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法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机制王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2.
难点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理论界尚未完全统一。五特征说认为其基本点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这一点其实质是确认国家对企业资产拥有终极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二是企业有依法自主经营的权利和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这一点是强调国有资产由谁负责的问题,但它又是建立在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即有人负责必须建立在有能力负责的基础上;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选择管理者、资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司的法人财产权与股东权是法学、经济学界颇有争议并涉及公司本质的问题。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公司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明确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理顺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产权关系,对改制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司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的定性问题法人财产权作为一个概念,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该《决定》中规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  相似文献   

4.
一、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性质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所谓产权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法律约束的财产关系,明确界定、维护和协调各经济当事人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的产权按法律归属和占有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企业投资者享有所有权、收益权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而企业经营者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对企业的运营资产享有占有权、支配权和处置权。这种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的形成,促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自我监督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建立及其现实意义姜作培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决定》的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设立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用来连接政府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协调政府管理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新的尝试。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明确了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即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作为控股股东,国有企业为独立法人,双方的法律关系基于股权一法人财产权而展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国  相似文献   

7.
政策法规     
<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曹天玷最近在全国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将有重大的调整。 随着《公司法》的实施,我国的企业改革将从“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主要形式是推行公司制。  相似文献   

8.
莫姣姣 《民营科技》2014,(12):284-284
陕西民办高校从诞生到逐步发展,其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法人财产权未能完全落实、董事会人员构成和决策程序不合理、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高、内部治理关系不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参与机制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陕西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建议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健全和完善董事会制度、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民办高校校长职业化制度、建立监事会,形成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产权清晰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所在。我国《公司法》首次使用企业“法人财产权”对公司产权关系作了明确规定。本文作者对此提出质疑,并主张在承认股权的基础上,用企业“法人所有权”取代企业“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划了九十年代的改革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了科学、系统的宏伟蓝图,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的行动钢领。 《决定》指出,“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企业法人财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使所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股东数额如何掌握问题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数额有严格限制,第20条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2—50个,即不能少于2个也不得多于50个。实际登记工作中,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严格审查,妥善处理。 1、法人股东数额的审查上应注意,同一法人在同一公司中不能成为两个股东。同一法人(含机关、事业、社团和企业法人),其投资无论多少,均不按份额计算,不能在同一公司里同时成为两个股东;具有两个名称的法人同样也不能成为两个股东,因为以其第二名称出现的组织一般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产权。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审查其法人资格证明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2.
黄黎敏 《企业导报》2015,(5):150-151
关于法人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其中典型代表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否定说"和"法人实在说"。"法人拟制说"主张法人是观念上的整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从法人本质说的理论发展和各国立法实践来看,各种法人本质说皆有优点和局限,单独参照任何一种学说构建法人制度都会留有缺陷。因此,有必要主张以"法人实在说"为主,兼采众长,即利用各种法人本质说的合理内核来构建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刘运根 《企业经济》2006,(7):188-190
公司财产是公司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公司对其财产享有何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对此,我国公司法采用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而法人财产权到底是一种什么权利,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有所有权说、经营权说和相对所有权说等不同观点。本文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后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是所有权,也不是经营权或相对所有权,而是公司法这一民事特别法规定的一种特殊物权类型:准物权。  相似文献   

14.
正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现行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弊端,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效率虽然《物权法》早就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它成为热门话题还是近来的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知识天地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点之一是企业法人制度。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做到有人负责,有能力负责。设立法人企业必须由出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出资组建。企业依法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后,出资人不能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财产,也不能直接从企业抽回已投入的全部或部分出资资金。同时,出资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而由出资人向企业认缴的全部资本金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所形成的财产即构成  相似文献   

16.
周叔莲认为:‘企业法人 财产权就是法人所有权’,在 《确立企业法人所有权是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关键》一文中详细 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历程,并将其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从国家的附属物逐渐变成市场的主体,最终在法律上成为法人,享有法人财产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房屋拆迁纠纷受理权的确认问题房屋拆迁中既存在着严格的行政管理,又存在着大量的民事法律行为,因而在房屋拆迁纠纷中就往往包含有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法院在受理房屋拆迁纠纷时要根据纠纷中所包含的法律关系来决定由哪一种审判庭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房地产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让法人财产权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地进入企业,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必要的前提.出资者所有权,作为产权的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是指对企业投入资本金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的投资主体或投资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权利,从财产的归属意义上来讲,就是出资者对其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出资者向企业投资而产生的,即谁投资谁就享有出资者所有权。它的具体内涵是:表现为价值形态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按投入企业资本所占的份额,对企业法人享有权益;对企…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内涵(一)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从产权经济学角度来看,兼并是企业产权的一次彻底转让,买方企业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都完全拥有了卖方企业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而在收购行为中,卖方企业仍保留着形式上的法人财产权,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