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国内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少数民族山区居民的语言、生活风俗、民族服饰有显著影响,但对其饮食习惯和地方建筑特色影响不大,旅游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变迁是积极的;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来调控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旅游业是改善社区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是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长期跟踪研究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山东省荣成市河口村(“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纵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认同,而对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感知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尽管大多数居民在态度上依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利益分配的冲突、产品老化带来的盈利能力的降低、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谋利机会、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原因影响了当前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导致社区居民“意愿-行为”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需要引起当地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基于此,作者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加强从多学科、各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论层次的研究;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注意区别不同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加以重点研究;加强跨地区、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以及对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旅游业的发展在给地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旅游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考察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指标分析建模,并以东京浅草寺周围居民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浅草寺周围居民对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浅草地区居民对游客的旅游活动整体上持支持和积极的态度,在个别指标如旅游地垃圾、社会治安等方面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北京居民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时1165名北京居民的电话调查分析其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本文验证发展出4个方面的(社会心理、社会生活、城市发展、经济发展)20条具体盛事影响的条目.另外,依照对奥运影响的看法,居民被分为两个组群:积极派和中间派.一些影响居民组群归属的固定变量得以确认.调查结果建议在奥运规划准备过程中更多了解当地居民的意见将有助于取得奥运会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23个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得出了六大旅游影响感知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面感知普遍占主导地位;个人内在因素是导致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旅游目的地居民大致可分为三类:具有大局观的积极支持者、矛盾的理性支持者和关注自我的积极支持者. 相似文献
10.
11.
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国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内容作了重点而详尽的介绍,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论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 问题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旅游地形象问题研究受到旅游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旅游地形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入手,集中探讨了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Based up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draws upon the responses of 1623 tourists in Kinmen to explore the notion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ts’ perceptions,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t also considers the question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Variables such as tourists’ pre-visit perceptions, post-visit satisfaction toward destination attractions and resources, willingness to recommend and revisit, and competitiveness with foreign destinations are tes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ts’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outcome illustrate that a destination's uniqu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can be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for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Kinmen's case, battlefields, historic relics, beautiful scenery and travel security gave it a competitive edge, despite high prices. In addition, developing the destination's brand image was found to be critical for tourism marketers and authorities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ly global tourism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地声誉、旅游地认同与旅游者忠诚关系的整合模型,以厦门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方法,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旅游者社会责任直接正向影响旅游地声誉和旅游地认同,并通过旅游地声誉对旅游地认同产生间接影响,通过旅游地声誉和旅游地认同对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产生间接影响;(2)旅游地声誉正向影响旅游地认同、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并通过旅游地认同对口碑宣传产生间接影响;(3)旅游地认同直接影响口碑宣传;(4)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通过对其理论渊源、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相关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to examine the antecedents to Chinese domestic tourists’ destination loyalty. Chinese tourists are rapidly gaining attention from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mainly due to their enormous economic implications; however, this is still a largely understudied group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literatur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ourists to Hainan Island, China and analyzed utiliz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destination familiarity, destination image, perceived value, and tourist satisfaction all influenced Chinese domestic tourists’ destination loyalty. Implications for Hainan tourism marketers and manager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播: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服务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讨论了旅游业作为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的特征,并指出,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目的地营销的基本内容,同时,传递信息也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功能满足产生依赖感,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研究成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交叉研究的创新价值,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规划实践活动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