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产业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本文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的研究集中在根据三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特点、优势来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形势,透过大量数据剖析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电子电器的使用和生产大国。目前电子电器已到了淘汰的高峰期。正确控制电子污染。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发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等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2月28日正式颁布。并将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为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生产和销售低污染电子信息产品、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制定的。适用于除出口产品生产外。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该办法共四章二十七条。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时产品及包装物的设计、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技术的采用。标注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和可否回收利用、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以及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进口者应负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2006年11月6日。与该办法配套的三个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亦已颁布。这些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使电子产品制造商和相关单位面临着一次环保升级考验。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新的规定,现将管理办法全文刊登如下。以供参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家中,相应的维修服务市场也迅速发展壮大,其可观的利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令不少人趋之若鹜,欲掘电子信息时代来临时的第一桶金,维修店遍地开花。但是,记者在采访和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产品更新换代快,涉及领域广,附加值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与人身财产安全、环境保护、电磁兼容性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密切相关。为了加强电子工业的标准化工作,促进电子信息企业产品更好更快发展,本期技术小博士将告诉您如何进行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备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政府采购进行了市场分析,详细介绍了我国现有政府采购目录中涉及的电子信息产品以及计算机、通信和软件类产品的采购规模和品牌采购情况。文中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可以为我们采购电子信息类产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投资为1.6亿元,涉及电子信息产品性能、电磁兼容、安全、环保节能、环境适应性、有害物质6个专业检测实验室,配备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产品检测范围涵盖信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规定,2007年3月1日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电子信息产品必须加贴醒目的环保标志.日前,作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行的配套标准,SJ/T11363《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11364《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和SJ/T11365《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3大标准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信息产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品的数据安全存在着隐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本文笔者分析了电子信息产品数据安全隐患的表现,探讨了预防和消除数据安全隐患的策略,目的是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振兴规划 近期,为了振兴重点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制定10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已经基本确定,仅剩一个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07,(6):38-38
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是指除专用通讯终端以外的各种袖珍型手持式电子辞典、电子记事簿、手持式计算机、数码学习机等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对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广东等3个省、直辖市26家企业生产的27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4.1%。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研究并制造电子信息类产品的企业。本文针对大型复杂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复杂性,提出该类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并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公平、公正地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重点管理目录,以目录管理方式禁止或限制在电子信息产品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中国日前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带来了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问题,有必要对电子信息产品进行环境效应的评价分析。本文构建了电子信息产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根据权重结果提出有关产品改进和环保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7,(9):73-73
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改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管理办法》,充分体现相关主管部门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信息产业部与发改委等七部委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污染控制部际工作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管理办法》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科技》2007,(1):56-56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实施的3个重要配套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简称《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简称《标识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简称《检测方法》)已经于2006年11月6日颁布。3个标准的标准号分别为:SJ/T11363—2006(《限量要求》);SJ/T11364—2006(《标识要求》);SJ/T11365—2006(《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内贸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就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大众标准化》2006,(9):38-40
2007年3月,作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要支撑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行业标准即将出台。目前,3个主要的行业标准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程序制定阶段。  相似文献   

20.
引言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享受了来自电子信息产品带来的种种好处或便捷,但与此同时也遭遇到许多的尴尬或美中不足,就是关键的时候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