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荡的主要“台风眼”之一,特别是继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之后,美国也跃居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使国际债务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深入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负债演变过程,剖析它们债务不同的特点与形成原因,对于我国如何利用外资和控制外债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债务现状及特点国际债务的“重灾区”当首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债务阴霾始终驱而不散,它们是国际债务危机的“导火线”和“爆发源”。事实上,早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时,国际债务危机就已初露端倪。但直到80年代以前,债务冲突还只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3.
王彧婧 《科技和产业》2011,11(2):103-105
近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当前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来分析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以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延期偿还债务为起端,爆发了债务危机.此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一直笼罩着危机的阴影,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就其债务减缓问题同它们的债权人进行了广泛的协商,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和办法,其中债务展期和新增贷款是主要办法.同时在认识上,大多数国家的看法是发展中国家外债的性质仍然是缺乏流动性的问题,而不是无力清偿的问题,为防止债务问题激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对债务问题研究的深入,在分析方法和解决措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从近期债务危机理论中选取与当前密切相联的四个重要问题加以探讨,分析问题成因和对策,具体有:一、无破产法约束下国际债务市场的运行机制.为什么会70年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没有破产法保护的情况下仍冒险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贷款的情况?二、债务危机时期的最  相似文献   

5.
债务资本化(Debt Capitalization),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都可以购买,然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按面值兑换成当地货币后在该债务国投资,可购买企业股份,作为合作资金或创办新企业等等。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债权国和债权银行为避免债务坏帐、缓和国际债务环境,帮助重债国进行债务重整而新兴的一种债务调整方式。在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债务负担困扰的情况下,实行债务资本化已成为缓解债务重荷、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条可行途径。菲律宾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债务国之一,是最先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其债务资本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行债务资本化比较有效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外部资金一度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新兴工业国的经济腾飞等等。然而另一方面,自80年代以来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却相继出现了偿债困难问题,特别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为首的南美国家,债务问题尤为严重。尽管债权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商业银行和发展中国家本身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国际债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从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到199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增加了60%,已经超过13000亿美元,债务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债务总额过大,还本付息负担过重,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资金逆转移,由70年代的资金净流入变成了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对经济发展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债务     
198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渐为稳定,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在近期内趋向缓解的可能性较大,可是债务金额仍然庞大,且不断增加,仍潜伏着危机。一1986年发展中国所负外债,有以下特点:(1)近几年来债务仍有增加。虽然增长幅度低于1982、1983年,但金额仍较大,1986年将达10,100亿美元比1985年约增长6%。现将历年债务额及其增长率列表如下(单位: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迪拜因房地产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而名声大噪,然而,迪拜债务危机的出现却使沉醉在这个海市蜃楼里的人们如梦初醒。本文分析了此次迪拜债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探讨迪拜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9.
债务尤其是政府债务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争论犹存。每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与国民财富状况各异,从而其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贫穷国家如非洲的情况相比较,来阐述政府债务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读者与编者     
《新财经》2012,(11):10-10
热火朝天地议论欧债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出现的麻烦,都很合一些人胃口。我的看法是,中国自身的问题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既然有所谓的"中国模式",就一定会有配套中国模式的债务危机。中国模式的债务危机,不单有政府债务,还有国企债务以及国有银行隐性延期坏账,大量国内热钱外逃传导效应不容小觑。更深层的表现是,由于全社会诚信缺失和信用透支,债务危机和信任危机全面交融,先恶性传导并祸及最没人呵护的股市,再渗透到更广泛的经济环节,其可能的破坏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姜洪 《国际经济评论》2012,(5):140-147,8
日本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公共债务占比最高的国家,但并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康的实体经济、稳健的金融业以及相对较低的失业率为主权债务提供了信用支撑;低通胀、低利率降低了发债成本;高储蓄率保障了国债的高自持率;财政支出稳定、健康,未来增税空间大;保持经常项目盈余,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与海外资产。但是,从长期来看,日本债务问题并非高枕无忧,在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国民消化债务的空间终将有限,若低通胀与经常账户盈余终结,可能爆发债务危机。不过,由于可通过增税与量化宽松手段应对,危机的影响将可控。日本债务危机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有三。一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止出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二是与日本相比,中国仍存在税负较重,债务成本较大,财政支出偏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积极扩大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与成因,并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成因,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由于负债过高因而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欧洲主权债务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隐性风险尚在可控制范围,中国不会爆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拉美国家爆发了举世瞩目的债务危机,并由此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前拉美国家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拉美外债问题,从广义上说也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所以总结拉美外侦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亚非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相对较大,也隐藏一定的危机,其主要体现在多头融资和多头管理等方面。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从本质原因入手,推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发行进入到科学管理的轨道当中,才能够真正将地方债务的危机防控形成制度,维护整个中国地区经济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发达经济体中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负担最严重的国家。接二连三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主权债务问题使市场不得不对日本是否将是下一个债务危机发生国产生隐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日本的债务结构和低利率环境还可以使其维系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然而2008年之后,在全球经济疲软和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日本处在了主权债务风险一直上升的阶段。更令日本祸不单行的是"3.11"大地震、海啸和核泄露事件,这一连串灾难更令日本在财政赤字和举债问题上如履薄冰。如果日本政府还不尽快实施有效的债务管理政策和可信的财政整顿计划,短期日本经济会难于运转,中长期日本将爆发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6.
国际债务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并日趋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国际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清偿率远远超过警戒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旧秩序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犯了政策上错误。它不仅是债务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该国的政治与稳定,甚至还影响世界的经济与稳定。仅采用债务重新安排和减免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有关方通力合作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美国长年来累积了大量的国际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只好增印美钞和增发国债,造成美钞贬值和国债的信用度被下调,最后引发了债务危机。美国的债务危机又导致欧盟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欧债务危机,又牵累了日本和中国。日本投资的亏损和日元猛涨,进一步冲击了原已十分萧条的日本经济。中国大量购买美欧等国的国债,获得了较高利润但风险也很大。中国今后经济的成长率趋于下滑,其经济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及双边和多边救援措施,作者对最近国际上提出的“搭便车”和“债务可持续”问题进行了理论和事实分析,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是债务可持续的观点。作者运用大量的事实和例证,有力地驳斥了有关方面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不实指责,论证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促进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货币紧缩和全球房地产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世界经济有一个巨大的发展,发生了很多好的事情,也有很多坏的事情.好的事情比如说中国的工业化、印度的工业化,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最近四五年里可以赚很多钱,有很多盈余可以偿还他们原来的债务,在五年前我们还在谈到俄国的债务危机、巴西的债务危机,这些国家现在都有很大的盈余,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的情况是历史上最好的,从来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20.
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及欧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性质属于南欧国家寅吃卯粮所导致的财政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使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的信任危机。欧元区成员国和欧盟业已认识到欧洲货币联盟的不足,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一体化来克服欧元区的内在矛盾似乎不可避免。欧元不会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而垮台,但是欧洲经济将受到债务危机的拖累,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