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权 《云南金融》2012,(7X):178-178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从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票据置换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下降很快,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隐形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隐瞒不良贷款,虚假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已成为一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保“帽子”、增效益的手段。这种以制造隐形不良贷款的方式来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结合商洛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客观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提出综合治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思路。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一)体制变更:农村信用社承担了部分改革成本因农村信用社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体制几经变更,在农业银行管理期间,行社的资金往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但是,在看到不良贷款绝对值、占比“双降”的同时,对新增不良贷款也应为极为关注。本对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郝勇超  陶田 《时代金融》2009,(8X):58-59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其形成原因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及治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需要各个角度的应对措施的综合实施,以此形成完整的体系来达到治理和防范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及信贷风险的成因并着眼于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等多个角度的综合,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治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存在巨额不良贷款,给农村金额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从而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因此,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管理,以有效治理和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成为困扰和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其经营埋下了严重隐患。因此,找出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压降和防控力度,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原因和对策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资产质量是衡量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最重要依据,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化解和盘活不良资产,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出现,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心,也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化解进程,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我们结合实际,对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范化解措施,以期对化解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成立以后,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由合规监管逐步向风险监管转移,防范和化解其不良贷款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额度大、占比高,是信贷资金流转不畅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困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全面加速不良贷款的清收和保全势在必行。本文拟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清收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盘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占比一直较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点.一方面,可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纳入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总体规划,加强组织和领导;另一方面,可按照成本、权利与义务对称的原则,多方式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贷款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沉淀。面对巨额的不良贷款,依法收贷逐渐成为降低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不良贷款的下降,抵债资产也在逐年增多,其管理出现了两难选择,使一些农村信用社陷入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窘境。一些抵债资产不但没有起到规避信贷风险的作用,相反,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又一个包袱。这种状况下,不仅使部分收贷成果化为泡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效益性。因此,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受历史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成立初期,受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目前始终困扰和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我旗农村信用社虽采取了一系列的不良贷款清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缙云县农村信用社在降低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措施,但因重治标、轻治本,没有真正遏制住不良贷款增长的势头,收效甚微.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缙云县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和加快发展的"瓶颈".2002年末,缙云县农村信用联社全辖贷款总量为56598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0199万元,不良贷款占比18.02%.而2002年底,全市农信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仅为10.30%,低于缙云县农村信用社7.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盘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占比一直较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点。一方面,可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纳入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总体规划,加强组织和领导;另一方面,可按照成本、权利与义务对称的原则,多方式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6.
目前,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造成不良贷款占比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单靠某一方面、某一渠道十分困难,必须因社制宜,多管齐下,走综合治理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自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不良贷款诉讼案件逐年攀升。几年来,通过诉讼清收不良贷款的的确确颇见成效。但由于案件数量日益增多,农村信用社在法院成为"响当当的立案大户",一时间,法院立案庭、审判庭、执行局,到处都是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李谟放 《金融博览》2007,(11):42-43
湖南省冷水江市农村信用联社强力推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上下联动,多策并举,使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不断得到优化,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至2007年8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比2003年下降21513万元,不良贷款率比2003年下降6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造成不良贷款占比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单靠某一方面、某一渠道十分困难,必须因社制宜,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但是不良贷款清收难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如何降低不良贷款已成为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重点,也是创建金融安全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