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西省为分析样本,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江西省70个县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具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返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负效用。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都有积极的正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类也有着积极的正效应,但与财力性转移支付相比,其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一般预算收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可以使得社会保障供给提高1.0631%。  相似文献   

2.
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1995年,随着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我们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引入标准财政收支概念,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改变了一对一谈判,讨价还价的理财方式,树立了规范,公正,透明的理财观念,增强了财力薄弱地区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的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实现其均等化早在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条就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首次将转移支付信息公开写进法律,显著提升了转移支付的透明度,规范了转移支付资金用途。本文利用2007-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作为观测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对于不同的地区,新《预算法》实施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异质性因素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新《预算法》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政府间竞争的影响因素下,新《预算法》的实施依然显著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岳军  安彦林 《财政监督》2012,(21):10-14
一、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看,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城乡间、地区间,目标群体间及个人间。其中城乡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就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而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与行政管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内涵是指城乡居民作为一国的平等公民,在财政待遇上是平等的,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时应大体一致、大致等量。换言之,包括全体公民享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目前,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管比例逐年升高,但仍未超过专项转移支  相似文献   

8.
程承坪  赵伟 《财政监督》2007,(12):63-6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我国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就现行体制下我国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提出了基本方案构想。  相似文献   

10.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改革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手段,其资金分配公式中标准财政收支的科学度量是准确判断各个地区应取得转移支付资金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均等化目标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具有均等化转移支付性质的只有均衡性转移支付。鉴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中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存在的问题,以下讨论运用一种相对简单且客观的测算支出需求的方法测算标准财政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均衡性转移支付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雪 《财政研究》2009,(8):22-24
2009年是扩增长、保内需的关键一年。在4万亿投资计划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鲜明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尚未纳入城乡管理体系,他们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正逐步拉大。据统计,在已就业的流动人口中,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1.7%、55.7%、23.8%、12.1%和4.6%。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已20余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其目的在于均衡各地区的财力水平,使居民能够享受平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本文在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集2000~2015年福建省58个县(市)级~①的财政收支、人口与财政转移支付等数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基尼系数法,分别从纵向与横向实证分析福建省县域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效果。从纵向看,县域地区在获得财政转移支付后,财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从横向看,不同项目的转移支付起到的均等化效果各异,其中,税收返还均等效果不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大致均等,但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要高于专项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中央转移支付中央转移支付是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而设计的一项配套制度,该制度发展至今,逐渐稳定并包含三部分内容: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资金的具体用途,旨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财政能力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限定了资金的使用方向,并要求地方政府按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军 《财政研究》2009,(5):37-39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及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7.
钟琦 《财政监督》2011,(18):57-58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及问题(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的各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1、政府间事权界定不清晰,转移支付缺乏依据。科学而明晰的事权划分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而我国法律尚未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行合理划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也未能明确界定各类公共商品的属性和支出职责:一是上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现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最早的设计思想是由布坎南(1950)提出来的。他认为,基于财政公平的角度,财政政策工具应该要使每一位具有平等地位的居民均能享受平等的财政待遇。马斯格雷夫(1959)将这一思想称为横向均衡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保证各个地区一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例如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明确界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深刻剖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满足主体功能区上的缺陷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为了促进各区域问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新形势下面临诸多考验。如何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笔者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