。这五个要素分别是重要性、扩展性、连续性、贴近性和趣味性。二起新闻事件通过在这五个方面的深入考量挖掘,定能产生许多新的“不同”发现。  相似文献   

15.
李豁峰 《理论观察》2003,(4):104-105
新闻作品的人情味是要求在写法上从人的角度写新闻,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报道新闻时要善于捕捉人情味因素,使新闻作品写得生动活泼,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6.
姚明栓 《魅力中国》2013,(16):161-161
“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把那些与新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课程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课程资源,认真研究,深入细致分析,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的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将其精心提炼,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和活跃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珂 《魅力中国》2010,(28):83-83
一、新闻编辑要有较强鉴别能力 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在由记者或通讯损到编辑的一级传播与从编辑到观众的二级传播之间,如同一个“过滤网”,把适合于观众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传播。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有鉴别能力,能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鉴别新闻是否为观众所欲知,甚至能预测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的取舍和处理上需要反复掂量,认真筛选,对内容相似的稿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尽量把新闻含量高、特点突出的稿件选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王涛  崔柏年 《理论观察》2008,(3):153-154
角度,在这里是指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在新闻写作中,作者站的角度不同,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就不同。而出发点不同往往关系到新闻稿件的广度、深度及文章或电视广播的感召力。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应十分重视新闻的写作角度。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9.
对写好会议新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报道一直是困扰着新闻单位和记者的难题。目前,会议新闻存在着报道模式僵化,写作手法呆板的问题,读者不愿意读。有人对会议采取一概排斥态度,显然有些偏颇。作为党的新闻机关,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的任务,报道党政部门的一些会议也是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职责。那么,怎么才能把会议新闻写好,又吸引读者,笔者结合近几年会议报道实践,谈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王春波 《魅力中国》2013,(29):392-392
面对新闻同质化现象,多角度的报道可以发现新的角度和侧面的新闻视点。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在选择报道角度的时候。最直接的从新闻事件本身的不同层面选择,和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选择,从而避免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