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建立外交口的专门特务情报机构,由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后升任总领事)岩井英一统领,岩井英一把主持"岩井公馆"的任务交给了"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袁殊。日本人绝没有想到,袁殊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相似文献   

2.
"最困难的时刻,叶挺军长坚持和我父亲分吃一碗饭。下山谈判前,他亲手把一块银元递到父亲手里,让父亲买一件老百姓穿的便服化装突围。"  相似文献   

3.
全球观察     
日本发明"体温镜"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月12日报道,目前正是流感肆虐的季节,日本NEC亚飞梭红外线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镜子般的体温计,人们只要对着镜子一照,就能确定自己有没有发烧。这种"体温镜",就像是一面小镜子;  相似文献   

4.
池上惇 《改革与战略》2011,27(6):1-2,37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向,这一转型的实现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理论的支撑,建立与此为目的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学科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虽然在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实践途径等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对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学理问题,怎样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如何积累以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的实践问题等建立人的发展经济学学科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日本对于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日本学者将"人的发展经济学"称为"人的发展的经济学"),已经有一批专家学者研究此问题,并出版了相关著作。通过了解日本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可以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更多启示。2011年4月24—25日,在"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聚焦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本刊主编巫文强向日本著名学者、人的发展经济学专家、日本京都大学大西广教授了解日本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基本情况时,大西广教授特意向本刊推荐了池上惇教授的这篇文章。为让读者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日本"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研究情况,本刊在编辑中除了调整文章的格式外,文章的内容、语言的表述方法甚至标点方法都保持了文章的原样(文中的一些别字也予以保留)。池上惇教授认为,日本"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研究起源于保育劳动问题和成人劳动者的公务劳动问题,包括家庭内劳动和社会劳动在内的"对人公共服务"劳动研究是日本"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基础。在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终身学习"问题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在日本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应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农业、中小企业政策来缓和及限制竞争,保障人们公正参加劳动和创造的机会;增进相互支持和完善教育制度,恢复劳动者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丧失和被迫放弃的作为人的各种能力"。如果人们能够自由地意识到民主主义的氛围,他们的潜在能力就会获得解放,进而促进人的发展的经济学的发展,并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开拓日本经济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饮食文化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积累而成,具有深深的历史与时代烙印。日本传统饮食文化最终形成于江户时代。具体是在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后,日本在没有强大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发展本国的特色文化,也促进了日本传统料理的最终完成。在实现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方面,"锁国"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快讯》2013,(33):16-16
8月16日,如果没有光大证券演绎的"乌龙指",许多股民恐怕都见不到一个小时交易时段之内,大盘蓝筹股和上证综指能够上演大涨3%又迅速回落的过山车行情。随着光大证券公告称自己的套利交易系统出现问题,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次严重的交易事故。  相似文献   

7.
正如希特勒进攻西方才使丘吉尔认识到联合苏联的重要性;当日本进攻珍珠港后,富兰克林·罗斯福才意识到扶持日本和怠慢中国都是同样的错误。今天中国正在崛起,有远见的大国政治家应当意识到联合中国对于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所拥有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竹青 《中国科技产业》2010,(11):73-73,72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献中,日本的学术体制曾被称作"学-官-产""(学"指大学,"官"指政府及其研究机构,"产"指企业),这种提法突出了大学在科研方面的作用,相形之下,企业的地位较低。近年来"学-官-产"的提法变成了"产-学-官",这意味着民间企业的学术研究活动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例如,"三菱综合研究所"、"富士综合研究所"等民间研究机构,是由日本大企业建立和扶持起来的,但其研究范围早已超出本企业的范围,涉及日本经济、科技、福利、教育等各个方面,被称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发展,日本官、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书速递     
《中国报道》2014,(9):93-93
《日本的反省:制造业毁灭日本》 野口悠纪雄(日) 杨雅虹译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10月版 多年以来,日本都以"制造业大国"自居,但本书作者却认为,制造业立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日本如果与新兴国家开展价格竞争,将导致旧产业复活,新产业无法登上舞台,日本经济将岌岌可危。面对巨额的贸易赤字,日本应做的不是依靠日元贬值来增加出口,而是必须改变以往的制造业立国模式,确立以"人才开国"、"富人模式"为目标的新兴成长模式。事实上,作者认为日元升值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利益。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治文化中有两个重要内容:等级制及和平主义。等级制方面主要论述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名亡实存"和二战后向企业这个新载体的转移,并指出等级制是日本二战时期制定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性外交政策和二战后强化"美日同盟"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和平主义方面主要论述二战后"和平主义宪法"的产生和新时期日本的"修宪"运动,并指出日本正偏离和平主义路线,试图成为美国军方的真正伙伴。这些改变的发生都离不开西方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