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5,(15):54-55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刻艺术的总称,内含唐宋石刻造像70余处,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是中国现有的28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重庆惟一一处荣膺此称号的胜迹。由于它代表了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和兴起于北魏、衰落于晚唐的北方石刻艺术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的超越,其鲜明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大足石刻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早已蜚声海内外。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以“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其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等符合世界遗产的三项条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刻是凝固在石头上的艺术,明艳于现在的历史,存在于漫漫时空的文化,它的价  相似文献   

3.
正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9月17日至11月17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展出。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近年来首次举办的有关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5,(8):56-56
<正>大足以石刻闻名于世,到了大足,不阅尽"五山"石刻,必将终生抱憾。大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毓秀。公元701年,武则天将该年年号定为"大足",谓"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意。大足石刻拥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长达400年历史的人类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于1999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大足石刻分别由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的摩崖  相似文献   

5.
名人与石刻     
题记:精美辉煌的大足石刻,昔日因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鲜为人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大足石刻的重要价值逐渐被世人发现、认可和宣扬。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包括公众媒体在内的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大足石刻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更加广为人知。她以其晚期石窟艺术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地方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中外名人、专家学者和游人。大足石刻现已接待逾千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及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宾朋,其中不乏国家元首和重要人士。来到大足石刻的参观者无不为中华民族的这座艺术宫殿所倾倒,无不为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折服,赞美之辞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6,(9):80-80
<正>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  相似文献   

7.
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了中国石窟艺术的绝唱。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15,(8):54-55
<正>中文名称:大足石刻英文名称:The Dazu Rock Carvings批准时间:1999年12月1日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相似文献   

9.
初步知晓了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石窟艺术在唐末以前都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广大的南方似乎很少有这方面的成就。而大足石刻不但诞生,而且具有那么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产生背景是怎样的,它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多方查阅资料,理出了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与世界》2015,(15):56-56
大足以石刻闻名于世,到了大足,不阅尽“五山”石刻,必将终生抱憾。大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毓秀。公元701年,武则天将该年年号定为“大足”,谓“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意。大足石刻拥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长达400年历史的人类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于1999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1.
大足石刻儒、释、道“三教”造像俱佳,有别于前期石窟。以南山石窟为代表的宋代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以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释、道合一造像和以石篆山石窟为代表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极为罕见。尤其是石篆山石窟中以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更可谓凤毛麟角。这些造像生动地表明,宋代时期,“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它为中国宗教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足石刻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保护”。8月18日—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荷兰、挪威、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部分嘉宾济济一堂,就“回顾与展望”、“大足石刻与唐宋石窟”、“密教与大足石刻”、“中国晚期石窟的互动交流”四个主题进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将接力景德镇,成为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如今,大足正积极筹备各项活动,向世人展示“石刻之乡”的绝世魅力. 大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毓秀.境内人文自然风光不胜枚举,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风光旖旎,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  相似文献   

14.
近日,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大足县人民政府共同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足石刻保护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市新闻办公室主任周波主持。大足县人民政府县长江涛首先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历史及相关文物保护工作,随后,江县长与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川平及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黎方银共同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驻中国及亚洲首席记者马克(Marco Clementi)带着摄制组7月上旬来重庆采访拍摄,聚焦经济和文旅产业,在大足石刻、Vespa&Piaggio重庆旗舰店、长江索道和磁器口古镇等地,为即将于9月底在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RAI 1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取材。在大足区,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摄制组采访拍摄了北山石刻和舒成岩石窟。通过实地取景和采访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详细了解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以及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晓航 《产权导刊》2011,(9):73-74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在中国发展至公元8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等县境内的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遗产是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文化遗产大国,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文物修复和人才培养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富有成果的合作与交流。借助于两国政府相继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相继合作开展了"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和"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两个项目,为实现大足石刻的长远保护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足县以“大丰大足”得名,大足石刻更是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的大成,闻名遐迩,震撼世界。在大足县境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是长江三峡旅游热线的起点,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胜地和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大足县的石刻宝顶、北山的石窟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遗产之一的经典名胜,它们提升了重庆作为世界旅游城市的重要地位。在“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大足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把旅游兴县和旅游强县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链,这是为了延续古老文明的最高旗帜,也是石刻之乡直面人文景观和价值元素的现代社会的绝佳契机。大足县需要发现、挖掘、直接、突出新的旅游景观来表现世之瑰宝的胜地力作,让世界接纳它们并喜欢它们。于是,大足县把石门山、真原堂、宝顶香会、玉龙山森林公园、龙水湖温泉作为新的旅游沃土,把邮亭鲫鱼、大足香米、大足冬尖、三大名茶、各种特色调味品,作为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这是现代旅游的通用法则。把旅游和餐饮结合起来,追求一种灵动和实用的完美组合,最终达到一种“不到大足,就等于没在来重庆”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的意义首先在于传承历史文化,而不是供后世人消费。但凡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都经历过历史的风刀霜剑,能够得以存留今日已属不易。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将其当作宝物一样呵护,向来是英明之举。保护文化遗产,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而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正是因为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呵护,才成为了今天中国四大石窟中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处。由于大足石刻点多、面广、量多、线长,又受经费问题、人员问题、意识问题等因素的制约,护宝之路充满了艰难;但是由于大足县委县政府的清醒认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参与,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大足石刻的保护工作又是持之以恒、坚定和卓有成效的。大足石刻在风雨同舟的护宝之路上经受过时光和风雨的洗礼,一路走来,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20.
萧易  袁蓉荪 《中国西部》2011,(22):28-33
与北方与中原著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比起来,大足石刻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佛教石窟艺术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巴蜀,融入了独特的巴文化之中,诸如牧牛、沽酒、习武、划船、牵马、吹笛、杀猪、宰羊、孝子抬棺等场景的出现,暗示着佛教石窟走向了民间;而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道教、儒教,甚至儒、佛、道"三教合一"造像的出现,又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和谐相处的局面,展现出长江文明在宋代的进一步融合与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