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5年10月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和2006年10月的"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和作峰会"的举行意味着成渝经济带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增长极或者说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区域经济学认为构成一个区域经济一般认为经济体必具备两条共性:(1)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没有连续性或连续性的间断,区域就会出现"飞地",原有某种区域的划分就要改变;(2)区域内某组事物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78-79
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5生生国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并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作为衔接“十五”和“十一五”的关键年,怎样更好的协调东、中、西部及各经济带之间的区域发展关系,成为了2005年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与发展共存的格局下,世界经济总的发展呈增长的态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4%,据联合国2005年1月25日发布的“2005年世界形势预测报告”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可能略低于上年,但仍然可达到3.25%。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特别是跨国家、跨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2—2013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换时期。由于区域经济的"极化"和"扩散"作用比以往更加明显,把握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就更加重要。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首度发布《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其总报告《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的2012-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五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授权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丰裕、制度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98-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克服制度内生性,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降低制度质量、人力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制度质量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总量稳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GDP在2005年以后占据全国第二的高度,但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构建了由18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对山东省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比较,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起学术界和现实各国的极大关注和长久争论。本论文以宁波、温州为案例,对1984-2005年样本区间内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利用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并建立均衡模型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2005年样本区间内,区域经济增长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8.
空间依赖是广东市域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SDM模型,利用广东市域2005-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从空间分布角度看,广东市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高高"和"低低"集聚趋势,并以"块状"实现整体快速增长或缓慢增长的特征;2从空间依赖角度看,广东市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3实证分析表明:实物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公路里程数以及贸易开放度均对本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会对其邻居区域产生负的空间溢出。而城市化水平不仅能够显著的促进本城市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对其邻居区域产生正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  刘勇 《开放导报》2008,(3):32-37
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从开始的"三分法"即东、中、西部的划分逐渐演变到东、中、西和东北部四大经济区域(十一五期间)。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2009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十几个经济区域的规划,资金流引导实物流是发展的总体趋势,十二五的重要目标就是在新的经济区域规划下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零部件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东亚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文中计算了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1992~2005年的零部件贸易额,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在东亚地区以零部件进口为主,而与区域外市场之间以最终产品出口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中,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进口来自于区域内较发达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进行装配加工后将最终产品销往区域外市场。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发展两翼起飞。经过 15年开放开发,浦东不仅仅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城区。 "全国文明城区"、"创模"通过国家验收——2005年,浦东获得的两个国家级荣誉,向世人展示了和谐浦东的真正风采与魅力。文明花香醉浦东 2005年10月26日,在中央文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起学术界和现实各国的极大关注和长久争论。本论文以宁波、温州为案例对1984—2005年样本区间内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并建立均衡模型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2005年样本区间内,区域经济增长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在刚刚结束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200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在"二次创业"的大潮中,无锡高新区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成国内有影响的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和软件产业基地;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建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增创新优势,着力营造无锡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05年,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构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湖北,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是江西和安徽,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是湖南和山西,协调发展水平波动较大的是河南。  相似文献   

17.
财经速递     
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 (2004-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分 析认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珠江三角洲 区域、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作为经济社会与 区域一体化发展先发和引领地区,发展势 头强劲,并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报告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将 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长动力继续由内资带动向内外资并 举转变。表现为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程 度较高、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较 强。 报告指出,随着长三角竞争力的迅速 提升,珠三角发展速度放缓的趋势将延续, "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珠三角地区 的产业升级,"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具有国 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为珠三角的发展拓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07,(1):I0004-I0005
跃龙街道是宁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11个经济合作社、12个社区,总人口15.8万人。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幅源辽阔、地区间差异极其显著的发展中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区域经济作为特殊的特征存在于现实经济发展当中。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区域经济虽然受到了中央宏观政策的极大重视,区域经济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但宏观经经济政策的区域空间效应并不佳,区域经济冲击着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如何合理地配置区域经济这个特殊因素,已严峻地摆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面前。十七年改革中急剧扩张的区域经济功能,使国民经济运行轨迹和机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关系日趋区域化、生产力的运动日益表现出区域特点,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已不可能无视地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划为七个经济区域:长江三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2,(12):28
近年来,温岭市坚持"工业立市、服务业兴市"双轮驱动战略不动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3.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67亿元,年均增长12.3%,总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7位。2011年,实现服务业税收15.8亿元,占地方税收的51%。温岭市的主要做法是:明确方向抓规划引导。目前,温岭市已完成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八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