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衡山复式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中变形岩石的磁性组构与变形组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与应变椭球体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可望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种新手段。岩石磁性组构资料可应用于变形岩石的应变分析,特别是在没有宏观应变标志或者通常的岩石组构分析方法太费时间的情况下更显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福庆寺剪切带中宏观发育S-C面状构造,不对称的透镜状构造(或眼球),由变形变质分异而形成的无根石英脉的不对称状“布丁”等明显可辨的剪切指向标志;显微的糜棱面理(Sm)及剪切条带(Shear bands)、云母的掀斜现象、黄铁矿晶体的压力影、显微破裂等是剪切指向标志在显微域中的表现;糜棱岩中石英光轴组构的不对称性也提供了揭示剪切带运动特点的佐证。刘剪切带线状构造的分类统计,获得该剪切带在韧性变形阶段,a线理(矿物拉伸线理、原生气孔杏仁的拉伸方向)以中—高角度向NE侧状,反映了此阶段剪切带发生了逆冲—左行斜冲剪切运动,在脆性变形阶段,擦痕线理以高角度向SW侧状,则指示了该剪切带在后期活动阶段的高角度右行斜冲剪切运动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投影网出现于本世纪初,用于岩石的显微研究,五十年代以后主要用于编绘构造立体图。De Paor于1983和1986年先后发表了题为《地质构造的正投影分析》的变形理论和实际应用部分,系统介绍了正投影分析及其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特别是在应变分析中的应用。他认为正投影网在应变分析中的作用相当于构造分析中的吴氏网。本文作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法确实简便易行,多方面体现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剪切带的应变分析方面,其它应变分析方法无法与之比拟。本文将简要说明其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用于剪切带的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构造地球化学是地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可以看作是构造地球化学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十三陵地区岩石化学与原岩光谱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了本区地球化学特征。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本区及邻区岩石中微量元素和常量组分含量进行研究,找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进一步解释了区内地质构造现象,阐明了本区与邻区在构造运功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地质学角度,通过对碴瓦莫拉矿床矿石和岩石原生构造,次生构造以及热液物质与矿化关系等大量野外观察资料的研究,为“同生沉积说”提供了地质依据。作者认为,产于千枚岩、石英岩及砾岩中的石英(长石)脉没有矿化痕迹,是对“矿质源子矿区北部花岗岩浆”观点的有力否定,而认为“所有成矿物质来源于白云岩本身”是合理的。本文还提出了影响矿体定位的三个因素,即沉积作用;构造变形和热液作用,强调了区域第二期褶皱作用在诸因素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温都尔庙—白云鄂博加里东褶皱带南侧,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地层构造序列分析表明:1、构造变形由塑性向脆性演化,即早划变形以层(片)内同斜或平卧褶皱为特征;主期褶皱及面线组构发育,构造形态属 J.G.Ramsay(1967)分类中接近Ⅱ类的 lc 型和Ⅲ类,晚期变形则以脆—韧性的膝折构造和破劈理型式出现。2、早期和主期构造变形显示强烈的顺层(片)韧性推覆剪切作用性质,是深层次构造变形的产物。3、构造形变特征和演化序列的区域对比结果认为,研究区的岩层应属中上元古界的白云鄂博群,以往资料将其置于奥陶—志留系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一个微机 BASIC 程序,可对在费氏台上测得的组构要素或一般构造要素进行赤平投影统计、绘制等密图、进行旋转操作等各种处理。  相似文献   

8.
华北陆台北缘,内蒙古温都尔庙——白云鄂博加里东褶皱带南侧地带,作者确认,属于形成时代大致相当于苏联贝加尔期的晚元古代褶皱带,构成我国北方硫—多金属的构造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华北陆台北缘晚元古代褶皱带经历三期强烈构造变形,主期褶皱(F_2)的轴面、区域性片理(S_2)和广泛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成了以褶皱带中央结晶轴对称的正扇形构造格局。工业硫—多金属矿体的分布和形态特征,明显具有构造成矿的特性。变形—变质作用的显微构造研究表明:褶皱带的三次重要构造—热事件,每次的变形和变质作用都具成因联系,相随发生,但变质作用的高峰期总在变形之前,尤以第二期最为强烈显著。同时发现,强烈的顺层(片)韧性剪切作用是该褶皱带各期构造变形和片理形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的武当推覆体是南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历程。该区的层固性结构和加里东—晋宁期的伸展滑脱作用造成了武当群构造堆垛岩系的形成,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在印支运动期间的会聚、碰撞造山作用使武当巨型推覆体逐渐形成,至喜山运动时期完全定位。本文分析了这些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变形效应及构造变形的复合关系,揭示了本区变形环境由低温高压或高应变速率环境向中温低压及低温低压过渡的特征,阐述了武当推覆体的形成、武当群岩系的变形效应与动力作用方式、变形岩石的边界条件、变形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力学性质的关系,把武当群的形成、武当推覆体的演化分为三期五个阶段,其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为沿大陆边坡的重力滑动和陆-陆碰撞的挤压作用,其应力作用方式为由上述动力所产生的近南北向伸展和近南北向挤压两大地应力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渣尔泰韧性剪切带在渣尔泰群分布区北侧,与早元古代地块的邻接部位,它不仅是重要的构造变形带,也是一条主要的地质界线。剪切带沿走向长约100km,宽0.6~3.6km带内发育有不同类型的变形构造和 S—C 组构、不对称压力影等微变形构造。整个剪切带呈强、弱应变带相间排列的特征,应变值在22.5~3.7间变化,总位移量大于4.605km,各种指向构造表明该带是由北向南的压剪性推覆型韧性剪切带。由于剪切带的动力变质作用,析出的含硫溶液与含矿岩系进行了蚀变扩散交代和水化作用,使矿石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富集,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1.
