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制定评标标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集中采购机构要在了解采购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于拟购项目的市场行情和设备情况有相当程度的熟知。同时,标准地要体现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一个好的评标标准对于改进供应商的品质,规范市场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做好一件项目的采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服务类项目是《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对象之一。目前,从保定市以及全国各地政府采购实际情况看,采购对象仍然是以“货物类和工程类(网络建设)为主,许多服务类项目还未完全实行政府采购。当前纳入政府采购的服务类项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总体结构不合理、采购范围窄、项目评标难等问题。分析服务类政府采购的现状,探索其对策;把握工作重点,制定较为科学的评标方法等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采购机构和政府采购工作人员面前的实际问题。现通过撰写此文与全国各省、市政府采购同行共同商榷,以促进服务类政府采购项目的开展和评标方法的完善与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采购方式、评标方法、评标标准、评标程序、评标形式、评标职责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评标活动组织过程中应该遵守或执行的标准样式或形式,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9.
10.
科学、合理、合法的评标办法和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评标过程,是产生客观、公正评标结果的前提,是减少评标争议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目前政府采购评标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实施了。虽然《条例》对于评标方法的直接规定只有34条一条,但考虑到招标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重要性(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评标方法在招标采购中的重要性(评标方法是整个招标采购的指挥棒),评标方法的这一条规定在整个《条例》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政府采购中,《条例》实施以前关于评标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财政部18号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评标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活动,其职能具有专业性,评标专家作用具有主导性,其主导作用决定了评标的方向和质量。专家在评标中应该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使评标行为具有自律性,用崇高的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使评标工作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开展。 相似文献
15.
16.
评标是招投标中一项关键而又十分考究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的成效。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是评标的主要依据,投标文件(以下简称投标书)之于招标文件的符合度乃是评标的最佳标准,所以在评标过程中应认真审视以下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的中标结果最终取决于评标委员会的合法有效评标打分,此乃最能体现我国政府采购事业是否坚持阳光下采购的关键。所以政府采购评标委员会工作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提出了合法有效确定采购人代表在评标委员会中席位,进一步规范评标委员会评标打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善政府采购评标委员会工作的建议,以期对各地的政府采购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评标是指依法组建的评标小组(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审和比较,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出合格的中标候选人。评标结果的好坏,不但影响某项招标采购成本和品质以及效应比率,还直接关系到某项招标采购的成功与失败,更对向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物资、商品等)的行为产生重大和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各种专业所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评标小组及其参与评标的组成人员,都必须出以公心、存以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此项工作,尽最大的努力搞好评标工作,尽好评标职责,履行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努力实现政府采购的阳光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了几则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对符合性审查环节如何认定重大偏离、采购人代表干扰谈判小组评审、应急采购项目评标难等在评标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一、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一)符合性审查环节如何认定重大偏离问题。案例:某货物采购项目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一投标人投标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而招标文件未明确此为号指标。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采购货物、工程等实行政府采购后,分散采购变成了集中采购,小额资金运作变成大额资金运作,形成了资金和叹利的高度集中,政府采购招标工作是政府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考察,遵循效率、公平、竞争、经济原则,对招标人进行综合择优,选取对政府最有利的供应商。因此,完善政府采购的招,示工作,杜绝以往的暗箱操作,增加采购的透明度,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财政资金,还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体现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府形象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