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灼勋 《特区经济》1997,(10):55-55
<正>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概括地说是无偿、无期、不流通的使用制度,其特点是集权、僵化和无视经济规律。表现这一制度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体现出无偿、无期、不流通的特征,不仅虚化了国家土地所有权,而且使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造成了国有土地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2.
我国采矿权虽已推行有偿使用,但由于立法技术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采矿权有偿取得还存在双轨制、资源补偿费费率太低等问题。本文拟从采矿权及有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内涵出发,探讨采矿权有偿取得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了矿产资源国有国营为主、无偿使用的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始于1996年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1998年之后,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和文件反复强调,新设煤炭矿业权一律实行有偿取得,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即使有偿取得也不规范。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4.
5.
6.
国土资源部日前明确表示,要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加快完善市场竞争、价格调控机制和土地占用的成本约束机制。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能源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8.
有偿使用高校国有资产的改革与探讨●董智敏随着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入和高校经济环境的变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已成为重要的问题,高校国有资产实行有偿服务,势在必行。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各种收入、接受捐赠以及调拨等渠道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我国现行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重大体制缺陷.阐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进市场机制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农民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磨砺于计划经济时期有限的制度空间,激扬于第一轮农村改革的土地新政,受制于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困局.当前,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是,投资兴业、创造财富已经从"土地时代"、"设施时代"跃进到"金融时代",金融正逐步取代土地、设施成为新时期财富创造的主要载体.如何培育农村金融,使农民的创业能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释放空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农村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农民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磨砺于计划经济时期有限的制度空间,激扬于第一轮农村改革的土地新政,受制于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困局。当前,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是,投资兴业、创造财富已经从"土地时代"、"设施时代"跃进到"金融时代",金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构建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部日前表示,当前是推进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全面实现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目前,资产闲置与不足的问题在许多行政和事业单位都普遍存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在资产配置上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定额标准,在体制上鼓励争多求全,与单位经济利益未挂钩.资产争得越多越好;二是在上级主管部门五花八门的达标升级的量化考核目标引导下,层层大搞低层次的分散重复建设和购置;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单位资产不愿共享,总认为自己单位独有才方便,不习惯借助外力。大量国有资产的占有和  相似文献   

14.
目前,资产闲置与不足的问题在许多行政和事业单位都普遍存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在资产配置上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定额标准,在体制上鼓励争多求全,与单位经济利益未挂钩,资产争得越多越好;二是在上级主管部门五花八门的达标升级的量化考核目标引导下,层层大搞低层次的分散重复建设和购置;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单位资产不愿共享,总认为自己单位独有才方便,不习惯借助外力.大量国有资产的占有和闲置,使国有资产不能共享,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益的大调整土地制度改革,首先是国有资产问题上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大调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触及土地资源和利益分配问题。正如农村经济改革,最先改革的、以致每一阶段的改革都离不开土地问题。农业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投入——产出——分配诸方面关系,都与土地体制密切相关。无论包产到户、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规模经营等都与土地利用模式变革为基础。土地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了改革的成败,这是农村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同样也应牢牢抓住土地管理体制这个根本环节。虽然,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本文试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的土地有偿使用及其收费标准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一)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存在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要了解地租必须了解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占有的垄断。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①这是法律观念上的所有权。“法律观念本身只是说明,土地所有者可以象每个商品所有者处理自己的商品一样去处理土地。”②而对这种所有权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则只能有什么样的土地使用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使用权可以完全分离。“土地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税。”③即凭借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青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然而,"三大动力"的衰减乃至丧  相似文献   

18.
陈淮 《江苏改革》2001,(2):15-1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下一重大步骤何在?在于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从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19.
陈淮 《特区展望》2000,(3):11-12
国有经济运作的主体应是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同样是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   ·企业所有制性质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职能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北方经济》2006,(5):36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或服务价格,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