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付春 《企业导报》2009,(12):28-28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是典型的滞后型城市化,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对城市化认识的偏差和指导思想的失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以及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论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淼  刘莘 《城市问题》2012,(9):40-44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中国城市化既存问题: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功能与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首位度高;后来居上与后发劣势并存,整体处于人口城市化初级化水平。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策需正视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消除制度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培育城乡制度贯通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承认农民是市场主体;积极培育新兴城市;保护进城农民利益,创造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些论争,这些论争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和研究视角而导致的。这些论争所以存在,在于其未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基于此,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不同类型乡镇和农村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5-2009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建立了基本的分析框架。首先以全国各省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城市化对中国碳排放的整体作用方向,然后利用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城市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大;就不同省份而言,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均会使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发生变化,且相对而言,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收入作为农村居民城市化决策函数中的核心变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与经典的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将城镇居民收入限定为工资收入不同,以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为基本假定,考察收入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通过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表明:(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但工资性收入对中国现阶段城市化作用弱化,而非工资收入对城市化拉动作用更强;(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对城市化负面影响越明显;(3)各项城镇居民收入对城市化的拉力对比随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变化而动态演进,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这一结论既解释了当前中国面临的城市化困境,也为推动城市化策略转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摆脱低收入国家后,正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相似,中国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阶段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先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与静脉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守先  张雷 《城市问题》2008,(1):96-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垃圾处理和废弃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城市静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也是缓解城市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相似文献   

13.
适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是制定我国城市化具体道路、城市化合适水平、城市化恰当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原则基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宏观调控指导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四个方面七条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已有的文献主要从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要素聚集、制度、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动态演进性.21世纪,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应是多元化的,而教育的动力作用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进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增加城市化的动力,并从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增强城市的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模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北京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长期内对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却比较小;Granger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所引起的环境负面效应、传染病、精神障碍、城市暂住人口难以保健等系列问题,使我国城市卫生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这些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健康观念陈旧、国家投入不足以及医疗卫生设施可获得性和可进入性差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采取加大政府投入、树立大卫生观意识、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并实施健康影响评估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