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阅老子《道德经》,全书81章,可谓言辞隽永,博大精深,气势恢宏。阅后掩书,老子的形象在我心中睿智而伟大。老子思想的突出表现是“宽、厚、柔”的“无为”,而无为思想的核心恰恰是“有为”,他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仍如璀灿明珠闪烁光辉,于我们从事管理工作十分有益。本文略采几颗,以  相似文献   

2.
《老子》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子》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老子“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对我们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很有帮助。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释了道家“自然无为”的要义,然后分析了“自然无为”对企业人本管理的借鉴意义,最后指出了老子《道德经》蕴涵的“长久”思想是现代企业永续经营的智慧宝藏,并提出了企业永续经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德经》的“自然无为”之道、“长生久视”思想旨在立足于长远,进行可持续发展,其对现代企业的永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核心,以"无为"作为践行"道"的方式,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涉及到宇宙、社会的各个方面。老子提出"知和曰常"(《老子》第五十五章),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规律,追求和谐应从每一个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老子的和谐思想对于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尝试探索老子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经济和管理的启迪,先是从宏观谈起,论述市场经济是“无为”经济以及“道法自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后又从微观谈起,由论“道”出发涉及到较为具体的企业管理和一些经济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先秦崛起的“士”阶层的一员,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老子的“道”与“自然”的思想追求中,始终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与超越;一是对理想的强烈憧憬与追求,这些真实地展示了老子的诗性人格。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一位有大财经思想的经济学家.老子的生财思想、节用思想、无为干预思想、反对两极分化思想、理财思想,具有发人深思的启迪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9.
韩非虽然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但其受道家思想较深,"无为"便是其继受老子思想的例证。韩非以"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因道全法"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法内无为","君无为"等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无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有着深远的自然的和人性的根源.政治观上,庄子认为无为之作为是君主和一切有道德修养的人根本的、最高的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自然和人性的根源.孔子和老子都有“无为“的政治观,庄子沿着这一思路加以发展,而形成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2.
老子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自然、治国和修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以无穷的启迪。老子的"无为"正体现了"道"的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顺其自然、不与物争、少私寡欲、致虚守静等。它已经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内化到当代中国人的头脑中,从而对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分析老子"无为"政治思想对现代治理国家方面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老子的“无为”观念理解成“无所作为999这似乎和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完全背道而驰.也与今天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因此“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为990老子就其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老子基于其对人欲及掌权者之有为(妄作)偏好的认识,发现治国平天下不应“上仁”、“上义”、“上礼”,而应“惟道是从”。道的运行是无为的。道无为地作用于物时,道具有非自私性、非压迫性和非全能性,物则具有自足性、自由性和自主性。人类社会秩序的生机由道决定着,因而“复守其母”是必要的。所以,掌权者要坚持反思权力介入社会的恰当性,不断减损那些妨碍社会成员之“自由”、“自足”、“自主”的权力行为,如此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老子>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老子"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对我们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很有帮助.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道家政治学说的核心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包含清静无为、顺势而为、无为而无不为三层含义,“无为”是出发点,“无不为”是最终目的,“顺势而为”是由“无为”过渡到“无不为”的关键环节,它们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构成道家治世理论逻辑进程“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无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  相似文献   

19.
人们似乎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抱有成见,甚至把其"无为"等同于"不为"。其实,并非如此,"无为"是"清净无为"、"无事不争"、"无欲无为"。在老子眼中,是种至上的"有为"。有无相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万事万物从"无"开始,而最终又以"无"为归宿点。因此,老子认为,相对于"有"来说,"无"更为重要,更为根本,也更应守之,贤明的统治者必须实行"无为而治",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