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东 《中国就业》2011,(7):56-57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打工一族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值更高,物质和精神追求也更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但对农村生活有着普遍疏离感,是典型的“农盲”,在融入城市生活中又面临很多困境,产生很多困惑。怎样才能找准他们的人生方位,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
国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切。但目前城市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的特点,从政府能否顺应电子政务发展、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对农民工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主要是:主要是解决相对称的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自身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农民工子弟教育得以妥善解决。只有政府、企业、农民工三力齐发,才能使农民工怀揣着梦想更多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怀抱。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较上一代农民]J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迫切渴望市民化。本文在对西安市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变化,并提出了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措施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打工观念与父辈最大的不同是,对打工改变命运的期待和渴望无比强烈,他们不想、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可是,"农民工"的身份标签,以及身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让他们感到困惑、矛盾、迷茫。于是,他们不断地辞职跳槽,梦想换一个工作来改变处境,可是,无论他们“跳”到哪里,都难以改变每天重复简单机械劳动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民工的高离职率易对企业、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逐渐替代第一代农民工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中的地位。所以如何留住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和心,使他们忠诚于企业,是目前企业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寻求新生代农民工低忠诚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群体,开始出现分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但是由于受政策、体制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难题。对此,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41号技师     
袁茵 《中国企业家》2010,(5):116-116
“新生代农民工”的印记,让小李的“城市梦”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1月31日发布。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合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政策。其中,不但“农民工”三个字眼出现了12次之多,而且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传递出党和政府对大约2.4亿农民工和占农民工总数超过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本期特邀业内专家撰文,对诸如迫在眉睫的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企望及如何融入城市以及农民工的权利贫困等问题进行阐释和剖析。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其鲜明特点,并且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切实解决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传统农民与城里人之间,他们是城市和农村的"游民",非农非城。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0,(4):54-54
近半“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城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目前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41.4%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自己更愿意定居在“目前工作的城市”,61.2%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在“家乡附近中小城市”,29.7%的农民工愿意回农村,愿意定居“乡镇”的占23.3%。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新特点与新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专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在我国现有的1.5亿跨省流动农民工中约占60%,总数约为9000万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构成了从传统的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新三农”群体。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农民工大军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现实,令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异常的“边缘心理”,强烈的失落感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边缘心理”致使农民工犯罪率不断上升,留下了相当大的社会隐患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力军,对新生代农民工技术与管理技能进行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河北省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的适应与融入。当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而言明显偏低,他们尚未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来,对自己的定位依然偏向于"过客"、"外来者"等,在心理上对自己社会身份归属的判断也依然是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农民工"。为此,我们应当改革户籍制度,疏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并设立专门机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既是陕西省农民收入中两大支柱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和主要拉动力,同时,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打工,也推动了我省城市化速度。文章在从政府层面以及农民工自身层面分析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从以前的概念逐渐引申,即称现在的年轻的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快速建设中,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劳动力的主力军,但社会偏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条件和素质问题,众多企业在用人上存在着对农民工比较严重的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