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对比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和公司治理结构特点的变化,比较分析两类公司业绩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两方面的异同。本文的研究发现:(1)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2)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大于其对国有上市公司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3)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在对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规模调整的同时,要更侧重于降低股权集中度。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在注意降低股权集中度的同时,要更侧重于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作用的发挥,以期更好地改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回归模型和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样本数据研究了股权集中度、国有控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成正向影响关系,国有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时显著降低公司绩效。研究结果为国有控股"掠夺之手"理论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人员年薪制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积极影响.就两种不同的激励策略,运用Logit选择模型对样本进行估计,并用匹配得分法对两种激励方式与公司绩效进行匹配.研究显示,通过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均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且这两种激励方式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国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股权集中度和国有控股的角度进行,而从民营控股公司角度,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下民营控股企业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本文以股改第二、第三批民营控股企业为样本,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流通性两个纬度对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民营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民营控股公司股权流通性的变化与公司绩效变化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协议转让为样本,考察了国有股权转让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即国有股权转让的动机、定价机制及经济后果。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约以42∶50∶1∶7的比例分别转让给了国企、私企、个人和外企,转让动机表现为经济和政治动机并存;在定价方面,转让给国有和非国有经济体的股权溢价并无显著差异,但相比转让给国企,转让给外企股权的价格较高;尽管国有股权转让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但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民营化的公司,其绩效会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国沪深A股12家上市银行2007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绩效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国有的股权性质不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要提高我国上市银行绩效水平,应降低股权集中度,弱化大股东的控制能力,给予小股东更多的权力制衡的空间,完善股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2010—2018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入股且持股比例越大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分析其影响机制发现,国有股权通过参股的方式发挥资源效应,缓解融资约束,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资源支持,并通过扩大持股比例的方式发挥治理效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区分国有股权层级和是否派驻董事后发现,国有股权为中央股权,向民营企业派驻董事时,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象。这种结构阻碍了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 ,影响到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再投资。而股票回购是提高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的比重 ,优化股权结构 ,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股票回购操作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股票回购操作所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高管持股和流通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1 48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和高管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都是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国家股使这种关系变得不明确,这表明目前我国的国家股仍然处于控制地位,国有股减持流通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1218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在股改期间股票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常收益,并且市场对股改公司的股票存在明显的提前反应;(2)股改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过度反应修正”模式;(3)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比率高、流通股东对股改方案支持度高的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较好;(4)股改前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流通股价/账面价值对股票的市场表现没有影响;(5)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仅仅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为一个短期的题材,而对其能给中国股市带来多大的长期效应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了2000—2005年间公开披露高管违规的2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高管违规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国家股比例与高管违规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法人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违规之阃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违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要抑制高管违规,当前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中,一股独大并非一定就是不好,重要的是加强对控股股东监管和外部投资者利益保护,股权分置改革必须与投资者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绩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作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做法导致了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失衡。目前关于股权分置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认为,非流通股比重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横S型非线性关系,即存在着双拐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比重的下降,企业的绩效趋于好转,但当非流通股的比重低于一定水平时,企业的绩效又开始下降,出现了第一个拐点;如果非流通股的比重继续下降至接近全流通的时候,企业的绩效又开始好转,出现了第二个拐点。非流通股股东的获利方式较好地解释了这一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股票回购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它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通过回购股票改革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对公司偿能力、股利分配政策、规范证券市场及会计主体假设都有重大影响,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问题,作为中国股市重要特征和渐进改革的权宜安排,虽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得不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对此笔者认为:解决股权分置的首要问题是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实现全流通,向国际化靠拢。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定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金流贴现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方法 ,文章在系统介绍现金流贴现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具体情况 ,给出国有股定价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国有股需进行减持,但现有减持方案将国有股减持承接主体限定为非国有产权主体的理论依据是缺乏逻辑与实证基础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产权主体同样具备提高企业治理机制效率的能力,也即国有投资主体同样具备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我国股市与通过股权交易的外资并购(以下简称外资股权并购)之间的关系,其中对外资股权并购国企提升被并购国企的托宾Q值(Q=股票的市影资产的重置成本)进行了理论创新,这对解决目前我国国有法人股解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股市与外资股权并购做了目前学界还未做过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我国低迷与宽幅振荡的股市,外资股权并购将是其后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