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孟军 《经济论坛》2012,(3):31-36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原理首次对内蒙古能源价格的波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利用良好的预测结果,职能部门可以加强对能源价格的宏观调控,维持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能源价格的波动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带来较大负面冲击,避免因过低的能源价格导致该产业的衰退,从而影响未来的能源供给,也避免能源价格的过度波动,降低能源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预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RBC模型框架下引入垄断竞争,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和考察市场化进程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征,更好地解释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协动关系;能够合理地解释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的特征事实,说明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比传统的RBC模型更好。另外,还发现市场化进程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可以解释约23%的产出波动,53%的消费波动,33%的就业与投资波动,40%的资本存量与劳动生产率波动,说明其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詹新宇  甘凌 《经济评论》2013,(4):97-107
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其进行扩展,较好地模拟和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敏感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增加了投资需求的同时相对减少了消费需求,但消费需求的波动缓和了产出波动而投资需求的波动加剧了产出波动,二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抵消效应",这可能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高投资、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高波动的重要原因。反映动态冲击机制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冲击使得投资产生较大的正向波动,但同时使得消费产生负向波动,这两种波动共同作用,最终使得总产出的波动不是很大,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总体上表现为"熨平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问题。模型校准的结果表明,就暂时冲击而言,消费偏好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技术冲击、名义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都能产生明显的暂时经济波动;就冲击的持久性而言,只有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持久性对经济波动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如RBC类模型那样大,而持久的正向消费偏好冲击对稳定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测算能源价格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能源需求和污染物减排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自然演化情形和约束情形计算未来的能源平均价格变化(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并以此价格变化作为外生冲击,在要素可变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下模拟能源价格变化对经济系统、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有约束情形下的能源价格比自然演化情形下高,且差额随年份增加而增加,由能源结构转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产出和能源需求比自然演化情形下低.能源价格的增加主要是由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增加引起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博  李力  郝大鹏 《经济研究》2019,54(3):119-134
本文首先测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性日益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波动通过农产品产出、农产品需求和政府宏观调控等三种途径影响农产品价格,经济波动与农产品价格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在农产品产出传导路径上,经济波动刺激了农产品产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农产品需求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加强,刺激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政府宏观调控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使得国家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的超发刺激了经济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经济不确定性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探讨了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大部分,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贡献最大;另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均具有长期性,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以负向冲击为主,而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的冲击与此相反。此外,消费习惯形成仅在短期内可以弱化外生变量的冲击,从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形成对宏观经济波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3—2005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了银行信贷和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对比表明,引入银行贷款渠道和价格粘性的经济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好的解释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技术冲击解释了大部分产出、投资以及长期消费的波动;(2)信贷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短期消费、贷款以及货币余额的波动,对产出、投资的波动有一定解释力;(3)货币需求冲击影响不显著,仅对通货膨胀、贷款以及货币余额波动有一定的解释力;(4)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大部分波动。  相似文献   

11.
柳瑞禹  刘晖  邱丹 《技术经济》2012,31(3):96-102,127
遵循投入-产出的思路,从资本、劳动、能源三个要素的变动及其相互替代关系入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能源价格发生变化时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变化以及对最终产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可以抵消能源成本上升给企业产出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资本投入越早,能源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份额波动与生产率波动、产出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中国劳动份额具有逆周期波动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生产率冲击与要素收入份额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中国劳动份额波动在经济周期中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份额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较强的持续性以及逆周期性;本文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经济波动特征,在产出和消费波动上的Kydland-Prescott比率分别高达93%和91%,分别解释了投资、资本存量与劳动投入68%、58%和34%的波动,并较好地预测了消费、投资、资本存量的顺周期特征;面对劳动份额冲击,产出、投资、资本存量、生产率均会产生负向效应,消费表现出先提升后下降的动态效应,劳动投入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3.
许伟  陈斌开 《经济学》2009,(2):969-994
基于1993--2005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了银行信贷和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对比表明,引入银行贷款渠道和价格粘性的经济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好的解释力。脉)中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技术冲击解释了大部分产出、投资以及长期消费的波动;(2)信贷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短期消费、贷款以及货币余额的波动,对产出、投资的波动有一定解释力;(3)货币需求冲击影响不显著,仅对通货膨胀、贷款以及货币余额波动有一定的解释力;(4)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大部分波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我国经济波动也呈现出稳定性趋势.文章通过建立具有货币政策干预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成分分解,并将实际产出波动的来源归结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作用.通过这些经济冲击方差序列的度量,又对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冲击方差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我国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强度的逐渐平稳是经济周期波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波动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仍然需要坚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向,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房价和股价波动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又如何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这是很多人都感兴趣却又让人迷惑的问题。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1998-2010年间中国房价、股价、居民消费和经济波动的特征及根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互动研究。结果发现,四者关系复杂,各变量均呈现出一定的顺周期特性且互相关联,房价和股价波动会早于经济波动和消费波动,这说明房地产和股票确实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研究还发现,房价和股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和经济波动冲击的影响力度不大,而居民消费与房价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且,房价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复杂,可通过消费和股价波动两个传导途径间接作用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6.
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的实际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过去的宏观经济实践显示出政府对生产性财政支出政策的强烈偏好,在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生产性支出方面更是着意倾斜。本文将政府生产性支出纳入生产函数,构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公共资本产出份额大约为10%,同时表明政府支出确实会造成生产的外部性;(2)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是产出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冲击能解释约23%的总产出波动;(3)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了短期"挤出"效应,长期"挤入"效应,另外该冲击有利于促进经济体系资本持续性积累。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婷  庞东 《经济经纬》2006,108(5):43-46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1990-2008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及R&D投入对浙江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R&D投入的增加却导致能源强度的提高;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将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机制的财政政策、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粘性价格、粘性工资等特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校准模型结构参数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技术手段分析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贷款、消费偏好等8个外生随机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消费偏好和政府购买支出等冲击均导致我国经济上升,即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上升,贷款和技术冲击导致产出增加而通货膨胀下降,投资调整成本冲击导致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下降,价格加成和工资加成冲击均导致产出下降、通货膨胀上升;货币供应量、技术和投资调整成本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亚洲地区6个经济体的区域内贸易密集度与产出波动的相关性进行测度,度量区域内贸易对各经济体经济波动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六个经济体的估计结果是都是显著的,中国和菲律宾的参数估计值为负,表明区域贸易密度对当期经济波动具有反向关系。这一结果表明,样本内的大部分经济体区域内贸易对各国的产出波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计算两个阶段各经济体GDP双边相关系数,我们发现经济周期的协动性都有显著增加,这表明区域贸易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