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产权制度与独立审计需求的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以及产权制度变迁导致的独立审计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从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独立审计需求结构、规范审计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产权制度与独立审计需求的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以及产权制度变迁导致的独立审计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从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独立审计需求结构、规范审计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由产权结构所决定的关于资产运营的权力、责任的基本组织和约束条件。它决定着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地位、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作用。它说明企业的职能是通过何种组织架构和制度条件来进行资产经营及利益实现的。自企业产生以来,其产权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小生产者的产权制度、企业主的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权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不仅在产权的最终归属于公有,而且在产权模式上形成了高度集中,带有行政配置色彩的自负盈亏的特点,这种产权制度把政府的公益组织和企业的自益性组织混在一起,把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与企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大连市乡镇企业采取多种改革形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全市企业改革面已达91.3%。改制后的企业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资产要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企业的经营范围、运营方式及管理模式等也有较大变化,加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供销、人财...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建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为起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变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在农村工业化加快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经济发达的城郊地区、沿海地区的农村客观地面临资源的非农化转移和重新配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集体经济自身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这些地区传统的产权虚置、社企合一的集体经济正逐渐被股份合作等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所代替,引发了农村社会经济多方面的积极变化。目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组织内自发或是在当地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6.
准确把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这是新世纪以来聚焦"三农"工作的12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全面系统的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突出强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其深刻寓意;在涉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是企业产权制度,产权是财产所有权的简称。产权制度是通过确立一种共同遵循的准则来界定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权利,从而促进人们更有效的营运其资本。社会财产关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因而产权的内涵和外延也必然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我国,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以及信用制度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合伙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产权关系也随之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所以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的改革北京张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必须建立在与之相应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明确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经济体制进行重大变革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其关键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老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由于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基本操作势必也要发生变化并有所调整。下面,笔者就国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科协》2005,(9):21-23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量的国有企业进行包括“股权多元化”在内的各种各样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企业改制后其经济形态、经营形态、法律形态、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科协的内外环境、条件必然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新变化带来的挑战,企业科协要在新环境中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产权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制度安排是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性资源,自然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和提供产品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产权制度构建的复杂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模式的产权制度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并产生应有的效果。虽然难以找到适合一切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最佳产权制度,但仍然存在普遍可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性原则;社区生计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债务契约治理机制虽有可能弥补股权契约治理机制运行的缺陷,但其治理效应的发挥却依赖于明晰的产权制度的认识,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模糊的产权制度是债务契约治理机制失效的制度性根源。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契约重构也需要从产权制度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乡镇企业“十五”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时期。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对“十五”乡镇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进行定位十分必要。产权制度定位:以私营经济和混合型经济为主体乡镇企业机制不活的根源在于产权制度的弊端。目前,乡村集体企业中,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机制不适、动力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不优的状况相当普遍。这种“二国营”产权制度的弊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已经充…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整体性发展规律的要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建设存在着一系列潜在的演变规律,如从单一资本产权向联合产权演变、生产要素所有者产权向构造性产权演变、劳动者构造性集体产权将逐步成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核心、劳动者自组织在产权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将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国家法律将不断干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等。应重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整体性,从产权制度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选择适于自身发展的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本文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入手,剖析了传统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存在主体虚设、边界不清、结构单一性、配置凝固化等种种弊端,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及其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存在产权界定模糊、超经济性质、不可交易的缺陷。对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有利于乡镇集体企业发展的产权制度的模式。通过对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研究,提出我国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中产权制度的模式宜选择产权清晰的公司制和私人业主制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非常关键的工作。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营模式的优化,保障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稳步形成。但是,在当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目的不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体系不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稳步展开。因此,相关管理单位需要充分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治理结构、优化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和管理水平、探索股权(份额)流动、加强政策宣传解释、进一步保障农民收入以及保障集体经济的后续发展等方式,提升改革效率和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保障乡村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作 量大,牵涉面广,稍有不慎,将影 响其进程。本文仅对深化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几个操作层面的问题 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产权制度成为热议的话题。宅基地的所有权、其上房屋的处分权等一系列权利的行使,以及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等问题,被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所重视。本文作者对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实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对明晰宅基地产权、推进其改革进程将有所助益。本文为“宅基地产权制度之历史篇”,之后两期杂志将分别刊登“现状篇”和“展望篇”。  相似文献   

20.
华佳 《上海房地》2011,(9):44-46
介于租赁权与完全产权"中间地带"的共有产权制度,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美国、瑞典、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共有产权制度都已发展成熟。其中,新加坡的共有产权制度,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行政性与规划性;相比之下,美国的共有产权制度则是由市场化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