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创新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环境-技术-组织”三重条件出发,用fsQCA方法对我国A股已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多因并发性,并且存在多条有效路径;(2)制造企业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根据核心条件的不同,将其归纳总结为“技术变革推动型”“环境因素驱动型”“全因素导向型”;(3)制造业企业非高绿色创新水平存在1条“被动求生型”路径。文章从组态视角进行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艰难的嬗变:从“文化宣传事业”到“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论断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文化产业”一词在西方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用以概括大规模、大批量、工业化的文化精神生产的特点,而在我国,“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规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规模问题上,“崇大”的思想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可以说是历来有之。凡勃伦就曾认为:“文明人类的长远利益是集中在大企业家和他的财富上面的”①;曾让我国各级政府忙于一时的“拉郎配”也正是这种思想根源的表现。而在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不少的“恐龙企业”纷纷“落马”,人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大就是好吗?一、对企业发展历程的重新审视  真正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企业是19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主要经历了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厂两个阶段,但在这一时期,从事经济活…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中国创新前瞻”(批准号79870046)的阶段成果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许多创新,促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确立是创新的主要思想来源;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各国政治和社会的制度变革。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组织模式和人力资源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的变化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创新的内在动因。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级管理者最关注的领…  相似文献   

5.
任桦 《经贸实践》2007,(7):40-40
本刊2007年2月聚焦栏目推出“面对壁垒:寻求创新之矛”一组稿件,半年来,各地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未雨绸缪,推出了众多“创新之矛”。其中我省最有亮点的招数是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针对这一情况,已成立(中国)REACH(注: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解决中心。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成  李实 《江南论坛》2000,(10):29-30
就美国已经发生的情况看,“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当前正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主线(下一阶段的新技术革命可能是生物技术革命)。这一信息技术革命,首先经历了一个技术发展的长过程。在从二战结束时起,经过50年代、60年代,直到70年代的三十多年里,技术本身的发展尚未达到创新“蜂聚”的程度。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个人计…  相似文献   

7.
舒川根 《江南论坛》2001,(12):15-15,38
一、湖州地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基本情况民营经济是指产权明确到自然人,民间经营的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由于经济、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湖州曾受“苏南模式”影响,注重发展集体、乡镇企业,因此曾经出现过“杀机”现象(即拆除农村绸机、丝织机),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湖州的民营经济才步入“快车道”。从企业角度看:个私企业持续增长,规模档次不断提升;个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块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机制较活,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管理水平有了新…  相似文献   

8.
霍远  何旭  陶圆 《技术经济》2023,42(2):64-77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创新持续性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具有“U型”非线性关系,且研发投入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U型”非线性影响在不同区位因素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差异下表现出异质性;多个大股东持股及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U型”影响。故政府在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时要谨慎把握政策调控的尺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持续性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蕊 《当代财经》2001,(5):73-76
根据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三条重要曲线所涉及的四大重要经济变量所发生的新变化,“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创新更快、竞争全球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创新则是新经济的核心特征。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在战略性竞争力或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上,实现长期目标利润最大化,以求得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此,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创新为内核,以财务业绩为落脚在展为包括客户、内部经营和职员等五方面的全方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体系设置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性、全面性、成本-效益性、重要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不仅是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画龙点睛的要求,而且也是对我国经济增长经验教训的凝炼概括。克州矿务局(1995年9月改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1992年起,为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脱胎换骨”的变革,在全行业首倡了“以煤为本、煤与非煤并重”的企业发展战略.致力于从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行为准则、制度创新等方面由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1.
高价和低价运营名牌产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家谋 《经济论坛》2000,(23):2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炒作现象,即“高价促销”和“低价竞销”。分析两次“炒名牌”的市场基础和条件,总结发展名牌的经验,能启迪我们在名牌发展中少走弯路。促进我国优势名牌产品的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一股名牌消费热潮:买家电要名牌,买服装要名牌,甚至于买牙膏、买酱油也要名牌,于是名牌产品的身价倍增,“高价格=名牌产品”似乎成为一种共识。这种“高价名牌”形成的市场基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滞后效应。80年代末,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逐…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举,明晰颠覆式创新的前因条件及驱动模式,对后发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整合分析模型,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149个后发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探究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结果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驱动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存在4种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其中,市场驱动型和组织联盟型能够触发“自下而上”颠覆式创新,政府驱动型和技术主导型可以催生“自上而下”颠覆式创新;特定条件下,技术、组织和环境前因条件组合通过“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颠覆式创新;不同驱动路径前因条件间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结论不仅能够揭示我国颠覆式创新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可为后发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08,(2):5-5
2008年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方面入手: (一)全面加强自主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14.
刘金霞 《经济论坛》1998,(18):10-11
一、养老保险:从“企业养老”到“社会养老”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8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全部由企业负责筹集和发放,离退休职工基本上是“企业养老”。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老龄化进程加速,离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加之企业开...  相似文献   

15.
韩定夺 《江南论坛》2023,(12):31-36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无锡高新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内涵。这内涵包括了将不同种类创新生产要素纳入同一个企业的互补型协同以及同类创新生产要素之间通过市场竞争实现适度配置的替代型协同。本文尝试概括无锡高新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其经济学内涵,进而总结了其对我国创新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意义对国家民族如此,对工业企业更如此。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的盛衰取决于企业吸收、创造、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并开拓新市场,以响应和满足甚至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即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与生命力所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中越来越紧迫的问题,理论界对此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的性质及组织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虚拟企业理论(virtual corporation theory)是对20世纪末期企业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适于虚拟企业生存的经济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虚拟企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虚拟企业”的形式进行经营,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可以预见,虚拟企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曾以“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方式超越美国而在制造业方面居于领先地位。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想方设法夺回制造业的优势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 %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 %左右。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1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1.1 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1.1.1 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形式。1.1.2 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温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9.
美国素有“企业管理思想摇篮”之称,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美国当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动态及特征,并以此指导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拟就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概括成如下几个重要方面,以飨读者。一、艺励创新精神美国管理界许多人士认为,当今管理思想应着眼于鼓励和培养创新的特征。尤其是面对技术和市场都变化迅速的新形势,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激发企业全体员工发挥企业精神、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现代企业管理者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管理理论,而必须在坚持管理的科学原理的同时,不断更新管理观念,鼓励采用它…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注:本文论述的“长三角”均指经济学界一般所指的“狭义长三角”。)数千年来是中国的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集经济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长三角”的经济环境,为民营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浙江新湖集团是温州人企业,成立于1994年,目前在上海和“长三角”大多数城市设有公司。企业融入“长三角”后,得到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