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公司重组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ST公司重组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重组对ST公司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组对ST公司具有明显的影响,重组具有即时效应,但同时其作用有限,并未带来以后年度的业绩全面改善和提高.与摘帽公司的重组相比,市场对未摘帽类公司的重组反应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2.
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经济导刊》2011,(11):21-22
目前,经济的缓慢复苏、资金实力的增加和投资信心的增加,使资产重组的热度在我国资本市场再度攀升起来,并且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出现。许多上市公司相继进行资产重组,特别是ST公司(ST是"特别处理"),为了"摘帽"全力寻求着重组的机会。ST与资产重组  相似文献   

3.
上海股市APT模型的建立及ST股票对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股市的历史数据建立股市套利定价模型(APT) ,并考虑ST股票对建立APT模型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对比了包含和剔除ST股票的APT模型,验证了ST股票和APT模型在定义上的本质区别,并得出了如果将ST股票应用于APT模型,将会降低APT模型对股市的解释能力;但也得出,即使剔除ST股票的APT模型对股市的解释能力也很有限,一方面说明存在其它因素影响着APT模型,另一方面也说明APT模型本身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ST公司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总结出了我国ST公司现有债务重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报表重组多、盈余管理多、关联交易多、实质性重组少、改善原有管理模式少、提高运营效率少等缺陷与不足。提出了ST公司的战略重组应面向市场 ,实行包括公司的产业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治理结构调整和债务重组在内的全面重组 ,才能使ST公司的债务重组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婷婷 《经济师》2015,(3):116-117
资产重组在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新课题。许多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来提高公司本身的竞争能力,尤其是ST上市公司为撤销退市风险,利用资产重组各种方式来提高绩效。文章以国通管业为例,分析其被实行退市风险及撤销退市风险的几年间进行的资产重组的动因方式及其资产重组前后绩效的变化,并对我国ST公司资产重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凌霄 《当代经济》2017,(35):48-49
本文以ST亚星为例,通过对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上市公司进入ST行列及进入之后的整个生命轨迹进行了全面研究。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制度.避免短命公司的出现。退市机制要更加彻底.对恢复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的审核要更加严格,否则重组后迟早要爆发危机;上市公司进入ST以后资产重组现象普遍存在,对公司命运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审计报告在评价ST公司业绩时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67家ST公司2009年的相关报表数据,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归纳出目前我国ST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结论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股市中“ST”“PT”阵容不断扩大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巧荣 《经济师》2000,(5):39-40
我国股市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 ,但发展中累积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ST”、“PT”股票数量的迅速扩大。“ST”是对面临摘牌股票的一种警示 ,“PT”则是针对本应摘牌却无法摘牌的股票而言 ,这两种股票都可以绩劣股概括之。绩劣股各国股市都有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优胜劣汰规律作用的自然结果。所不同的是 ,我国股市中的绩劣股被冠之以“ST”或“PT”,时不时风光活跃一阵 ,股价居高不下 ,而且其数量增长迅速 ,成为股市中一道“风景线”。 1998年年报后 ,深沪两…  相似文献   

10.
ST公司的Z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栋梁 《经济师》2002,(6):139-139,153
ST公司从其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ST产生的原因来看 ,主要是由于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 ,即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经审计均为负值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也就是ST是根据单个指标来衡量的 ,但是由于单个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不同侧面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全貌 ,文章用一组指标即“Z计分模型”来分析ST公司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1.
颜秀春 《生产力研究》2008,(15):143-145
文章介绍了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和ST制度的相关规定,对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为相关部门解决ST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国内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渐复杂,其中企业财务危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通过对财务预警问题的研究成果回顾,选取沪市上市公司中20个ST公司和相对应的20个非ST公司的数据,挑选多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Logit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Logit模型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成功率,并且使用的财务指标比较简单并且容易获得,因此,这种分析方法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深沪A股1999-2005年间发生资产重组的ST公司为样本,以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和Z值分别衡量ST公司资产重组的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分析和检验资产重组特点对ST公司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票被ST化,表明该股票已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根据ST上市公司以往年度财务状况,如何预测下年度公司风险状况,成为股民与学者研究的课题。利用BP神经网络,根据我国ST上市公司的财务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利用BP神经网络对指标体系进行训练预测,实验结果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经济师》2003,(2):124-125
我国证券市场规范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2 0 0 2年 1 0月 8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标志着上市公司收购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文章以宣布重组的ST康达尔公司为例 ,进一步分析说明若是在此管理办法下该公司重组行为将会有哪些改进与不同。  相似文献   

16.
岳琴  李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2,(4):74-75,96
盈余管理是使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或退市,有较强的盈余管理行为。ST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不恰当的确认收入和费用、关联交易、政府补贴、债务重组、规划合并报表范围等。选择沪市和深市A股89家ST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提出假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方式偏好,且偏好的顺序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由此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控制和治理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在我国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30家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财务报表为样本,对国外著名的 Altman 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模型(Z3模型)在我国非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刘黎  欧阳政 《经济视角》2010,(12):44-46
本文以深沪A股1999-2005年间发生资产重组的ST公司为样本,以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和Z值分别衡量ST公司资产重组的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分析和检验资产重组特点对ST公司短期和长期经营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诈死?     
罗周 《财经窗》2003,(8):52-52
  相似文献   

20.
ST股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在实务和理论界,人们很关注它,并对它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方法研究ST股票的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着“跷跷板”关系。投资者不能通过ST股票与其他非ST股票之问的转换来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