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3个多月来,各地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60个犯罪网络,"地沟油"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2011,(10)
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地沟油恐慌再次侵袭,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3.
近日,浙江等六省市警方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破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案件。警方在案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地沟油,部分小作坊将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的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油脂。经过行动,警方摧毁制售地沟油窝点13处,查获油品3200余吨。(2012年4月4日《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则》),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日,河北涿州市质监局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车辆160余辆次,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6家,未发现使用“地沟油”和来路不明的食用油生产食品的问题。该局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特别对城乡结合部进行了重点检查,未发现生产、加工“地沟油”的企业和窝点。  相似文献   

6.
热点微评     
对地沟油判"死刑"近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对生产、销售"地沟油"的7种情况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根据通知,涉及"地沟油"犯罪的,最高可判死刑。涉"地沟油"犯罪判缓刑的,须同时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缓  相似文献   

7.
在距离公安部破获跨省地沟油大案近一个月时间后,卫生部日前再次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称之前征集到的5种方法都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为什么现有的食用油标准无法检测出地沟油。如果以现有的食用油标准能将地沟油鉴定为合格,那么到底是地沟油检测更难还是标准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打假防伪     
北京查获一吨多地沟油打假动态本刊讯曾经引起极大轰动的“地沟油”再次在京城被发现,只不过这次不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而是在风景秀丽的京郊山后地区3月20日,海淀城管与永丰乡派出所联合执法,工作人员一举查获了1000多公斤“地沟油”。据悉,目前,海淀城管山后分队暂扣运输“地沟油”的三轮摩托车6辆、“地沟油”6桶共1000余公斤。此案现移交工商、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戴军)本刊讯3月7日上午,江苏省纤维检验所执法人员在新闻媒体的配合下,直扑事先已踩点的金榜大市场。在该市场二楼的服装厅内,有3家经营户正在销售同样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也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国在地沟油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沟油、瘦肉精、假牛羊肉、病死猪、有毒有害肉制品……针对种种严重危害人们餐桌安全的食品安全犯罪,中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等接连出台举措予以重拳  相似文献   

11.
公安部打击“7·20”系列特大制售假药案件集群战役在全国29个省区市170余个城市全面打响。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地沟油”令人心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泔水和下水道污物经过加工提炼的油脂被称为“地沟油”,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但一旦流入食品市场,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危害,因此我国许多地区对“地沟油”的生产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期频频发生“地沟油”流入食品市场的案件,执法部门进行了严厉打击。但呼和浩特市目前仍有一些“地沟油”炼制点在进行生产,而且执照齐全,由呼市环卫研究所指定,有合法经营权,业主声称他们炼制的“地沟油”都是用来作工业原料的。呼市环保局虽然于1999年10月下发了“废油脂监督管理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石     
《长三角》2011,(10)
“地沟油”问题并非只出现在中闰。早在上个世纪,“地沟油”就曾毒害过美困、日本和欧洲等发达闲家。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公安机关破获了特大“地沟油”案件,此次案件令人惊心,而这暴露出来的食用油监管机制的种种问题让消费者们担心,到底谁来监管“地沟油”。  相似文献   

15.
记者暗访 地沟油作坊被曝光 昆明官渡区中苜蓿新村,一对中年夫妇白天在附近收泔水,每隔几晚就会在小区绿化地里提炼“地沟油”,村民称他们已炼“地沟油”三四年了,附近城管早就见怪不怪。作坊主称这油是炼给化工厂用,但每隔几天就会有小货车悄悄来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废弃油脂的处理,不能仅用市场手段去解决,而必须作为一项安全措施给予强制执行,从而实现渠道上的规范。
  记者从上海市食安办获悉,截至2014年年底,该市“喝”地沟油的公交线路已经有10条,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32.6万公里。专家介绍,如果公交车“喝”地沟油能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推广和政策扶持,上海每年产生的地沟油全部加工转化成新型混合柴油,可供全市6成公交车使用,公交车全部“喝”掉地沟油后,市民就不用担心地沟油重新回流到餐桌了。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徐某等人销售假冒日化品等“山寨货”的线索后上报公安部.公安部随即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10月20日,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西城公安分局共出动80余名警员开展统一抓捕行动.在现场共收缴假冒宝清、联合利华、资生堂等知名品牌的沐浴露、洗发水等2000箱,  相似文献   

18.
李钰 《中国新时代》2012,(10):44-47
提起臭名昭著的“地沟油”,相信每一个成年人对这东西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每天离不开的食用油,就有可能是恶心的地沟油。当你吃着用这种“油”烹饪的美味的时候,不可忽略的健康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相似文献   

19.
近日,新华社记者通过暗访多家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地沟油生产黑窝点,发现过去屡次被监管部门否认的地沟油生产企业已做大做强,有些企业日加工能力已近百吨,生产技术也升级换代,地沟油与色拉油愈来愈像,造假技术已出神入化,达到形似,成品地沟油与一般色拉油技术识别也愈加困难,这些“泔水变宝”的废油,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真正达到循环经济了。  相似文献   

20.
在法律明确“生产地沟油最高可判死刑”的严峻形势下,厦门还有黑作坊敢回收地沟油,添加香精变成麻油继续出售!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非法生产的"地沟麻油"居然还卖给了学校食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