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和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为正确理解这一重大创新表述,首先,论文解构了“全方位”的科学内涵和五大基本特征,从六个维度解释了何谓粮食安全的“根基”。其次,基于SWOT法识别了实现这一新标准新要求的优势和劣势、困难和机遇,明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现实基础。最后,论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十大对策建议,阐述了实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可能路径和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社会稳定和农民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保障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粮食信贷业务始终是核心主业,扎实履行好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责,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江苏粮食市场形势及发展现状,就农发行主动适应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巩固粮食主办银行地位以及发挥好服务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作用提出有关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的基础安全,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因而,增强粮食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刻不容缓。要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产业是基础,这离不开金融助力,因而加大粮食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财政支出的首选项和优先级,强化政策供给和资金落实,努力让中国饭碗里多装“吉林粮”。一、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牢记国之大者2021年以来,吉林省率先谋划启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出台了加强粮食生产30条措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把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工作上升到全国、全党工作的新高度,把粮食工作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基础来抓绝不动摇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何文思  唐兆涵 《银行家》2023,(10):106-10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培育国际大粮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参与国际粮食贸易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积极布局培育国际大粮商,并将“培育国际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写入“十四五”规划。金融业在培育国际大粮商、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金融业在供应链金融、并购金融、跨境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支持粮商建设的经验,利用服务“三农”特色和优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强化“总对总”服务、加强对细分领域的精准支持、实施差异化政策、助力企业提升避险能力等方式支持我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  相似文献   

7.
观点摘编     
陈锡文: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稳定粮食生产的大局不能动摇,粮  相似文献   

8.
曾靖  曾煜 《投资与合作》2011,(11):257-257,25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在国家工业化和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而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措施是保障粮农收益,给予粮农“国民待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采取务实性的对策,实施粮农超国民待遇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会议精神,结合目前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完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提出建议。一、"托市收购"政策成效明显"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市场粮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调控手段。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粮食资源多与少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储备数量保证与品质保证 ,国家储备与社会储蓄 ,粮食市场管理与搞活 ,贷款扶持与收购贷款风险管理等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秋粮收购价格既牵涉农民收入,影响农民增收;又涉及粮食下游产品的价格变化,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北大仓”美誉,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9.1%,粮食产量占全国的8%,粮食产销形势对于国内粮价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加强对该省秋粮价格发展趋势的监测、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国家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缓解通胀压力,从而实现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调整产业结构: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最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增收难上。调整产业结构是粮农脱贫的唯一路径选择,也有人担心会影响粮食安全。认真考核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量,彻底变革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让其有规模效益的种粮大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无规模经营能力的农户除了进城务工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或搞养殖业,实现粮食生产、粮农增收两不误,是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机制。  相似文献   

14.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对提升粮食产能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了全力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工作要求。近年来,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强化政策引领,指导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力做好粮食安全生产金融服务,为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6.
粮食作为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质,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及与之相伴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保护好种粮农民的收益,有利于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从而稳定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反之会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粮食产量,影响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南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综合防治”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职能,结合市场运作,创新孵育机制,搭建多元平台,优化综合服务,催生“农民得实惠、机防手有收益、服务组织有利润”的“三赢”模式,使湖南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步入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轨道,成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荆州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入手,剖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诸多矛盾,提出了主产区农发行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谋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目标与自身效益性目标相统一,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财政对农民补贴的类别繁多,包括生产补贴类,如粮食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社会保障补贴类,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生活补贴类,如“家电下乡补贴”等20多项。以前农业补贴一直通过价格支持方式来实施,农民不见得亲身体会到。从2004年开始国家转变了农业、农民补贴政策,从过去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转变为财政直接补贴农民为主。补贴政策效果明显:一是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了粮食安全生产。二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三是增强了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四是提高并调动农民消费能力,拉动了农村内需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