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旅游投资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与旅游消费类同,旅游投资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此研究领域中,国内外普遍缺乏定量研究,尤其是旅游投资对城市经济贡献的定量研究.本文试图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为例,定量测算旅游投资对城市经济的综合贡献,以及13种旅游特征产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投资乘数,以此为依据,对苏州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必须致力于加强邻近地区旅游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空间溢出效应,改革旅游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及再次分配体制,激活邻近省域旅游劳动力投入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性,以便提高邻近地区及本地区劳动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贡献。  相似文献   

4.
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经济系统脆弱性理论引入旅游城市研究,以我国传统旅游城市桂林为例,构建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1999~2009年桂林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表明,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本质上是结构型脆弱性,产业多元化发展总体上能够降低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但桂林产业多元化是围绕旅游业建立,旅游业的波动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震荡,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根据研究结论,文章认为产业多元化并非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非旅游城市发展的唯一诉求。如果城市发展能够更多地照顾社区利益,藏富于民,改善就业情况,减少劳动者负担,提高劳动者素质,也能够降低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5.
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测度的缺口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城市)之间的旅游溢出效应广泛存在,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在力量.基于供给-需求对旅游溢出的划分中,源于多目的地旅行的旅游需求溢出受到了更多的学术关注,并形成了包括缺口模型在内的4种不同的定量测度思路.文章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将催生多目的地旅行的原因总结为满足多样性偏好、满足高等级偏好和降低单位成本等“三假设”;将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的影响因素提炼为“六因子”,即两地间的旅游类型差异、旅游等级差异、空间距离等3个缺口因子,以及溢出接收方的旅游吸引力与旅游承接力、溢出产生方的旅游流规模等3个存量因子,并分析了这6个溢出因子对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三假设”“六因子”的认识,结合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缺口模型以测度区域间的旅游需求溢出效应,并在对解释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估计出相关参数,从而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最后,对长三角、长株潭和大西安等3个旅游圈的案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缺口模型能较好地吻合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些典型表象,也使测度模型的效度得到一定的间接验证.当然,对缺口模型进行直接验证并开展情景模拟将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文章基于指标体系和熵权法,对河南省洛阳市2010—2021年的经济韧性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洛阳市经济韧性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振荡调整低值期(2010—2013年),第二阶段是提升加速期(2013—2019年),第三阶段是低迷调整高位期(2019—至今)。(2)在第一阶段,经济韧性总体处于低值区,三个维度都震荡剧烈;第二阶段,经济韧性和各分维度均一路走高;第三阶段,经济韧性下降,抵抗力下跌显著。总体来看,洛阳市经济韧性水平呈现“低—较低—中等—较高”趋势,未来的经济韧性水平还有较大上升空间,预计5年左右会达到高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旅游定位的战略方法——以天津城市旅游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定位问题成为诸多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首要障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天津城市旅游定位战略方面存在的重要误区.然后对城市旅游定位的双核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城市旅游定位的基本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定位的要素提炼方法,为城市旅游定位提供直接依据.最后结合天津的情况提出了天津城市旅游定位的战略构想.本文旨为城市旅游定位提供战略方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9.
行政区经济制约下,城市旅游发展易陷入"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发展瓶颈。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以广东旅游差异化和多中心战略为研究目标,构建了城市旅游关联网络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测度方法。文章以1996~2011年为研究区间,探讨城市旅游规模引力以及经济区域、都市圈的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城市旅游业存在一体化趋势。广州作为核心其重要性不断上升,珠三角其余城市作为旅游关联网络重要节点的重要性逐步下降。粤东、粤北和粤西经济区域重要性则逐步上升。珠三角各都市圈间旅游发展一体化趋势快于广东各经济区域间一体化趋势。最后,从区域协调框架、行政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对时空演变原因进行动因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旅游发展、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经验研究文献忽视空间相关性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颇问题,文章采用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大部分省份处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传统面板回归模型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高估了这一作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业旅游能带来额外的效益,工业旅游项目呈现从省会城市和工业发达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势头.在缺少著名工业企业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业旅游项目?如何将工业旅游产品与目的地原有产品结合起来,增强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本文以广东中山为例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传统旅游城市工业旅游的开发原则,开发思路以及开发模式,以期为众多的中小型传统旅游城市提供可参照范本.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是否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本文运用TOPSIS法对杭州市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5年期间,杭州市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系数逐年递增,随着时间的变化,杭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系数日渐逼近理想最优值,2005年的协调系数为0.8631;随着城市化和旅游发展的成熟,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态逐渐优化,杭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态已由2001年的较不协调跃升为2005年的非常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乐民 《西部旅游》2022,(21):38-40
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旅游城市建设为例,基于旅游动机、旅游需求与逗留时间三个旅游要素,提出通过建设网络旅游宣传服务平台激发游客旅游动机、建设一体化旅游集散中心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建设文化互动与沉浸式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使游客能够感受到焦作文化魅力,从而促进本土文化传播,推动焦作旅游名城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和全民参与的旅游经济占比,最终实现焦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是吸引外国游客来该城市的仅次于景区景点的第二位吸引力因素;中国旅游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最次要特征是神秘性;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整体感知评价高,其中实地感知评价普遍高于游前感知评价,不同城市的感知差异很大;中国热点旅游城市在外国游客感知中具有集群性。  相似文献   

15.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标准模型.依据IDCAM模型,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在独立使用的149个品牌标识大部分具有识别性,但是区分性明显不够,而且符合理想层次评价标准者仅有31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批红色旅游城市得以涌现,红色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本文通过市场竞争态,对全国6大热点红色旅游城市的市场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红色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因而使其成为近年来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仍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致力打造“旅游城市”,忽略了对城市本身的探讨,缺乏对“城市旅游”的建设,使得城市反而不及景区带给人的印象深刻。文章基于城市旅游动力机制模型,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通过产业升级创新、构建城市旅游综合体等方式,促进城市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助力城市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与发展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兼顾城市功能与旅游功能,城市建设既服务旅游者服务当地居民,旅游城市既是旅游目的地有充分发挥集散地的作用,是摆在旅游城市发展建设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旅游城市建设中景城一体化的思路,并以昆明为例,提出了建设"景城一体化"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七项条件、六个要素、八项内容及五条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朱父  戴光全 《旅游学刊》2005,20(2):41-46
有别于一般地方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东莞旅游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先建酒店、后建景点;先出游、后进游;先积累、后发展;先无意、后有意的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东莞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有了自我发展的实力和基础。同时,伴随着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地方产业高级化发展、营造自身区域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及对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使东莞有能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投入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东莞旅游业的飞跃性发展,为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20.
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魏小安 《旅游学刊》2001,16(6):8-12
现代城市应是多功能的城市,而旅游中心功能作为城市共性的功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化.文章分析了旅游业在旅游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发展城市旅游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