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内涵制造业服务化,是指企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务提供商。在现代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环节,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较低。将传统制造环节向两端延伸,开展专业服务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制造业的结构也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在Marrewijk (1997)生产函数的模型基础上,加入生产者服务变量,构建了一个生产者服务贸易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美、日两国的国别经验,简要探讨了生产者服务贸易对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影响.分析表明,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高级的中间投入要素,其贸易的发展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优化和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占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攫取高附加值进而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3.
在技术进步、微利竞争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等市场环境下,服务正渐渐被融入到有形产品之中并成为产品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把服务纳入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中。本文将制造业中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在以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差异化区分,进一步了解服务对制造业的影响,并简单提出在战略的角度如何实施制造业中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多样化,技术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此类企业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在事业部制的企业中引入以“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难点之一在于如何衡量职能部门所经营的“服务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笔者从服务产品的选择、定价、流通和承接四个环节予以分析,以期为需求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丽  刘平 《当代经济》2007,(2):36-37
在技术进步、微利竞争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等市场环境下,服务正渐渐被融入到有形产品之中并成为产品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把服务纳入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中.本文将制造业中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在以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差异化区分,进一步了解服务对制造业的影响,并简单提出在战略的角度如何实施制造业中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向服务化转型,根据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提供服务的可能方式以及服务业务在企业组织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企业分为"产品+服务"捆绑、"增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去制造化"四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下游行业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要早于装备制造业,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呈现出标准许可化的发展趋势,引入技术及其标准成为中国下游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而随着上下游产业间技术关联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的垄断逐渐具有产业链捆绑效应,造成中国上游本土设备企业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受限。本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下游技术标准专利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游不同附加值环节有选择性地拒绝或放开授权,制约本土设备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机制。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下游技术标准受控于跨国公司所造成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环节的非平衡发展,竞争效应和资源挤出效应制约了本土通信设备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此,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来突破技术标准的捆绑约束。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之间贸易的深入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日益增长。本文以广州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的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其结论认为:在理论上控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集聚的参数主要有中间服务与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二者的边际产品以及中间服务的供应价格等;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城市之间的贸易程度尚较低,因此它们和制造业中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既有集聚式分布又存在分散式布局模式,现代中国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企业的区位主要以集聚式布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服务业从分散走向集成的过程也是服务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从供需角度研究了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在探讨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服务需求特征,构建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供应链模型。对知识服务主体、服务流程、管理要素和供应链集成运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市场角度进行知识要素的有效创新及应用,以提高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资源配置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产品服务模块化演变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是当前企业适应客户需求变化的一种生产组织创新模式。针对客户大规模定制化需求问题,指出制造业产品服务模块化过程包括产品模块化、生产过程模块化、组织和供应链模块化、服务模块化4个阶段。并在产品模块化和服务模块化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特点,创建了产品服务融合模块化的过程模型。研究表明,产品服务融合模块化在服务绩效、服务能力、服务创新、客户价值增值等方面积极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制造业的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服务业从分散走向集成的过程也是服务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从供需角度研究了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在探讨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服务需求特征,构建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供应链模型.对知识服务主体、服务流程、管理要素和供应链集成运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市场角度进行知识要素的有效创新及应用,以提高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资源配置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技术转移实现。商业服务贸易是包括专利、研发在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是国内企业获得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利用WIOD数据库计算出我国制造业对商业服务进口的依赖程度,并基于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企业面板数据,对商业服务进口和企业自主研发是否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主研发和商业服务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商业服务进口可以促进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二者共同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使用2014—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加成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东部及中部地区、成长期及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奋力实现制造业总量跨越的同时,力求“质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定制营销的服务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生产价值链上不同环节定制程度的分析,将定制营销的理念与方式扩展到服务领域,指导服务业新业务的开展,以及制造业基于服务增值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跨国公司价值链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举步维艰,但一些制造业跨国公司由于实现了公司价值链策略的转变,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深入分析这一转变,对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当前的市场现实是: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回落削弱了整个价值链中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另一方面,整个价值链中的增值环节明显地由产品使用和维护等下游环节转移。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企业从创建到投产经营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活动,既有各项投入,又同时显示出价值的增加,从而使…  相似文献   

17.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价值链和产品服务系统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服务化转型路径,并应在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张琰 《当代财经》2013,(1):85-92
生产性服务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提高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专业化水平。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普遍缺乏创新,难以给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探索生产性服务的创新问题,实现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已成为理论和实业界的重要课题。基于对144家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嵌入性关系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组织间学习在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异质性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应当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并通过提高信任程度和异质性知识共享水平提升组织间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越来越重视"通过服务创新竞争",营销科学学会也把识别出服务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优先内容,服务创新是制造业价值获取的重要来源。服务创新是制造业价值获取的重要来源。服务创新创造价值应从改变业务流程、改善顾客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竞争力等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加速制造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市场需求来看,市场正在从产品导向向全面解决方案导向转变。从价值链环节来看,高价值环节从以制造环节为主向以服务环节为主转变。从制造业竞争来看,基于现代服务的竞争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服务型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其产值中传统制造产值的比重高达88%,服务产值仅有12%,与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类似。而目前,其“技术+管理+服务”所创造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0%,传统制造只占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