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3.
Andrew Batson Shai Oster 《海外经济评论》2006,(49):5-7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23日】中国的经济奇迹使数亿人脱离贫困,并吸引了全球对它的未来发展展开想像。但是一些不良的迹象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进一步滑向贫困的深渊。 相似文献
4.
6.
【英国《金融时报》8月6日】从过热到放缓2006年4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遏制过热经济。具体措施包括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允许人民币升值、降低出口商的增值退税、以及重新采取银行贷款额度制等。这些政策最终在2007年下半年发挥出作用,同时全球经济开始减速——由此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双重打击。一个可见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断被改写新纪录的奇迹。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历程都是在一个“次优的体制安排”下取得的,边增长边调整的体制安排,使中国经济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了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准现代化的经济增长结构中。 相似文献
8.
9.
据港府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仅增长0.4%,呈进一步放慢的迹象,是两年半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港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外围经济环境严峻,特别是欧债危机尚未解决,令香港出口表现疲弱。港府统计,第一季度香港整体出口下跌超过5%。虽然内部需求维持强劲,尤其是私人消费上升5.6%,但未能抵消出口转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Andrew Batson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5-6
很多人担心,美国经济将继续走下坡路,而且,中国经济或许也将受到冲击。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5。对美国的出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最近5年,中国出口总额年均增幅约为30%;出口在中国经济产值所占的比例约为1/3,而中国的年经济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中国经济发展也因此而困难重重。为了应付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上强大的内需。弥补了由于出口贸易下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每个国家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在低碳经济这个日益增长的诱人蛋糕里分得一块,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世界经济又一次迎来了不可逆转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就在中国经济送走了一个奇迹般的2004年时,中国股市却迎来了一个噩梦般的2005新春。1月4日,沪深两市大盘低开低走,大跌收场,股指收于1242点,创出5年多来的新低:在股市阴冷的映衬下,中国经济的盘点与展望更显得热情高涨,旧岁9%左右的增长奇迹可谓鹤立鸡群,新年“稳健有力”的增长预期也是激动人心。但是,中国的高经济增长为何没有带来股市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扩大外需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需与内需相对应,主要是指出口、境外投资和工程劳务等。扩大外需与扩大内需一样,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扩大外需的时机已经成熟 1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波已经平息。 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象“瘟疫”一样迅速向亚洲国家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及时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予以应付,这是十分正确、非常及时的。而且根据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国情,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但是,在特殊时期 (亚洲金融危机 )所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和一般时期所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应有所不同,或者可以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在相关论坛上表示,经济增速不能弃守6%。“GDP持续下滑会形成一种悲观的预期,当前要做的是打破预期的自我实现。”余永定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不能弃守6%,增长是硬道理,是时候让经济增速下行踩刹车了。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不放松结构改革的同时,未来一两年应该采取更具有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一个尽可能高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点面结合”双引擎全方位推进战略,其前景是将有可能重塑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进程;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下一个10年中国经济还能继续高速增长,城镇化必将是其重要的引擎.”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对《中国经济周刊》总结道.2014年4月8日,就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后不久,斯彭斯来京出席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