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徒弟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向师父辞行.师父让其端来一满盆石子,问:"满了吗?"他答道:"满了".师傅又让他端来一碗沙子,倒在石子上,只见沙子顺石缝往下钻,没有溢出来一点.师父又问:"满了吗?"学徒又答道:"满了".可师父又让其端来一盆水,把水浇在沙石上面,结果水又渗了进去.师父依然问"满了吗?"学徒这才醒悟过来.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徒弟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向师父辞行。师父让其端来一满盆石子,问:“满了吗?”他答道:“满了”。师傅又让他端来一碗沙子,倒在石子上,只见沙子顺石缝往下钻,没有溢出来一点。师父又问:“满了吗?”学徒又答道:“满了”。可师父又让其端来一盆水,把水浇在沙石上面,结果水又渗了进去。师父依然问“满了吗?”学徒这才醒悟过来。人生有涯学无涯。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如果不及时地对自身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与时俱进,原来熟悉的知识也会变得陌生,原来内行的工作也会变得外行。这一点对于审计人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徒弟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向师父辞行。师父让其端来一满盆石子,问:“满了吗?”。他答道:“满了。”师傅又让他端来一碗沙子,倒在石子上,只见沙子顺石缝往下钻,没有溢出来一点,师父又问:“满了吗?”学徒又答道:“满了。”可师父又让其端来一盆水,把水浇在沙石上面,结果水又渗了进去。师父依然问:“满了吗?”学徒这才幡然醒悟过来。人生有涯学无涯。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如果不及时地对自身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与时俱进,原来熟悉的知识也会变得陌生,原来内行的工作也会变得外行。这一点对于审计人员尤…  相似文献   

4.
忠告     
管理专家给学生讲课,“人们先来做个实验”。他拿出一个宽口版,然后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头一块一块放进去,直到一块也塞不下时,他问:“瓶子满了吗?”每个学生都说:“满了!”专家抬出一桶小石子,将石子倒进瓶里,摇动瓶子时,石子一个个挤进石头中间的空位,他再问:“瓶子满了吗2”这回学生书1提高了警惕,有的说:“可能还没满。巴!”他又拎出一桶沙倒进瓶子里,沙粒流到石头和石子之间的缝隙里,他再问:“瓶子满了吗?”“没有!”这次全班响亮地回答“很好2”这时他拿出一罐水倒进瓶子里,直到溢满瓶口_他看着全班问:“这个…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面条和汤一个人来到饭店,问店主:“师傅,面条多少钱一碗?““一元钱。““汤呢?““汤不要钱。““请给我来三碗汤吧。“他喝了三碗汤就走了。一天,他又来到这个饭店,问:“面条多少钱一碗?“店主一见又是他,很不高兴地说:“一元!““汤呢?““汤两...  相似文献   

6.
简单 《人力资源》2005,(12):6-9
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教授拿出一个大大的广口瓶.将准备好的大石块放进瓶子,直到再也被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都说:“满了!”然而他又将一小桶碲石倒进瓶子。“现在瓶子满了吗?”有学生说:“可能没满。”他又将一桶沙慢慢倒进瓶子。“满了吗?”教授问。“没满。”只见他又拿起一瓶水……  相似文献   

7.
前几次介绍克劳士比的理论时,我们介绍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F)”这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可他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肘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满了没有     
从前,有位年轻人随一位老艺人学艺。未及半载,刚学点皮毛的年轻人却已是沾沾自喜,自高自大。于是,他便请求下山,向师父辞行。  师父并无阻挡,说:“下山可以,但在下山之前我想请你办件事。”年轻人满口答应了。“你去给我装一盆石子过来,一定要装满。”师父吩咐道。  那年轻人端来了一盆满满的石子放在师父面前。  师父问:“满了吗 ?”徒儿急忙说:“师父,满得不能再添加一块石子了。”  这时师父拿起一碗沙子,把沙子倒在石子上面,只见沙子在瞬息间都渗进了石子缝里。  师父又说:“满了吗 ?”  年轻人说:“这下真…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X饭后一支烟某公患有心脏病,医生劝他戒烟,并且说,如果不能一下子戒掉,可以先改成每天饭后抽一支。一个月后,他又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又有了胃病,大惑不解,问:“这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我为了遵守您饭后一支烟的建议,每天吃饭次数过多而且不规律吧。”开药箱某人妻子生病了,请来医生为其看病。医生检查了一下,问道:“有螺丝刀吗?”“有的,给您。”过了一会,医生又问:“有锤子吗?”“有……不过,我妻子得的是什么病?”“没什么,我总得先把药箱打开。”戒酒一日,一个男子步入一间酒吧,叫道:“来两杯酒!…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服务生:“这么一大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有说明是要一小碗呀!”他一时语塞,匆匆喝了几口汤,心里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后拂袖而去。 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不一会,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请再来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只付了一小碗汤的钱。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  相似文献   

