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社会福利企业税收“退、减、免”数额逐年增加,享受税收“退、减、免”优惠政策的数额电越来越大,使社会福利企业的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但是,由于不符合标准的社会福利企业也同时存在,社会福利企业的真假难以界定,有不少企业、单位,甚至部门利用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照顾,想方设法钻税  相似文献   

2.
国家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所在的福利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减免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实践证明,此举对保障残疾职工的就业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福利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福利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部分企业利用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弄虚作假,虚报“四残”(盲、聋、哑、肢体残疾)人员,骗取税收优惠,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企业在同行业间的公平竞争,最终反映出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严重缺陷和滞后,亟待完善和改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审计部门最近在审计调查中发现,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竟成为国家税收流失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宁夏天马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成立于1996年9月,1997年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和销售X线管以及产品售后维修、技术服务。根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2002年以前企业出口货物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2002年至2003年出口货物享受“免、抵、退”税收优惠;同时企业享受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国家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所在的福利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减免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实践证明,此举对保障残疾职工的就业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福利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福利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部分企业利用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弄虚作假,虚报“四残”(盲、聋、哑、肢体残疾)人员,骗取税收优惠,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企业在同行业间的公平竞争,最终反映出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严重缺陷和滞后,亟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审计部门最近在审计调查中发现,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竟成为国家税收流失的“漏洞”。如,杭州一家服务型企业,因为招收了4名下岗职工,仅2004年5月至12月,当地税务机关就按政策为其减免各种税费总计476.91万元;  相似文献   

7.
民政福利企业是国家为了安置残疾人就业而鼓励发展起来的企业。几年来,国家在税收政策上一直给予民政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照顾。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民政福利企业的发展,也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然而,通过近几年对民政企业在税收管理、纳税等几方面的情况调查看,其存在的问题之多、影响之严重不容忽视。民政企业已成为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生产企业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由于“免、抵、退”税办法涉及面广、计算较为复杂,也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而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新的福利企业增值税政策规定:由税务机关核实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以及工资额度限额退还增值税。调整后的政策将“四残”人员扩大到“六残”人员,适用范围也由原来的民政部门、街道和乡镇所有的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新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残疾人员的就业渠道,为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安置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强调国民待遇后,它的弊端及不适应性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认为应对原有政策分不同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纳税问与答     
《税收征纳》2006,(7):36-37
外资企业技术转让收入大于生产销售收入能否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编辑部:我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以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企业.2004年5月股权转让变为外商独资企业,公司2004年亏损。2005年技术转让收入为93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为158万元.生产收入占总收入的15%.请问我公司技术转让收入大于生产销售收入.是否属于生产性的外商独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安置残疾人较多的福利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历来是倾斜的。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前有不当企业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税收优惠,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动,此种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三资"工业企业税收流失估算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算与分析可以看出,广东省“三资”工业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流失情况十分严重。虽然广东省工业近年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三资”工业税收的快速增长,但同时税收流失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税收流失率也在波动中攀升。调整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是重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李燎  曾妮 《税收征纳》2006,(3):22-23
一位来武汉东湖开发区考察的投资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投资环境好不好,要看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有多少”。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反映了纳税人希望更多地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迫切心情。诚然,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怎样让这些政策走近纳税人,让纳税人来得放心,做得安心,发展得顺心呢?对此,东湖地税局的认识是,做一个诚信的征税,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向纳税人说实话,在“实”字上做章,让纳税人切实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感受到税收优惠的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税收盈余管理的应对及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泽 《财政监督》2008,(2):57-58
出于节约现金流量支出、保持绩优股形象、减少政治关注等目的,企业有明显的税收盈余管理动机.而我国现行的“双轨制”税法体系和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则为其提供了弹性空间。企业利用资本弱化手段、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关联方转让定价等方式进行税收盈余管理,既影响了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公正评价.更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导致了国家税收的流失。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制定了针对性条款,无疑将规制企业税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但由于过渡期等原因.新《企业所得税法》仍留有相当的税收盈余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16.
《吉林金融研究》第三期刊载了赵晓川同志的《对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思考》文),主张取消对社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就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笔者读后,有几点不同拙见。  相似文献   

17.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保歌 《理财》2003,(6):27-28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先周密筹划和合理安排,尽可能地减轻税负,为纳税人带来税收利益,并最终为纳税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它同纳税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致。税收筹划对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而言,税收筹划得当,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可有资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自身价值达到最大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对国家而言,税收筹划促进企业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有利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落后地区和幼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扣押,查封欠税人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习称“以物抵税”)是《税收征管法》规定的重要税收保全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现象的日益严重,各地税务部门纷纷中大税收执法力度,以物抵税已成为防止国家税收流失的有力手段,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项工作在实际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文件规定福利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政策,即缴纳增值税后,纳税人就可以立即提出退税的申请,从国库中将交纳的增值税退回来。  相似文献   

20.
酒是特殊消费品。世界上多数国家对酒均采取“寓管于征”的特殊管理体制,主要是过程管制和征收高税。我国是世界白酒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白酒也是我国少数几个高税产品之一。但实际上,白酒的税收贡献与其地位远远不相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烟草和以白酒为主的酒行业向国家提供的税收基本相同,而2004年,酒类产品的税收只是烟草行业的13.5%。究其原因,酒税收的严重流失恐怕是主要的。业内人士把酒行业税收格局概括为“大酒厂避税,中型酒厂欠税,小酒厂逃税或根本不缴税”。至于年流失数额,有专家测算为700多亿元,较多的则认为在200至300亿元,这一严重的税收流失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