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玉忠 《新财经》2007,(3):108-109
周正毅再次被捕2007年1月21日,农凯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周正毅因涉嫌行贿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上海检察机关表示,周的犯罪嫌疑是在侦查上海社保基金案过程中发现的。2007年1月30日,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在上海“两会”上通报了周正毅案查处情况。韩正表示,司法机关已初步确定周正毅罪名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行贿,并强调其虚开增值税发票罪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根据我国《刑法》,此项罪名最高可判死刑。2003年9月5日,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批准,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正毅,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上海市公安机关依法予以逮捕。2004年6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对被告人周正毅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以虚假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于2006年5月刑满释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大型企业集团如蓝田、银广夏、德隆、啤酒花、南海华光、上海周正毅关联企业、深圳彭海怀兄弟企业、江苏铁本公司等企业相继出事,商业银行对集团企业授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会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损失,也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本文列举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主要表现,全面剖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防范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19日和20日.德隆主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关于德隆罪与罚的司法争论至此达到顶峰。庭审上.唐万新10分钟的法庭自辩表达了自己内心深重的罪疚感。他两次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为了走近唐万新.本刊记者农历年前采访了新疆东西部研究院院长唐立久。他跟踪研究德隆十余年.积累了上千万字的素材。即便如此.在《解构德隆》一书落笔之际.他依然被德隆的庞大所震撼.他和助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把德隆旗下200多家公司的资产关系.经营概况与核心经营者理清。书中.仅资产表就占去了50个页码。2006年1月25日.德隆最后的遗产——德隆大厦在上海以595亿元的高价被拍卖.德隆金融帝国昔日的标志随风消散。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6月第22期刊登佚名的《富人的“原罪”不全在富人》,文章说:“上海首富”周正毅及其所属上市公司被查一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2001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排第二位的杨斌一案又在这时开庭审理,前阶段注意力全部盯着SARS的人们开始把目光再次聚焦在  相似文献   

5.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一场金融研讨会上对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出预警. "像南方证券和德隆案,每一个案例呈现的资本缺口都在10亿到100亿人民币,"吴敬琏强调,"资金黑洞说明,发生金融危机不是幻象,而是现实危险."  相似文献   

6.
走近德隆     
市场上传言,“远在新疆的德隆,神秘地影响着中国的股市,只要哪支股票与它有关,股价便飞涨。”有人把德隆称为股市第一庄,有媒体把德隆称为股市聚敛钱财的类家族企业,也有另一种声音称,理念超前的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可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可德隆战略气魄之大、决策之智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即使在新疆,德隆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那么面纱后的德隆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7.
《新财经》2004,(5):35-37
德隆模式不可复制,德隆把自己给欺骗了;“德隆模式”错了,但它是在一个错误的金融环境制度下所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张波 《上海国资》2005,(9):20-21
精英落马秀的背后是利益冲动和制度缺失的双重诱惑8月31日,“德隆刑事第一案”德恒证券涉嫌非法吸存罪案件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德恒证券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罚金1000万元。德恒证券原总裁韩新林等七名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操纵德隆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灵魂人物”唐万新可能将在武汉被起诉,他共涉嫌三项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操纵证券市场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众多上市公司高管早已在共同出演—部跨世纪的落马秀。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被媒体称之为“上海首富”的农凯集团董事长周正毅仅以0.66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第94位,而在2002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周正毅以3.2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第11位,两者差距之大,叫人无从判断。据《福  相似文献   

10.
事件     
民营经济发起拯救德隆两个重组方案已搁在案头,德隆翻身寄望于此一切尚未有定论和结局,但中国民营企业史的最大一次“拯救”行动已然在进行之中。这次的拯救对象是,已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十字街头的德隆。据了解,现在主要有两种重组思路正围绕着困顿中的德隆展;主要由行政主导,以德隆融资量最集中的四个金融机构(刚好归属于四个地自展开清理债务、重组资产的工作。重组思路着眼于应付眼下危机,意在为德隆“救火”,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方案二:将德隆整将产融平台一分为二并建立防火墙。摇旗呐喊的主要是某些市场中介机构。重组思路是有意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7-17
在各方压力之下,保外就医的原“德隆系”实际控制人唐万新,被有关部门要求回到湖北省武汉市有关监狱继续服刑。 2006年4月29日,唐万新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40万元罚款。德隆案因在当时造成170亿元的委托理财损失,被外界称为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件”。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4,(5):31-31
“三驾马车”的跌停是德隆资金链条紧张的一个表象,不断出现的政策性风险使得德隆的资金链条绷得越来越紧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04,(5):25-27
伴随“德隆金融帝国”诞生的是中国的庄股时代,而随着德隆金融模式破灭的是一个怪异的庄股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04,(5):37-39
2004年4月21日,德隆系“三驾马车”在连续数天跳水跌停后,突然发量,打开跌停。 “为了10万职工、30万农户、100万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不得不出来讲话,德隆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是优质资产,我们企业没有造假。”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在德隆几位高层的陪同下,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开场便说。 唐万里说,数月来,有人说德隆高层出逃了,等等,这是天方夜谭,谣言总是谣言。对人们所关心的德隆的前景,唐万  相似文献   

15.
德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德隆透过“类金融控股公司”结合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失误。资金链条的紧张是其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必然结果,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只是德隆问题暴发的催化剂而已。  相似文献   

16.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德隆公司,在发展产融结合的道路上轰然倒下,使得我们对产融结合模式再次认真思考.本文通过产融结合理论以及德隆公司的实证分析,寻找德隆公司失败的原因,并对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方言 《发展》2003,(8):26-26
香港人最怕被廉署请去喝咖啡,内地官员最怕“双规”,如今这两“怕”可能要同时出现在同一桩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前者主要是针对“上海首富”周正毅及其生意上的伙伴,后者则涉及到至少一位高官。 尽管距离将周正毅与高官的关系搞清楚、距离整个案情水落石出尚十分遥远,但是民众凭借一般经验就可以判定,违规违纪乃至行贿受贿肯定会有发生,并且程度可能十分惊人。  相似文献   

18.
事件     
沪港查上海首富周正毅6月3日,首次亮相的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样一个消息,周正毅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6月1日、2日两天,香港廉政公署在香港中环中心写字楼和周正毅其他几处私人住宅拘捕20多人,当中包括正欲从码头离港的上海商贸公司主席、周正毅的太太毛玉萍。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5月26日晚上,周正毅被上海警方实施监视居住。140亿社保基金即将入市首批获得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六家基金公司已开始陆续签署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拟定的相关授权协议,6月1日已有四家基金公司确认已与理事会正式签约。按相关规定,基金公司签署协议就意味着社保基金入市已没有任何障碍。  相似文献   

19.
复星回归     
谢九 《新财经》2004,(9):38-41
若要寻找中国具有标志性的民营企业“双塔”,一曰德隆,一曰复星,可能将成为多数人的首选答案。在德隆遭遇信用危机的“9·11大劫”轰然倒下后,复星却开始适时选择了收缩战线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对周正毅来说,也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先后出巨资在香港收购两间公司,引起沪港两地及海内外一阵轰动。去年1月,他先以8800万元.快速收购香港盈荣集团,5月又出手25亿元,成功收购香港建联通。到了今年年初,又传出他将以3亿元收购具有50年历史的老牌金融公司香港顺隆集团。这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手笔收购活动.创下了上海企业家“搏杀”香港经济舞台的新纪录。 周正毅何许人也?不少香港人都在揣测:他是何方大亨?为何敢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