11.
杏花     
“爹,老师说明天下午再不交学费就要除名了!”父亲抱着残腿刚过家门,还未放下肩上的锄,杏花就嚷唱着说。“嗯广爹指了指脸上的汗,“你没把咱家的情况跟老师说?”“说了。老师说只能减免一半,还得拿40元呢!老师说他也有难处……”“唉!”爹叹了口气,瞅了一眼躺在床上的杏花娘,嘴角抽搐了一下,“你妈吃药了吗?”“吃了。”杏花回答,“俺给妈熬好药,又烧了碗汤,才做咱的饭的。”爹心疼地看了看杏花,点点头,显得很激动。他知道孩子才刚满十二岁呀!他从锅里目了碗煮得半生不熟的饭嚼着,看着比方桌高不了多少的女儿,吃着吃着…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小幽默上帝的回答“一亿元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个人问上帝,“一分钱。”上帝回答。“那么一亿年对你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人又问道。“一秒钟。”上帝答。“噢,上帝,请你给我一分钱吧!”这个人哀求上帝。“请等一秒钟吧。”上帝说。记忆的诀窍“您这儿有没有名为《...  相似文献   

13.
笑口常开     
庸医有一个人到城里为生病的妻子抓药 ,他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药剂师。在药店的门口 ,他向一个路过的孩子打听。那个孩子告诉他 ,称呼是“庸医”。这人进到药店里 ,见到药剂师就说 :“你好啊!庸医先生。”“啪!”这人结结实实地挨了一个耳光。“我想抓副退烧药 ,庸医先生。”“啪!”他又挨了一耳光。“就这些了吗?”“对!”药剂师气冲冲地说。这人回到家 ,对妻子说 :“我把药抓回来了 ,你起来一下吧!”妻子刚起来 ,他就使足劲给了她一巴掌 ,打得她跌到床下去了。妻子经这么一打一吓 ,出了一身大汗 ,真的退烧了。妻子的病好后 ,这人又进…  相似文献   

14.
在某啤酒企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师傅让徒弟刷发酵池前问他,你爹喝啤酒吗?徒弟点点头。师傅说,那你就刷好这个池子,它就是你爹的酒壶,这则故事折射出了啤酒酿造界最朴素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5.
一天,偶将双胞胎女儿带到办公室,恰逢同事正对着一堆账本、凭证烦恼不已,刚进门,他就说:“唉哟!俏俏、倩倩,长大了可千万别干审计这一行,太麻烦,太痛苦了。”女儿扬起满是稚嫩的小脸问:“爸爸,你痛苦吗?”我?我一愣,不禁陷入了深思……  相似文献   

16.
似是而非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喝完米粥,他拒绝付钱。店家问及缘由,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店家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没喝我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那人早溜了。生活中常有这种事发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少运动,曾经说:“运动是没用的。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了病,就更不能运动了。”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证明吸烟不影响人的健康,组织了数十位化学家和医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教授拿出一个大大的广口瓶,将准备好的大石块放进 瓶子,直到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都说:“满了!” 然而他又将一小桶砾石倒进瓶子。“现在瓶子满了吗?”有学生说:“可能没 满。”他又将一桶沙慢慢倒进瓶子。“满了吗?”教授问。“没满。”只见他又拿 起一瓶水…… 这个经典的寓言,可以有无数种引申和解释,而对激励管理而言,它的寓意 是:激励就像瓶子里的填充物,有时觉得它填充得很满,可是只要花一点心思, 换一种视角,你就会发现可以有另外的方式作为激励因素倒进动力之瓶。 “无薪激励”并非无心,“有薪激励”更须有心。“无薪激励”和“有薪激 励”似一对孪生兄弟,自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周波 《乡镇论坛》2008,(36):44-44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想啥?家里都漏成这样了!不就是个局长吗,会吃了你不成?”唉!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李四耷拉着脑袋只得出门。  相似文献   

19.
学艺     
水楠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一直在家闷闷不乐。更苦恼的是无一技之长,没法就业。她暗暗着急:自己二十好几岁了,若再这样呆下去,这一生就没“戏”啦! 一天,父亲说在厂里给她找了一位师傅。水楠一听,欣喜万分,梦寐以求的学艺愿终于要实现了。高兴过后,心里又有些忐忑不安──所要从的师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会不会“宰羊”呢? 上班第一天,水楠见到了师傅。师傅四十开外,个头矮矮的,胖胖的,脸十分严肃,额头上有几条深深的皱纹,剪着一头齐耳的短发。她脚上穿一双鞋面发白、鞋跟磨去一半的旧布鞋,身上一件白里呈黄的兰豌豆花边翻…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一位法国青年从乡下来到巴黎想找份工作,但到处碰壁,无奈之下他想起了父亲的嘱托,就去拜访父亲的一位将军老友。寒喧之后,老人问:“年轻人,你有什么特长吗?数学、几何、物理怎么样?”青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学过法律吗?懂会计学吗?……”青年不停地摇头。最后,青年十分窘迫地说:“我没有任何特长。”老人却耐心地说:“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总得帮你找一份差事做呀。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