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辉 《北方经贸》2023,(11):80-83
商业秘密披露豁免制度是平衡商业秘密与公共利益的关键一环。现阶段我国商业秘密披露豁免制度主要蕴含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中,存在定位不清、范围过小、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考察美国、欧盟商业秘密披露豁免制度,我国商业秘密披露豁免制度建设首先应当厘清基础概念,合理扩大适用主体范围,健全配套措施,从而不断完善商业秘密披露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是否发生财务重述和构建的自愿信息披露指数来衡量强制信息披露质量和自愿信息披露质量这两个重要方面,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具有较低权益资本成本。除此之外,强制信息披露质量和自愿信息披露质量分别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要小于它们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强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减少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并且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力,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因而从产品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企业一般不愿意对外充分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然而,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的这种制约却导致了资本市场上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严重不足。我们认为,通过自创商誉的方式综合披露无形资产信息是企业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服务外包的运行一般以发包方在一定程度上披露其商业秘密为前提,该商业秘密事关发包方的核心利益。为此,我们应在梳理与检讨我国现行服务外包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印度服务外包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经验,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引入临时禁令、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完善商业秘密行政与刑事保护制度,以期构建多种制度协调、多种法律责任并用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有:(1)该信息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2)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并具有实用性。即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3)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只要权利人提出了保密要求,商业秘密权利人的职工或与该商业秘密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存在商业秘密,即认为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相关职工或他人对权利人就应承担保密义务。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履行公务时,不得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工商机关的办案人员在监…  相似文献   

7.
张玉玺  田志强 《北方经贸》2003,(11):116-118
信托收购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上金融创新的尝试 ,对现有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构成了挑战 ,主要体现在规避一致行为和信息披露强制义务方面 ,亟待监管法律作出与信托制度相协调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通过超额收益法,得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显著相关,其中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股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有效关键措施。基于激励协调是否一致原则,自愿性信息披露较之强制性信息披露具有激励一致,利益协调的特点,从而使信息披露更加主动趋向于透明化,使优质的上市公司与理性的投资者实现双赢。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乃是政府提供的完善的市场机制与金融制度体系所引导与保障的。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晶 《商业研究》2003,(19):79-81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追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演变,在回顾已有的强制和自愿披露两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思考,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存在的根本理由,并对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什么是商业秘密?哪些行为属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化学配方、工艺流程、技术决窍、设计图纸、管理方法、客户名单、货源渠道等。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一旦丧失则永远丧失”且损失难以挽回,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商业秘密的预防性保护,以阻断商业秘密的泄漏途径、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商业秘密预防性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引入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健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建立具有亲和力的员工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汪茹  杨成浦 《商业会计》2012,(13):83-85
企业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解决环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必须加以完善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仅要求部分重污染企业以及发生重大环保事件的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环境信息,对其他企业则不作强制要求。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环境信息披露有其必要性;而信号传递等经济学理论则为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对于环境信息应采取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方式,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惠娴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161-162
商业秘密是一种不为公众知悉具有价值性并被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或者经营信息,具有无形性、秘密性、价值性和实用性,非法获取、披露、使用等行为均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时应当依据接触加相似和不可避免泄露原则,分析主观过错、客观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并通过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停止侵害等救济方式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信息的充分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商业秘密保护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要件,二者之间存在着对信息处理的冲突。为确定合理的信息披露界限,解决困扰实务界的难点,可以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企业信息披露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6.
商业秘密强制许可是个崭新概念,反垄断法是国内研究有待深入的领域,将两者进行比较的连接点在于商业秘密权滥用。商业秘密强制许可是规制商业秘密权滥用的内部措施;反垄断法规制则是外部措施,强制许可优于反垄断法规制。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间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严 《现代商业》2008,6(14):281-282
当今社会环保成为主题,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和传统的商业秘密保护间存在着两难的选择.企业利益的天平将如何实现平衡?本文力图分析两种制度间冲突的冲突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实现两种制度的协调,促进企业、环境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透明度还比较低,信息披露存在较大问题。即便是强制披露,上市公司也会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以往学者更多的是对公司治理机制对透明度的影响或者治理机制与透明度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代理理论和信号理  相似文献   

19.
许诺 《商业科技》2014,(22):201-203
企业内部的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工作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所披露的对象是与企业相关的直接利益人。现代企业中,管理制度、组织结构都相对复杂,因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十分重要。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本文主要探讨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银  顾成博 《中国物价》2022,(11):125-128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与商业秘密具有协同性,企业数据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着企业的商业利益。商业秘密保护路径因其规则明确、保护力度适宜及其与数据保护有相近的理论基础而成为保护企业数据的最佳选择。但是商业秘密保护路径仍然面临着传统理论失灵、法律制度不完善、司法适用困难的问题。企业数据的商业秘密保护应该立足于数据的分享与控制理论,兼顾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明确企业数据商业秘密的认定要件,完善“实质性相同+接触-合法来源”的举证规则,设立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在完善企业数据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数据的秘密性与公开性之间的平衡,建立与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相协调的数据交易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