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利益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利益关系和谐了,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包括社会关系才能和谐.当前,社会收入差距拉大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必须把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在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和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条件下,通过政府再分配手段调节社会收入状况是实现利益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加强行政区际旅游合作,是中国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行政区际旅游业合作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观念制约、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地方利益竞争的制约以及行政区际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制约.为此,要积极树立竞合理念,增强行政区际旅游合作的动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有力的结构性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区域间收入分配的研究,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数据按区域进行分解,扩展形成区域间收入分配投入产出表,并建立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运用区域间收入分配投入产出模型刻画中国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电东送”是贵州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件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为中央对贵州等西部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推进,必将会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西电东送”战略提出的客观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由于政府的行为不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不规范,尤其是在地方经济封锁仍然十分严重,信息不可能对称的情况下,“西电东送”的实施存在着很大“变数”等问题展开研究,提出贵州需要认真对“西电东送”的实施趋势作出科学的把握,尤其是对市场前景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提前制定“西电东送”发展的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协调区域间税收分配以促进区域经济公平发展、共同进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美、德、日和巴西等国家协调区域间税收分配政策中较为特色之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尝试提出中国区域间规范横向税收分配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区际传递机制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际市场开放度指数,发现我国区域间开放程度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开放度明显偏低。在此基础上,利用199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系统动态面板(GMM)实证考察了省际开放程度对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区际开放与服务业增长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短期内区际开放程度的提高对服务业增长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区际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将由负转为正;对外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即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开放,从而推动地区服务业增长;中国加入WTO尤其是履行对WTO的各项承诺,不仅对区域层面的对外开放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区域之间的开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2000—2010年的工业环境效率,并通过Moran’s I统计量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2000—201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工业环境效率值逐年下降;分区域来看,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工业环境效率普遍较低,且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从各省(市)来看,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海南、黑龙江等6地区工业环境效率为1,而山西、四川、重庆、内蒙古等4地区工业环境效率均在0.3以下,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严重失衡。同时,本文研究也证实了中国各区域工业环境效率的演化呈现出高度的空间稳定性。因此,政府应根据区域间的空间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推进形成跨区域间良好的环境合作机制,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网络经济的崛起,构建价值网络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企业构建价值网络的基本策略包括:重新定义业务、选择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利益等.  相似文献   

10.
东西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关系。正视差距、利用差距、缩小差距,是我们正确处理东西关系,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首先应正视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必然,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又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东西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区域政策对市场局限的矫正作用。其次要利用差距。区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资源区域流动、优化配置、合理组合的前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利用地区差距,形成东西依存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共进关系。再次,要通过东西联动缩小差距。在战略思路上应实施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战略,并把东西增长中心的联动作为战略重点。同时尽快实现机制对接,构建区际传递机制,包括技术梯度转移机制、市场网络的沟通和政策体制的对接,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顺畅地传递、扩散到西部,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兼顾污染排放和环境治理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绿色指数RGI,测算了各省的相对绿色GDP,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1998~2009年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非常强的空间依赖,表现出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布空间集聚格局。政府环境管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考虑环境因素的省域经济增长起到了稳定的推动作用,间接促进了空间集群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有制结构中的国有成分和对外经济发展对环境约束下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选取浙江、安徽、贵州三个省份的义务教育资源投入作为样本,分析比较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教育不均等状况。结论指出,中西部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支出比重虽低于东部地区,但教育经费增长率远高于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缩小了区域间财政投入的差距,体现了教育资源投入均等化的趋势;但生均层面数据显示,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目标渐行渐远。财力不足与分配结构是中西部义务教育均等化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央政府应改变原有义务教育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财政分配体制,负担起地方政府部分教育支出,进行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将有助于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早日实现,实现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发展力是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旅游发展潜力为基础,以旅游发展创新力为引领,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旅游业发展力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省区具有较强的旅游发展力,一部分省区虽然旅游发展潜力不足,但旅游发展创新力较强,属于"创新力拉动型",另一部分省区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叠加共振所形成的"双力拉动型";中部地区旅游发展力相对较弱,旅游发展多数属于"潜力拉动型",旅游发展创新力不足;西部地区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强,旅游发展属于"潜力拉动型",但大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弱,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的"弱同步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状况;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大致呈“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发展、开放程度和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基础、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影响因素对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沟通与协调是进行各方面管理的纽带,我们通过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设计管理过程的实践,对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沟通、协调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加强沟通与协调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分省分行业两位码水平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业已表现出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集聚的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但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的强化和市场拥挤效应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地理空间分布正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2002~200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外)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城镇与农村义务教育绩效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投入改革对城镇与农村的教育绩效都有不小的触动,特别是促进了农村的提高,但是我国和东中西部城镇的各项义务教育绩效水平几乎都达到1,即接近有效水平,而农村各项义务教育绩效水平却有不少的区域差距,因此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区域差距还主要反映在农村。为此,我国要进步提高城镇义务教育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并且加大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加强城镇与农村交流合作,促使义务教育有效且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构造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比较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与东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发达省份的差距,然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中部崛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管制是政府环境保护的一种有力工具,企业是否选择更优的环境效率生产方式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能力,更取决于政府环境管制力度的大小。本文在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2000—2010年的工业环境效率后,借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政府环境管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环境效率也呈现一定程度上的空间集聚现象,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因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而低估了这一作用。由于排污费征收制度不尽合理以及"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目前排污费收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环境效率。因此,中国应根据区域间的空间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应充分考虑相关产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科学地制定产业规划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形成跨区域间良好的环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市场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在同一个市场内被认为是一致的。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技术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层次的市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层面,技术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区域层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越高,标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实行标准化战略能发挥更大经济效益,这对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