冀西北水泉沟岩体具有分布范围较广、岩石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的特征,既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地区典型的碱性岩体之一,又是区域金矿的主要赋矿场所,因而备受广大地质学者的关注。为了综合研究岩体与金矿的关系,对前人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岩体的岩石类型、岩石化学成分、金矿地质特征和岩体与金矿的时空、成因关系等,认为岩体总体属于海西期钙碱性、弱碱性和碱性岩石共存的杂岩体,区域金矿主要受构造控制,成矿与岩体成岩有一定的时空和成因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区岩体与金矿研究领域现存的主要科学问题,并强调燕山期成矿事件应引起重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多个构造带发育有底辟构造,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由于盆地新生代演化有多种构造作用叠加改造,导致底辟构造的变形特征和控制机理较为复杂。针对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发育的底辟构造的几何学变形特征运用构造解析与地震地质剖面精细解释的方法对其进行构造样式总结,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了解在区域和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下底辟构造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发育盐底辟和泥底辟两种类型底辟构造。盐底辟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东营凹陷与莱州湾凹陷,表现为盐拱张背斜、盐滚、盐—泥拱张构造、刺穿型盐鼻状构造与整合盐枕构造等;泥底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坳陷,主要表现为刺穿型拱张构造样式。(2)已发现的底辟构造均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表明基底断裂活动是伸展盆内底辟构造的重要控制因素。另外断裂拉张活动造成的上覆层差异压实、断裂走滑压扭活动产生的局部挤压等也是盆地内底辟构造发育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位于太行山中段井陉凹陷南缘、沿太古宙赞皇群片麻岩与上覆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间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的福庆寺(或苍岩寺)剪切带是一组复合型剪切带。根据其强应变带和罚变形域的特点可分为4个亚剪切带,它们的产出部位与构造间断面及岩性差异面有关。卷入翦切带的非能干岩层因变形变质作用普遍糜棱岩化,且具一定的分带性,边部为 S—C 糜棱岩,中心为强烈片理化糜棱岩(片糜岩),有时还出现千枚糜棱岩(千糜岩)。变形岩石中广泛发育具有指向意义的构造现象,如:不对称透镜状无根石英脉、不对称石英“布丁”或石香肠构造、肠状褶曲及转动现象等。因地台晚期的抬升隆起,围压、温度等条件的改变,在晚期差异地应力作用下,变形表现为脆性特点,以脆性断裂的方式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变形带之上。福庆寺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和控制:①已存的构造间断面(不整合面)和岩石的岩性差异和构造差异(块状与层状、巨厚一厚层与中薄层)面控制了剪切带的产出部位,②剪切带的变形深度控制了剪切带的变形性质;③地应力作用方式和地块的边界条件控制了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地区的密山—抚顺断裂带构造岩显微构造,不仅表现出明显的与宏观上相近的脆性特征,并且存在大量的显微塑性变形。本文讨论的显微构造主要有:波状消光,变形纹,吕德尔线纹,长石变形双晶,石英亚颗粒构造,应力沙钟构造,构造重结晶,石英的缝合线构造,雁行状条纹长石,云母的塑性活化构造,显微裂隙的发育状况等。作者认为,该断裂带的性质似应属韧—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们对一轴晶矿物光轴优选方位的动力学分析看法不一。本文联系野外实际情况、显微构造标志及有关实验理论资料,对密山—抚顺断裂带西南段部分岩石的石英、方解石的光轴优选方位判读应力方位,得到了与野外宏观分析及显微构造分析相一致的结果。这不仅对该断裂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增加了资料,同时亦为石英、方解石光轴岩组动力学分析的探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6.
小费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起源、影响要素与作用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从“历史性解释”、“过程性解释”和“功能性解释”3个视角综述了小费问题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小费从何而来”、“小费受何影响”以及“小费有何作用”等基本问题,对统计分析、数理分析、实验研究、元分析研究等小费问题研究方法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饭店业高服务接触的特性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应用岩石谱系单位的理论、方法,将著名的锥子山复式深成杂岩体进行了解体。建立了黄土坎超单元、南大天超单元、焦家沟超单元和围场超单元,构成锥子山超单元组合。并从岩体内部组构、变形、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提出了岩体就位的底辟机制、破火山口塌陷机制及岩墙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书名:阿尔泰·图瓦·萨彦岭岩石结构图册·火山岩编译人:徐海江出版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I S B N:9787531062653出版时间:2015年3月该书作者为苏联(现为俄罗斯)Б·Н拉宾教授。他长期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地质学和岩石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并侧重火山岩研究工作,现任职于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为资深学者。早在1962年这本火山岩结构图册首先出版了阿尔泰地区《火山岩结构图册》,阿尔泰地  相似文献   

19.
地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质环境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化学元素 (特别是微量元素 )、矿物岩石与生命科学及人体健康的病理学关系、地质环境与地方病甚至癌症的关系。提出进行 1∶2 0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资料二次开发、矿物岩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对地质环境进行地球化学区划等地质医学研究工作。以期为医学工作者在研究区域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时提供部分地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对于揭示地球演化历史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龙门山构造带为例,从几何分析入手,对该构造带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龙门山构造带是特提斯构造演化的产物,属于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其变形特征可与世界典型的造山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